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長豆角高產種植技術

  長豆角是春、夏、秋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在我國的南北各地都有種植,那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良種選擇

  ①特早30:特早熟品種。分枝少,主蔓結莢為主。常規露地栽培,播種至始花需35天左右,10~12天后即可採收豆莢,採收期長達20~40天,全生育期 80~ 100天。初花節位低,平均3節左右即可普遍結莢。同期播種初花期和初收期比之豇28-2提前2—5天,總產量略高於之豇28-2。嫩莢淡綠色,勻稱,長約60釐米,單莢重20克左右,商品性好。

  ②之豇28-2:中早熟,株高約2.5米左右,分枝少,葉片較稀。主蔓4—6節開始結莢,結莢多,莢綠白色,一般莢長60~80釐米,橫莖0.9~1.1釐米,單莢重25克。肉厚、纖維少,不易老化,品質佳。耐高溫、乾旱,抗花葉病毒病。生育期90—100天,畝產2000~2500公斤。除以上品種外,也可選用廬山一號***早生王***、廬山二號***特早熟***、帝王豇等優良品種。

  2.地塊選擇 以選擇肥沃、疏鬆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並與豆科作物輪作2—3年,黏重土壤或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地塊不宜選用。

  3.施足基肥 每畝施腐熟的雞糞或豬糞1500—2000公斤,三元複合肥50公斤,鈣鎂磷25公斤。注意氮、磷、鉀的合理搭配,避免偏施氮肥。

  連溝在內按1.3米寬作畦,畦面0.8~0.9米,以便覆蓋地膜。進行早熟栽培的,可搭建大棚,大棚可用毛竹片或小圓竹與圓木建成簡易大棚,棚寬4.5~5米,長25—30米,高2米左右。

  4.合理密植 播種時間應根據不同栽培方式而定,如採用大棚+小拱棚+地膜栽培的,可於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有條件的可採用營養缽育苗。苗期適當加強通風降溼,防止苗床溼度過大形成高腳苗,或發生猝倒病。3月上、中旬定植於大棚內,定植密度為每畦兩行,株距15~20釐米,每穴3株,定植後澆適量定根水,及時用土密封定植口。或3月上荀大棚直播,株距15—20釐米,每穴播種3~4粒。露地栽培的,江西省一般在3月下旬播種為宜。

  5.田間管理

  ***1***大棚栽培管理要精細。利用大棚栽培的,定植後,先密閉大棚5~6天,維持較高棚溫,促進早緩苗,如遇寒流,必須在小拱棚上加蓋草簾,以防凍害,當棚溫超過 30℃時,應及時通風降溫。

  ***2***及時搭架,合理整枝。當蔓長到20釐米時,應及時搭架引蔓,並將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側芽全部抹除。在側枝長出的情況下,也可留1葉摘心,利用側蔓第1節形成花序。

  中後期主蔓中上部長出的側枝,應及時早摘心。若肥水條件充足,植株生長健旺,這些側枝不要摘心過重,可酌情利用側蔓結果。當主蔓長到2.2米以上時,及時打頂摘心,控制生長,促使側枝花芽形成,以免消耗養分。如肥水足,植株營養生長過旺,通風不良時,可摘除過多的葉、枝、老葉、病葉。

  ***3***加強肥水管理。早熟栽培的,定植後,因外界氣溫低,下午和陰天不能澆水,以免降低地溫。生長期間水肥管理,原則是前期防止莖蔓徒長,後期避免早衰。若基肥不足,可在上架前,追施稀薄的人糞尿或氮、磷、鉀三元複合肥液。當第1花序開花結莢,其後的幾節花序顯現時,可每畝追尿素7.5—10 公斤,或用濃度為30%的糞水,每7天左右澆1次。同時,可用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進行葉面追肥。結果盛期,可加大追肥量。在下雨天氣,注意加強排水,做到雨過地幹,防止田間積水。

