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金針菇無頭菇

  在種植金針菇的時候,如果出現了金針菇無頭菇的話會影響到金針菇的質量和搜買到的,怎樣去防治這種現象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金針菇只長菌柄不長菌蓋,俗名金針菇叢枝病,或針尖菇,這是一種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當栽培袋或菌瓶由菌絲生長轉到子實體形成階段時,出現菇蕾叢生,只長菌柄不形成菌蓋,菌柄伸長到一定長度時,頂端產生分枝,小分枝生長一定時間後又產生分枝,小分枝越長越細弱並下垂,形成一叢似披髮狀的菌絲,完全不像正常生長的子實體菌柄向上生長,頂端膨大後形成菌蓋。其菌蓋停滯在原基發育時的幼小形態,其直徑約為1-2毫米。整叢菇體呈鬍鬚狀,單個菇體短而尖細,無菌蓋,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針頭。子實體生長受到嚴重抑制,幾乎無產量。

  其發病的病因:

  這是由於菇場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溼度過大、會抑制菌蓋的生長所致,此病害多見於環境空氣不流通的防空洞、地道等種植場所內。袋栽或瓶栽金針菇,當菌絲生長到一定階段轉向子實體形成時,即原基出現後,應保持適當通風和給予一定的光線刺激,並降低菇房溼度,這一階段如果在瓶口、袋口內外的二氧化碳氣體濃度積累過高,氧氣不足和缺乏弱光刺激,加上溼度過大,導致子實體畸形生長,只長菌柄不形成菌蓋,並在頂端不斷產生分枝。

  防治方法:

  出菇場所要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瓶栽金針菇在子實體原基形成後,首先要進行3-5天的幼菇成形培養,然後再套袋長菇。套袋後每天要上下提動袋子換氣1-2次。袋栽金針菇,在子實體生長前期,要立即加強通風,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可把覆蓋物掀開,使菌袋內保持足夠的新鮮空氣,以促進菌蓋的分化和菌柄的增粗。待菌蓋發育正常後再按商品菇的栽培管理方法管理。一旦發現菇蕾生長不正常、菌柄頂端產生分叉並下垂時,要及時清除,重新創造有利於子實體形成的環境條件,仍可正常生長。

  如何讓金針菇兩面出菇

  生產金針菇在裝袋的過程中,用預先準備好的17×35釐米的塑料袋筒,先用線繩把筒的一頭紮好,然後筒內裝料18—20釐米,再用線繩紮好筒口,成為兩頭封閉的料袋。滅菌後進行接種,接種時,分別解開料袋兩頭扎口,接入菌種,再用線繩把袋口紮好,接種量為5%。接種後的料袋按“井”字形堆積排放床架或地面上進行發菌培養。菌絲長滿全袋後,見有少量菇蕾即可適時轉入出菇管理。在棚室內設出菇架,將出菇袋袋口向外,分層橫放堆積4—5層,撐開塑料筒的袋口,讓其兩面出菇。出菇期間,溫度應保持在10℃左右,空氣相對溼度為80%—90%,有適度的通風和光照。

  夏季如何種植金針菇

  金針菇肉質脆嫩,味道鮮美,口感好,營養極為豐富,且具有較好的醫療保健作用。金針菇一般在秋、冬季種植,夏季栽培的較少。棗莊市市中區農業局在夏季利用冷庫控溫栽培金針菇,並獲得成功,每平方米冷庫在7、8、9三個月內創效益15.6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現將其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配料: 利用冷庫栽培較適宜的配方為:***1***玉米***2338,-1.00,-0.04%***芯50千克,麩皮5千克,玉米麵2.5千克,石膏粉0.5千克。***2***木屑15千克,棉子殼35千克,麩皮5千克,玉米麵2.5千克,石膏粉0.5千克。配料拌均勻後按1:1.2——1.4的比例加水,含水量以用手握緊料時不滴水為宜,pH值掌握在6——7之間,若pH值不合適,可用石灰進行調節。拌料後將料裝入規格為17釐米x30——33釐米的塑料***11180,-55.00,-0.49%***袋中。拌料和裝袋必須在當天完成。

  滅菌: 料袋裝好後放入常壓滅菌鍋中,猛火燒,使料溫在6小時內達到100℃,然後文火保持20小時,停火後2小時取出袋子冷卻,注意防止袋子破裂。

  接種: 當袋溫降到25℃以下時接種,接種前注意消毒接種工具和菌種,一般500克的瓶裝菌種可接25——30袋。

  發菌期管理: 接種後將培養室的溫度控制在20——24℃,並及時通風、噴水。經過30天左右,應適時開啟袋口。

  出菇期的管理: 出菇期溫度控制在10——13℃。在冷庫內種植應注意增加供氧量,若氧氣不足會造成菇朵小、菇柄細。一般開口後15天即可採收。

  採收標準:菌柄長12——18釐米,菇的直徑0.5——1.5釐米。採收第1茬後噴水,11——12天后即可採收下茬,一般可採收4——6茬。採收要在夜間進行,早晨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