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的飼養
大山雀又叫仔伯、仔仔黑、黑子、山仔仔黑、羊糞蛋、白麵只、灰山雀、花臉雀、花臉王、白臉山雀,屬於是一種棲息在山區和平原林間的鳥類。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方法
大山雀的形態特徵
大山雀為山雀科中體型最大的鳥。體長13釐米左右,嘴峰io毫米,翼66.5毫米,尾50毫米,跗18毫米。 頭頂為藍輝的黑色,頰白色。上背黃綠色。
1、背、兩肩及尾上覆羽灰藍色,背上後頸的黑色間,隔以白色狹形橫帶。
2、中央一對尾羽暗灰藍色,羽幹黑色,其餘尾羽內啊黑色,外藍黑色。飛羽黑褐色。
3、頦、喉及前胸黑色,略具金屬光澤。
4、腹部白色,中央貫以黑色縱帶,由前胸向後,與黑色尾下覆羽相接。雌鳥的這條黑縱紋較淡。眼褐色,嘴峰、腳均黑色。
大山雀的生活習性
大山雀是一種很活潑的小鳥,山林、庭院都能見到,動作靈活,常不停的跳躍,攀附在樹杆上或灌木間,覓取小蟲和蟲卵為食。飛行時呈波浪形,停歇樹上時即不斷嗚叫,鳴聲似“吱吱***呼籲***嘿、籲呼嘿嘿嘿”或“呼籲啪”,故河北昌黎民間叫它為“吱***仔***啪鳥”。在華北一帶約3-8月繁殖。除繁殖期成對生活外,平時常三五成群活動。巢以苔蘚、草莖、羽毛等築在樹洞、竹洞或牆隙間,不在樹枝築巢。
大山雀雖體型很小,但一巢卵可多達6-9枚,卵帶粉紅的白色,並密佈以紅褐色斑點。孵化以雌鳥為主,哺育雛鳥則以雄鳥為主。
管理
大山雀性情雖然比較急躁,但容易馴養,無論飼養幼鳥或成鳥都能得到好的效果。用粘網、踏籠等捕到大山雀很容易,不過需要有“誘鳥”***俗稱“遊子”***。剛捕來的鳥必需換食,開始喂麵粉蟲或其他幼蟲,並將蟲放在粥狀的人工飼料上,大山雀吃蟲時,會連同飼料一塊吃下,這樣就會慢慢認食。
飼養大山雀可用山雀籠、點頦籠、金絲雀籠和黃雀籠。飼料由黃豆麵、玉米麵、花生米粉按3:3.2混合而成,加入適量熟雞蛋黃,並常給些麵粉蟲。也要適量給些富含維生素的菜類食物。有人用繡眼粉飼養,效果也很好。冬季用一小塊生豬油掛在籠內任其啄食,能增強其抗寒能力和光潤羽毛。冬季在飼料內適當增加花生米粉的比例,或把核桃砸開放到籠中讓鳥自己啄食。
其餘管理方法並無特殊之處,按常規方法管理即可。
大山雀的繁殖方式
大山雀繁殖期4-8月,在南方亦有早在3月份即開始繁殖的,但多數在4-5月開始營巢。1年繁殖1窩或2窩,據我們在長白山的觀察,第一窩最早在4月中旬開始營巢,大量在5月初;第二窩6月中下旬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天然樹洞中,也利用啄木鳥廢棄的巢洞和人工巢箱,有時也在土崖和石隙中營巢。據鳥類專家找到的8個巢,有7個是在活樹樹洞中,約佔總數的87.5%,在土崖石隙中僅有1巢,約佔12.5%。巢呈杯狀,外壁主要由苔蘚構成,常混雜有地衣和細草莖,內壁為細纖維和獸類絨毛,巢內墊有兔毛、鼠毛、豬毛、牛毛和鳥類羽毛。巢距地高0.7-6m,巢的大小為外徑8-14cm,內徑5.5-7.5cm,高5-11cm,深3-5cm。
雌雄鳥共同營巢,雌鳥為主,每個巢5-7天即可築好。第一窩最早在5月初即有開始產卵的,多數在5月中下旬;第二窩多在6月末7月初開始產卵,有時邊築巢邊產卵。每窩產卵6-13枚,多為6-9枚,有時多達15枚。卵呈卵圓形或橢圓形,乳白色或淡紅自色,密佈以紅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多。卵的大小為16-18mm×12-14.3mm,平均17.7mm×13.9mm,卵重0.8-2.0g,平均1.4g,每天產卵1枚,卵多在清晨產出,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也有在產出最後一枚卵後隔1天才開始孵卵的。孵卵由雌鳥承擔,白天坐巢時間7-8小時,夜間在巢內過夜。白天離巢時還用毛將卵蓋住,有時也見雄鳥銜蟲進巢飼餵正在孵卵的雌鳥,孵化期14±1天。
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15-17天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出巢後常結群在巢附近活動幾天,親鳥仍給以餵食,隨後幼鳥自行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