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殖螃蟹

  中國食蟹的歷史悠久,《逸周書·王會解》《周禮·天官·皰人》中均有記載 。這類生物遺傳物質數目複雜且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常多達100多對。常見的螃蟹有大閘蟹***河蟹、毛蟹、青蟹***、梭子蟹等。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螃蟹的生活習性

  尋食

  螃蟹花用大部分時間在尋找食物,它們一般並不挑食,只要螯能夠弄到的食物都可以吃。小魚蝦是它們的最愛,不過有些螃蟹吃 海藻,甚至於連動物屍體或植物都能吃。

  競爭

  螃蟹吃別的動物,其它動物也可能吃螃蟹,例如人類就把螃蟹當美食佳餚,還有水鳥也吃螃蟹,有些魚類也像人類一樣喜愛吃蟹腳。年幼未成年的幼蟹成群在海中浮游時,可能會被其它海洋生物狼吞虎嚥,也因此螃蟹產卵時都要下很多的卵。

  繁殖

  它們靠母蟹來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會產很多的卵,數量可達數百萬粒以上。這些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後,幼體即可脫離母體,隨著沿岸潮流到處浮游。經過幾次退殼後,長成大眼幼蟲,大眼幼蟲再經幾次退殼長成幼蟹,幼蟹外型幾乎與成蟹相同,再經過幾次退殼後就變 成蟹 。大部分的海水蟹類都是卵成熟後,不孵化直接排放于海洋。

  螃蟹的養殖

  扣蟹培育

  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增加經濟效益,首先要培育 扣蟹。為了把當年的大眼幼體達到商品蟹,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暫養技術。選擇 水質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滲水、 淤泥少的池塘,面積不宜太大,水深不超過1.2米,池形東西向為好,陽光充足,大棚建設可參照農業蔬菜大棚建設方法。

  在放蟹苗前 15~20 天,每畝用 75 公斤生石灰潑灑消毒,待藥性消失後,用 80 目的濾網進水,培育基礎餌料,移植水草***必須嚴格消毒***,並設立必要的防逃設施。 蟹苗入池時可適當淺些。有利於提高水溫和水中 藻類、 水草的生長。每天投喂餌料 2~3 次,投喂豆漿、魚、蝦糜等,投喂進應多投在周邊淺地區,投餌料按體重的 4% 計算,並隨時注意天氣、水制裁、個體生長,爭餌生物的多寡而定。隨著幼蟹的生長也應增加一些植物性餌料,如: 浮萍等優質 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質調節,要掌握水質肥而爽,換水時要勤換少換,不要引起水溫和 水位的劇烈變化。經過 2 個月左右的培育可達到扣蟹。

  成蟹養殖

  成蟹喜歡水質清淨、透明度較大的水體環境,水草叢生, 餌料豐富,河蟹生長最適宜,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蕩和稻田養殖。現以池塘為主作簡單介紹:

  1.池塘條件

  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水質良好汙染,選擇 粘土、 沙土或亞沙土,通氣性好,有利於水草和底棲昆蟲、 螺蚌、水蚯蚓等生長繁殖,老池塘要徹底清淤,最淺處 10cm,池中可造數個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島,島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 1:1.5 以下,否則,河蟹易掘穴,且不利於晚間爬出水面活動。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產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水域內水草和 底棲生物***餌料生物***的多少。在養殖過程中種好水草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種水草除供蟹攝食補充維生素外,群眾也常說“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對於池塘養殖河蟹來說必須下大力氣種好水草,水草的種類主要有 浮萍、 滿江紅、 水葫蘆、 水浮蓮、 輪葉黑藻、 金魚藻、 苦草、 水花生等,移植時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設施

  防逃設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視各自的情況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畝 75 公斤。一方面可殺滅敵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體中鈣離子的含量,促進河蟹蛻殼生長。納水後要及時施肥,培育藻類和基礎餌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 40~50cm 為宜,如果發現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時清除,以免爭食,為害幼蟹。

  5.放苗

  苗種選購,以長江水系生產的蟹苗為佳,要求規格整齊,步足齊全,體質健壯,爬行活躍,無傷無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時要注意溫差。從外地購回的苗種不能直接放入池中,應先在水中浸泡 2~3 分鐘,取出入置 10 分鐘,如此重複 2~3 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適應水溫後,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大多以混養為主,特別是魚蝦蟹混養,經濟效益會更高。密度可控制在 1500 只/畝以內,規格 120~150 只/kg的扣蟹。如果條件較差或以養蝦為主可適當減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

  ***1*** 投餌:

  池塘精養的整個過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飼料,其他植物飼料佔 25%,飼料的種類主要有三大類

