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豬飼養的技術有什麼

  由於乳豬獨特的生長髮育規律和生理特點,常出現環境應激、營養應激、免疫器官發育不成熟等多重應激,造成其多病,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乳豬飼養的技術,一起來看看。

  乳豬飼養的技術

  ***一*** 擦拭、斷臍、剪牙、斷尾、閹割

  乳豬出生後,飼養員應先掏出口鼻粘液,以利乳豬正常呼吸,用抹布擦淨身上的粘液。然後斷臍,先將臍帶往乳豬腹腔擠壓,在距腹部4cm處剪斷臍帶,如出血較多時,進行結紮,斷端用碘酒消毒。接著要剪牙,即將乳豬上牙床的犬牙剪斷,剪牙鉗事先要經過碘酒消毒。斷尾是防止豬咬尾的有效辦法,乳豬出生後3天內斷尾,在距尾根3~4cm處。小公豬的閹割應在出生後7天內進行以利於創口的癒合,減少對乳豬生長的影響。以上措施一定要規範操作,嚴格消毒,這是減少破傷風、鏈球菌感染和發生臍炎向造成臍疝的有效措施。***二***儘快哺乳、固定乳頭、吃足初乳

  母豬產後24小時內分泌的初乳中含豐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在乳豬體內形成有效的抗病功能,同時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糖類和蛋白質,這些營養物質極易被乳豬消化吸收,對處於飢餓 狀態下且體內營養儲備有限的乳豬而言,及時哺乳尤為重要。統計資料表明:在死亡的初生乳豬中,15%左右的乳豬是由於未能及時獲得母乳而出現低血糖導致死亡。

  ***三***護欄合適。

  產房設計要合理,儘量安裝護仔欄架,同時設定仔豬保育補飼間,使母子分開睡覺,防止母豬壓死仔豬。對於體大、笨重、反應遲鈍的母豬以及護仔性不強的雜交豬所產的仔豬更需加倍管護。

  ***四***儘早補飼

  一般出生後3日齡開始補給清潔飲水,5~7日齡具有采食行為,這就可以補飼優質的乳豬飼料。圍繞“誘食”作文章,誘食時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做汙染的料或過夜料不宜再用作誘食。一般採用帶動誘食法,指訓練乳豬食料時,要把乳豬料泡軟或加點白糖,然後選擇活動力強的乳豬,抹到嘴裡,一旦學會食料,就能帶動其它乳豬。如果20日齡仍不願食料的乳豬,可對其哺乳母豬減料l~2頓,使母豬乳量減少,促使乳豬食料。乳豬2周齡的採食量為4~5克 /天,乳豬 3~4周齡的採食量為14~15克/天。雖然斷奶前***當前的斷奶日齡一般在21~28天***採食量少***不會超過500克***,但補料對刺激乳豬的消化道發育大有裨益。儘管母豬的泌乳量在產後3周齡內一直呈上升直至高峰,但在第3周後已不能滿足乳豬的生長需要,假如能儘早補飼優質乳豬飼料,會進一步提高乳豬成活率,充分發揮生長潛能。

  ***五***補鐵補硒

  乳豬出生時從母體帶來的鐵非常有限,只能維持3~5天的生長需要,而母乳不能提供足夠的鐵來補充豬的生長需要。為了有效防止乳豬缺鐵,應該在乳豬出生後進行鐵劑注射。注射分兩次進行,第1次在出生後的1~2天,第2次在10~14日齡。常用的是右旋糖酐鐵製劑。

  ***六***溫度管理

  由於初生乳豬體毛稀少、皮下脂肪薄、血糖含量少、體表面積與體積比最大,導致乳豬產熱能力低,極易受寒。在冬天及晝夜溫差大的春秋季節。初生乳豬應放在保溫箱中,保溫箱的有效溫度保持在32℃,以後每週降2℃。防止潮溼是保溫工作的另一個重點,潮溼的地面不僅使乳豬易受寒,而且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場所,同時還要注意避免“穿堂風”對溫度的影響。

