腸梗阻的飲食原則

  腸梗阻指腸內容物在腸道中通過受阻。為常見急腹症,可因多種因素引起。腸梗阻要如何飲食呢?腸梗阻飲食要注意哪些呢?接下來,小編跟你分享。

  

  1、少吃含澱粉大的食物,如土豆、芋頭、粉絲、粉條、紅薯、涼粉等;

  2、產氣的食物如牛奶、豆漿,以及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如芹菜、黃豆芽、洋蔥等均不宜食用;

  3、少食多餐,定時進餐,不要吃過於堅硬和不消化的辛辣食物;

  4、宜吃半流飲食,如麵條、餛飩、小米紅棗粥、包子、麵包、蘇打餅乾、燴豆腐、清蒸魚、燴鮮嫩菜末等;

  5、應多吃些瘦肉、魚蝦、動物血、動物肝腎、蛋黃、豆製品以及大棗、綠葉菜、芝麻醬等富含蛋白質及鐵質的食品。

  腸梗阻的飲食禁忌

  忌粗糙食物:手術後3~4天,肛門排氣後,提示腸道功能開始恢復,此時可給以少量流質,5~6天后可改為少渣半流質飲食。忌食雞肉、火腿、鴿肉以及各種蔬菜的湯類。此物即使煮的很爛,也不能操之過急。

  禁油膩食品:即使到了第10天,機體能承受軟飯時,油膩食品也不能早食,如母雞湯、肉湯、排骨湯、甲魚等。

  忌食發物:即使術後拆線,也應禁食狗肉、雀肉、筍乾、大蔥、南瓜、香菜、薰魚、燻肉、辣椒、韭菜、蒜苗、淡菜等。

  腸梗阻的常見治療方法

  第一,進行胃腸減壓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緩解方法,在確診為這種疾病之後,要注意減輕腹脹現象,因此患者需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方法,以免造成腸管膨脹,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有效地對胃腸進行減壓。這樣有助於促進腸壁血液迴圈。改善呼吸功能。

  第二,液體治療

  要根據腸梗阻的發病位置,發病時間。在檢驗結果出來之後,進行電解質的補充,避免造成液體缺失,要以補充液體為主,對於嚴重的缺水患者,合理的補充液體,這樣有助於改善腸絞窄。在補充液體之後應該進行補充血漿及全血。

  第三,抗生素藥物治療

  若是出現了單純性的腸梗阻,可以不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但是對於絞窄性腸梗阻,患者需要藥物方法進行控制,避免造成細菌不斷繁殖,這樣還容易造成腸管內發生壞死。

  第四,採取營養支援治療

  很多的患者在出現疾病之後,不願意吃飯,這樣容易造成營養缺失,而且,會導致免疫能力低下,對疾病的康復不利,採取營養支援治療,主要是進行靜脈注射營養,這樣可以讓胃腸得到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