  ***一***全價性河蟹專用配合飼料;

  ***二***動物性:海、淡水小雜魚,各動物屍體、螺類、蚌類、畜禽血、魚粉、蠶蛹等;

  ***三***植物性:水草類、浮萍、水花生、 苦草、 輪葉黑藻等,商品飼料類: 山芋、 馬鈴薯、 穀類、 麩皮、料糠等。河蟹的投喂方法像池塘養魚那樣,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蟹的活動情況,定時、定點、定質、定量。

  ***2*** 看季節:

  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動物飼料,河蟹生長中期特別是 5~8 月份,要適當加大動物性飼料投喂量,應多投餵動物性飼料,這樣河蟹體重加大,肉味鮮美,飼料的投喂按季節分配一般為 3~6 月 40%,7~10 月份 60%,水溫 10℃ 以下,蟹的活動量少,攝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當水溫 3~5℃,可以不投喂。

  ***3***看天氣:天氣晴朗時要多投喂,陰雨天要少喂,悶熱天氣,無風下陣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霧天,等霧收後再投喂。

  ***4***看水質:水質清,可正常投餌,水質濃,適當減少投喂,及時換水。

  ***5***看蟹的活動情況:一般投喂後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餌量適當,吃不光,說明河蟹食慾不旺或數量過多,應及時分析原因,減少投喂量,蟹在蛻殼期間要適當增加投喂量。

  ***6***定時:河蟹有晝伏夜出的習慣,夜晚外出覓食,投喂分上午八九點鐘和下午傍晚兩次進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 60~70%。

  ***7***定點:投喂的飼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飼料撒在飼料臺或選擇在接近水位線淺水處的斜坡上,以便觀察河蟹吃食,活動情況,隨時增減飼料。河蟹有較強的爭食性,因此要多設點,使河蟹吃得均勻,避免一部分個全小或體質弱的爭不到飼料而造成相互殘殺。

  ***8***定質:河蟹對香、甜、苦、鹹、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飼料必須具備新鮮適口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9***定量:“魚一天不吃,三天不長”,河蟹也同樣,這就要求根據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節、天氣、活動情況來確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為存塘蟹體重的 8~10%,投喂量少只能維持生命,超過適時範圍也影響生長,還增加餌料係數。

  注意:投餌時應做到動物性、植物性飼料相搭配,如上午喂 草料、穀類,下午投喂 蚌肉、 螺類、 蠶蛹等。避免長時間喂單一飼料,否則造成厭食,飼料利用率低,影響生長,出塘規格小。

  秋季養殖

  一是水質改善 。秋季水質管理尤為重要,應及時使用生物製劑調節水質,並避開蛻殼期。一方面補施生石灰,一般 20~30 天每畝每米水深用 10kg,全池均勻潑灑;另一方面補施磷酸二氫鈣,每畝每米水深用 2~3kg 一次,促進水體物質微迴圈良性轉化和河蟹蛻殼必須物磷、鈣的吸收利用。

  二是水位調節。當蟹池水溫逐漸下降並穩定在 28℃ 以下時,及時調整水位,平均水深掌握在 1~1.2m。注排水應比夏季增強,一般 3~5 天注排水一次。

  三是餌料投喂。應根據氣溫變化和河蟹長勢適時投餵動物性餌料,既不能過早開葷,又不能延誤時機。過早則易性早熟,部分蟹最後一次蛻殼結束後規格小,甚至少部分在 10 月發生死亡。同時溫度過高,易腐壞水質,而影響正常生長和誘發疾病。過晚則可能僅蛻殼一次,造成上市規格受限,而且增重量有所下降。

  螃蟹的選購

  看

  優質蟹的背甲殼呈青灰色,有光澤,腹為白色,金爪叢生黃毛,色澤光亮,臍部圓潤,向外凸,肢體連線牢固呈彎曲形狀,個大而老健,如果背呈黃色,則肉較瘦弱。另外,如果是活動有力,四處亂爬的蟹則是健壯的好蟹。

  掂

  對經眼看外觀符合要求的蟹,要逐個用手掂一掂它的分量,手感重的為肥狀的蟹。此招不適用於河蟹和活的海蟹,因為這些蟹常常會被五花大綁。

  剝

  剝開蟹的臍蓋,若殼內蟹黃多、整齊,凝聚成形,則此蟹為好蟹。

  拉

  如果購買的是已死的海蟹,要觀察蟹的腿,完整無缺,輕拉蟹腿有微弱彈力,表明是新鮮海蟹,若不新鮮的海蟹,輕拉蟹腿,不僅沒有微弱力,而且蟹腿容易斷落。

  聞

  如聞到海蟹有腥臭味,說明海蟹已腐敗變質,不能再食用。食用腐敗變質的海蟹極易造成食物中毒。

  適時食用

  農曆九月前後,雌蟹性腺成熟,肉豐滿;農曆十月之後,雄蟹性腺成熟,肉豐滿,因此,要適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