  ***七***乳豬飼料必須優質

  當前的乳豬生產***特別是早期甚至超早期 斷奶***最大的障礙在於乳豬的消化機 能不健全,而對營養的需求很高。要保證乳豬有足夠的採食量和消化率,又要獲得足夠的營養,就要考慮飼料的誘食性、適口性、可消化性和營養水平。當前主要新增乳清粉、脫脂奶粉、噴霧乾燥血漿蛋白及血球蛋白、膨化豆粕等來保證乳豬料的高脂肪、高乳糖。高鋅、高銅、誘食劑、複合酶、有機酸、椰子油、益生素、多肽等在乳豬料中也得到大量的應用。一般乳清粉的新增比例在5%~10%,脫脂奶粉的新增範圍在5%~15%,而血漿蛋白的新增比例一般在 5%~8%。

  ***八***防止下痢

  下痢可引起小腸絨毛萎縮變短變粗、腺窩增生,從而使小腸吸收營養的表面積減少,導致乳豬生長遲緩甚至出現死亡。在生產實踐中,一般在乳豬出生後、哺乳前口服青鏈黴素合劑***各按8萬~10萬單位/千克體重***。同時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適當提高能量飼料在配方中的比例,並在母豬料中按每噸飼料新增15%金黴素1千克、阿莫西林200~300克、泰樂菌素100~200克,對預防乳豬的黃白痢效果較好;如有條件的話,懷孕母豬於產前21天和14天分別注射1次大腸桿菌基因工程五價苗1毫升,效果更好。

  ***九***適時斷乳

  乳豬適時斷乳的目的和意義在於提高種豬利用率和繁殖率,保證仔豬整齊度,減少仔豬疾病,提高養豬利潤。

  乳豬的管理方法

  1、調節體溫能力差。

  仔豬出生時大腦皮層發育不夠健全,通過神經系統調節體溫的能力差。初生乳豬從母體帶出來的營養少,以血糖為例,僅夠維持乳豬數小時的需要,而且乳豬的體脂肪蓄存有限,不可能長時間為乳豬提供能量,在寒冷環境中又不能及時哺乳的情況下,乳豬很容易出現由於飢餓造成的死亡。

  2、缺乏先天免疫力。

  仔豬出生時沒有先天免疫力,是因為免疫抗體是一種大份子Y-球蛋白,胚胎期由於母體血管與胎兒臍帶血管之間被6~7層組織隔開,限制了母體抗體通過血液向胎兒轉移。因而仔豬出生時沒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產生抗體。只有吃到初乳以後,靠初乳把母體的抗體傳遞給仔豬,以後過渡到自產抗體而獲得免疫力。

  3、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腺機能不完整。

  仔豬出生時胃內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由於胃底腺不發達,缺乏遊離鹽酸,胃蛋白酶沒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質,特別是植物性蛋白質。這時只有腸腺和胰腺發育比較完全,胰蛋白酶、腸澱粉酶和乳糖酶活性較高,食物主要在小腸內消化。所以,初生小豬隻能吃乳,而不能利用植物性飼料。哺乳仔豬消化機能不完善的又一表現是,食物通過消化道的速度特別快,食物進入胃內排空的速度,15日齡時為1.5小時,30日齡時為3~5小時,60日齡時為16~19小時。

  4、生長速度快。

  乳豬生長快,是因為物質代謝旺盛,特別是蛋白質代謝和鈣、磷代謝要比成年豬高得多。出生後20日齡時,每Kg體重沉積的蛋白質,相當於成年豬的30~35 倍,每Kg體重所需代謝淨能為成年豬的3倍。所以,仔豬對營養物質的需要,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高於成年豬,對營養不全的飼料反應特別敏感。因此,對仔豬必須保證各種營養物質的充足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