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向日葵怎麼種有哪些方法

  向日葵又叫朝陽花,因其花常朝著太陽而得名。向日葵盆栽也是很多朋友喜歡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盆栽向日葵種植方法,希望對大家會有用!

  向日葵盆栽的種植技術

  1、土壤:向日葵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各類土壤上均能生長,從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鹽鹼地均可種植。有較強的耐鹽鹼能力。

  盆土以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為好。定植時盆底施足基肥,掘取苗時儘量多帶土,少傷根,以使植株較快恢復。

  2、溫度:向日葵喜溫熱環境,不耐陰,不耐寒。其生長適溫,白天為21-27℃,夜間為10-16℃。如早春溫度偏低,植株生長遲緩,直接影響開花時間。生長期若溫度超過30℃,溫差過小,莖葉容易徒長,花期縮短。

  3、水分:向日葵植株高大,葉多而密,是耗水較多的作物,生長期要及時澆水,否則葉片容易脫水凋萎。但不宜過溼,溼度過大,基部葉片容易發黃。經常保持土壤的溼潤狀態,尤其夏季高溫、乾旱時需及時澆水。

  4、光照:向日葵為短日照作物,但它對日照的反應並不十分敏感。向日葵喜歡充足的陽光,其幼苗、葉片和花盤都有很強的向光性。如陰雨連綿或長期在半陰環境中生長,莖幹不挺拔,葉片柔軟、下垂、呈黃綠色,花盤小而不整齊。

  5、肥料:生長期每20天施肥1次,但開花前應追施2至3次稀薄的磷鉀肥。

  生長期每週施肥一:定植及養護當幼苗出齊後陸續間苗,每穴留1株,苗高7至8釐米時可定植。

  6、摘芽:使主枝頂芽健壯生長髮育,可摘除***腋***芽。對於莖杆稍高的應設立支柱,防為止風吹倒伏。盆栽不摘心,以單花為好。盆栽高稈品種,發芽後20天可用0.25%-0.4%B9溶液噴灑葉面可控制植株高度。若花壇觀賞,可摘心1次,分枝可產生4-5朵花。

  7、病蟲害防治:向日葵病蟲害發生率較低,主要病害為白粉病、黑斑病、細菌性葉斑病、鏽病***盛行於高溼期***和莖腐病。白粉病發病時葉片開始生白色圓形粉狀斑,擴大後連成一片,以後白粉層上又生褐色小點,植株生長停止。黑斑病發病時,葉片生大小不一的深褐色或淺黃色病斑,後發展成褐色斑,病斑相連成大斑塊,使葉片變黑枯死。可以通過對基質的消毒、合理澆水、增加空氣流通、間歇噴灑保護性殺菌劑等方法進行預防。感病後,清除病葉和殘株,集中燒燬;在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或用等量式波爾多液防治。

  向日葵的特徵

  1年生草本,高1.0~3.5米,雜交品種有半米高植株。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為白色粗硬毛。葉通常互生,心狀 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 被毛,有長柄。

  頭狀花序,極大,直徑10~30釐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黃色的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棕色或紫色,結實。

  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俗稱 葵花籽。

  最常見的向日葵高度為2.5~3.5米。根據1567年的科學文獻報告,歷來被認為單頭向日葵植物是種植在 帕多瓦,植株高度最高可達12米。同樣的種子,種植在其他時間和地點***如 馬德里***,植株高度可達近8米。更近的紀錄***約二十年前***則有8米以上的植株,在荷蘭和 加拿大安大略省取得。

  向日葵向日的原因和特點

  向日原因

  以下是從生物科學上分析向日葵向日原因的描述:

  向日葵從發芽到花盤盛開之前這一段時間,的確是向日的,其葉子和花盤在白天追隨太陽從東轉向西,不過並非即時的跟隨,植物學家測量過,其花盤的指向落後太陽大約12度,即48分鐘。太陽下山後,向日葵的花盤又慢慢往回擺,在大約凌晨3點時,又朝向東方等待太陽升起。

  在陽光的照射下,生長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細胞拉長向太陽轉動。在太陽落山後, 生長素重新分佈,使向日葵轉回東方。

  花盤盛開後,就不再向日轉動,而是固定朝向東方。向日葵的花粉怕高溫,如果溫度高於30℃,就會被灼傷,因此固定朝向東方,可以避免正午陽光的直射,減少輻射量。但是,花盤在早上受陽光照射,有助於烘乾在夜晚時凝聚的露水,減少受黴菌侵襲的可能性;此外早上溫度較低,陽光的照射使向日葵的花盤成了溫暖的小窩,能吸引昆蟲幫助傳粉。

  向日葵的花托部生長素背光分佈,因而背光側的莖生長較快,莖會向光源處彎曲。

  向日葵,由於其生長前期的幼株頂端及中期的幼嫩花盤會跟著太陽轉動得非常明顯而得名。人們認為向日葵朝陽僅與光能照射有關,此外與重力作用也有著密切關係。

  特點

  植物體內會產生一種奇妙的生長素,大多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趨向衰老的組織和器官中則含量較少。這種植物生長素有三個特點:

  ①能夠促進***抑制***細胞的生長,加速***減慢***細胞的分裂繁殖;

  ②背光,遇到光能照射,就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③極性運輸,從形態學的上端運輸到形態學的下端,而不能倒轉過來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