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膽有毒嗎魚膽破了能不能吃

  導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逐漸科學化,魚是公認了的“科學健康食品”,健康生活,吃魚是首選。魚的含肉率高,其脂肪又基本上是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其特有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具有軟化血管的保健作用。DHA號稱“腦黃金”,是人腦中必需的一種脂肪酸,具有神經遞質的作用,是人腦發育和維持腦功能必需的物質。這兩種重要脂肪酸都是人體不能合成,陸生動植物不含有,只能從水生生物中獲取的物質。

  不同的魚對人體的作用不同

  草魚頭 增智、益腦。草魚味甘、性溫,能起到暖胃祛風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胃痛、頭痛等病症。常吃草魚頭還可以增智、益腦。胃痛的人可用草魚一條,加豆蔻、砂仁各3克同煮;頭痛的人則最好用草魚加蔥或香菜同煮。

  鱒魚 鱒魚屬於鮭魚的一種,它味甘、性溫,有暖胃作用,適用於凍瘡、寒凝痛經、胃痛等症狀。胃寒、疼痛的人可以用鱒魚加蔥、花椒煮食;若產後少乳,可以用鱒魚加火腿燉服。

  鯽魚 味甘、性溫,有利水消腫、益氣健脾、通脈下乳、清熱解毒等作用,且肉中含蛋白質、氨基酸很高,對促進智力發育、降低膽固醇和血液黏稠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具有明顯的作用。

  鯉魚 味甘、性平,有利水、消腫、下氣、通乳、止咳、安胎、消除黃疸、鎮驚的作用。適用於水腫、咳嗽、氣喘、胎動不安、小兒驚風、癲癇等病症。此外,由於鯉魚的視網膜上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因此,吃鯉魚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別好。

  鰱魚 味甘、性溫,能起到祛除脾胃寒氣、利水、止咳的作用。常用於脾胃虛弱、水腫、咳嗽、氣喘等病的治療。尤其適用於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水腫病人可用鰱魚一條,加紅小豆30克煮食。

  胖頭魚 味甘、性溫,能起到暖胃、補虛、化痰、平喘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痰多、咳嗽等症狀。體質虛弱的人最好多吃胖頭魚的魚頭,它的溫補效果很好,還能起到治療耳鳴、頭暈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暈的人可以用胖頭魚和核桃仁一起煮食。

  魚膽不可隨便食用

  食用青魚、草魚、鰱魚、鯉魚等的魚膽後,均有中毒的報道。這些魚類的膽汁中含有一種膽汁毒素,毒性較大。這種毒素進入人體後,首先損害肝細胞,使之變性、壞死,在它的排洩過程中又可使腎小管受損,引起腎小管的急性壞死,集合管阻塞,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魚膽毒素不易被加熱和乙醇破壞,無論生熟均可使人中毒,而且毒性又異常劇烈,因此切勿食用魚膽。

  建議人們多吃海產品,尤其是富含脂肪酸的海產品,但要避免大型食肉魚如鯊魚、旗魚、方頭魚及國王鯖,因為這些魚含汞量很高。如果每週吃魚超過兩次,應該注意吃不同的魚,以便減少接觸汙染的機率。

  最好少吃或不吃魚的人群

  痛風患者:有些魚類嘌呤含量較多,而痛風是由於人體內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引起的。

  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因為魚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症狀。

  肝硬化病人: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