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靈菇出現畸形什麼原因

  白靈菇出現畸形原因會影響到白靈菇的質量的,怎樣去防治這些畸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白靈菇出現畸形菇,希望對你有幫助。

  白靈菇出現畸形菇的原因

  1.房棚結構不合理。白靈菇栽培場所分室內菇房和野外菇棚。常因設計不合理,以致空氣不流通,嚴重缺氧,致使好氣性的白靈菇發生畸形。理想的菇棚應坐北朝南或坐西向東。房棚不宜太大,一般長方形的棚室每棚以容3000袋或5000袋為宜。通風口應設在長向兩旁下方,用磚砌成24cm×24cm的口徑,每隔1m開1個通風口,橫向兩旁的通風口要等平,菇棚兩端門膜應能開閉,棚頂用無滴膜加草簾或遮陽網覆蓋。

  2.菌牆壘疊欠妥。菌袋進棚壘牆太高、太密,菌牆之間填入粘性土壤,割膜不得體均將導致不透氣。要達到適時出菇,出好菇,必須做到“五要”:①時間要準:12月上、中旬菌袋生理成熟便轉入催蕾;②疊牆要穩:菌袋碼垛6~7層稍傾斜,底寬120cm,上寬80cm,牆體長280cm,菌牆間留60~80cm作業道;③割膜要適度:在菌袋內向一端割膜,割2/3為宜;露外一端留1.5~2cm不割,起長菇護圍作用:④填土要好:以粘性土加沙壤土,拌以1%石灰,0.5%複合肥配成營養土;⑤打好氣孔:菌牆頂部填土3cm後,用泥巴圍成10cm左右深的蓄水位,每隔40~50cm打一個寬3cm、深至離菌牆底部2~3袋位置的孔,以利通氣、灌水。

  3.先天性營養缺陷。配方缺乏營養,培養基酸敗,袋內水分蒸發等易造成畸形菇。菌袋是白靈菇子實體生長髮育的培養基,基質的好壞關係到白靈菇的品質。要多產優質菇,應做到:①原料新鮮無黴變:②配方合理;⑧新增劑用石灰粉且不得超過5%;④掌握髮酵機理,發酵時新增0.3%的發酵劑,發酵時間為7天,翻堆3次後轉入裝袋、滅菌、冷卻接種。

  4.預產期把握不準。菌絲未成熟就人為催蕾,將造成早產畸形。從接種日起累計養菌時間達90天,菌袋錶層菌絲色澤濃白,基質略有彈性時說明菌絲已成熟,此時擺袋壘牆最佳。

  5.催蕾技術沒到位。菌絲生理成熟後還需要0~13%低溫刺激10~15天,這期間還要進行5~7天的10℃以上溫差刺激,才能使原基分化成菇蕾。如果低溫蹲菌期不足,溫差刺激不夠,將導致子實體發育受到抑制而變形。

  6.未重視疏蕾。菇蕾太密而未疏蕾,以致出菇時菇體互相擁擠,出現畸形。用利刀將多餘的幼蕾割除,每袋一般留蕾1~2個,最多不超過3個。選優去劣,留強去弱,疏密留稀。疏蕾後溫度保持在13~18℃,不低於8℃,不超過20℃,溼度保持在85%~90%。

  7.長菇期管理不善。長菇期間溫、光、氣調節不好也會出現畸形菇。因此,長菇期要調節好溫度、氧氣和光照。

  栽培管理白靈菇的方法

  栽培時間

  反季節栽培的接種期在6-7月,經過20-30天發菌,於7-8月越夏,9月底至10月出菇。

  培養料配方

  配方一:棉子殼94%,玉米麵2.8%,石膏1%,右灰2%,尿素0.2%。配方二:棉子殼40%,木屑40%,麩皮10%,玉米麵8%,糖1%,石膏1%。以上配方水分含量保持在60%-65%。

  培養料的調配與發酵

  將易溶於水的糖、尿素等在水中溶化,其餘原料混合後加水反覆拌勻,堆成寬1-1.5米、高1.2-1.5米、長度不限的梯形堆。堆上每隔30-50釐米打一透氣孔,其孔徑為7-10釐米,每側各打2排透氣孔。堆上面蓋薄膜保溼,堆下部留30-50釐米不蓋薄膜。當堆溫升為65℃-70℃時進行翻堆,發酵7-10天,翻堆3次。

  裝袋

  白靈菇均採用袋栽。栽培袋由厚0.04-0.06釐米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製成,寬15-17釐米、長35釐米。裝袋前把發酵好的培養料進行調水,使其水分含量保持在60%,pH值保持在7.5-8.5。裝袋時,先把袋口一端紮好,將培養料均勻裝入袋內,每袋裝培養料0.95-1.05千克。

  滅菌

  裝好的料袋,高壓滅菌2-3小時,常壓滅菌10-18小時。滅菌後,取出料袋放在接種室或乾淨的地方降溫。

  接種

  當袋溫降至30℃時,在接種室或接種箱內開啟袋口,在無菌操作下從兩端或一端接入菌種,接種量為培養料的10%。

  發菌管理

  接過種的菌袋搬入培養室,疊放於床架上。培養室在放入菌袋前噴多菌靈消毒,放入菌袋後,每5-7天噴藥消毒1次。培養室溫度控制在22℃-27℃,空氣溼度保持在70%左右。避光培養。發菌10-15天,當兩端的菌絲布滿料面時,進行翻堆。培養35-40夭菌絲可發滿袋。

  菌袋越夏

  菌袋放入越夏場所後,應定期檢查溼度並進行通風。待秋季氣溫轉涼時,將菌袋移入菇房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