  6.病蟲害防治 病害以煤黴病和鏽病為主。在發病初期,用 50%甲基託布津,或50%多菌靈,或 50%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7天左右噴1次,連噴2—3次。蟲害有蚜蟲、豇豆莢螟和美洲斑潛蠅。蚜蟲和豇豆莢螟可用大功臣、50%殺螟鬆、5% 銳勁特、20%殺滅菊酯防治,豇豆莢螟防治重點在花期。美洲斑潛蠅可用1.8%蟲蟎克2500倍液、5%銳勁特2000倍液、20%好年冬小麥500倍液,或10%吡蟲啉 1000倍液防治。美洲斑潛蠅防治時期以二齡幼蟲為宜。

  7.及時採收 豇豆從開花到採收約需10天左右,採收時,注意不要損傷其他花序。豇豆採收要及時,特別是基部的豇豆要及時採收,若採收過遲,影響中上部結果。採收以早晨和上午為好,2—3天採收1次。

  長豆角種植技巧

  1、選用豇豆優良品種

  豇豆品種型別很多,要根據氣候條件、栽培習慣、種植季節、市場要求選用適當的品種。

  播種與育苗

  2、豇豆播種與育苗

  春季豇豆一般採用直播,也有育苗移栽,當最低氣溫不你於15度時可以播種。直播時,一般按株行距25—30釐米×65釐米穴播,播種深度4—6釐米,每畝3000—4000穴,每穴3—4粒種子,出苗後間去弱、小、病苗,每穴留2—3株。

  田間管理

  3、豇豆田間管理

  豇豆肥水管理總的原則是前期防止莖葉徒長,後期防止早衰。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作基肥;苗期追肥2次,每次每畝施尿素2.5公斤;開花結莢期追肥3次,每次每畝施總含量25%的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0—12公斤。苗期要適當控制水分,防莖葉徒長而減少花序;開花結莢期需水較多,7天左右澆1次水,採收期結合澆水追施肥料。越夏生長的豇豆,開花結莢期長,更應注意後期追肥,以防植株脫肥早衰,整個生長期間遇雨應排除田間積水,以免爛根、掉葉、落花。豇豆抽枝長蔓迅速,有5—6葉時就應搭支架,一般用人字形架,以減少遮蔭和便於採收。初期,莖蔓的纏繞能力不強,選在露水未乾或陰天人工扶助引蔓上架,防止折斷。合理的整枝是豇豆高產的主要措施。第l花序以下的側枝長到3釐米時摘除,以保證主莖粗壯;第1花序以上的側枝留1—2葉摘心;主蔓至棚頂時,打頂摘心,以控制生長,並促下部側枝形成花芽。

  4、豇豆病蟲害防治

  豇豆的主要病害有鏽病、葉斑病、根腐病;蟲害有豆莢螟、潛葉蠅和蟎類,應密切注意病蟲情況,採用綜合防治技術:

  ***1***選用抗病品種;

  ***2***選擇兩年以上未種植過豆科作物的田塊種植;

  ***3***清除田間周圍的雜草,集中燒燬;放水漚田1周,或每畝施敵百蟲0.5公斤或殺蟲雙0.5公斤、多菌靈l公斤進行土壤滅蟲滅菌處理;

  ***4***築高畦,開好排灌溝,防止漬水爛根;

  ***5***增施有機肥,合理追肥,氮磷鉀配合施用;

  ***6***合理使用化學農藥。用粉鏽寧防治鏽病,用甲基託布津防治葉斑病,用多菌靈、敵克鬆、殺菌王防治根腐病;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蟲,除土壤處理外,還可用炒香的生麩混合敵百蟲於傍晚施在田間周圍誘殺,用殺蟲雙、抑太保防治豆莢螟,用樂斯本防治潛葉蠅。

  5、及時採收豇豆

  根據市場需要及時採收。結莢盛期宜隔一天採收一次。採收時要保花。豇豆每個花序有2-6對花芽,著莢率高,能結2-4條莢,有時可結莢6條。因此,採收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同花序上的花,切忌用手扯拉採摘。損傷同花序花朵,甚至把整個花序著花部位拉斷,對產量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