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課活動方案
心理教育有促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促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促於學生主動成長,有益於校園的和諧、有益於社群的***、有益於社會的文明,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一、活動背景
在社會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受到尊重。但現實中,卻常有一些不尊重別人的現象發生。比如,人群中,普遍存在著因他人的成績、才能、名譽、境遇超過自己而產生一種嫉妒心理。這種因差異而產生的嫉妒心理,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使自己疲憊不堪,學生中,這種現象十分常見。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白嫉妒是一種心理病態,認識到由於嫉妒而產生的不良後果。
2、正確認識自己的這種狀態,學習如何避免和克服嫉妒。
3、使學生懂得應該以友愛、尊重和寬容的態度與他人相處。
三、活動準備
1、以不署名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中的體會,把感受最深的因別人在其它方面超過自己而產生嫉妒的經過寫出來。
2、確定扮演角色,並進行小品《無名之火》的排練。
3、黑板上寫“克服嫉妒心理,學會尊重他人”幾個大字。
4、邀請幾名家長前來參加,講清活動目的。
四、活動步驟
1、擺現象
***以小品的形式,創設情境。***
小品《無名之火》
劇情:
雙休日,六年級女學生劉玲正在家裡做功課。同院的楊阿姨喊劉玲去她家接媽媽的電話。劉玲執意要爸爸去接;楊阿姨邀請劉玲去她家玩電腦遊戲,劉玲婉言謝絕;劉玲和爸爸一起外出,在大門口看到楊阿姨家新買的汽車,劉玲不屑一顧並忿忿地埋怨爸爸:“怎麼咱家電話、電腦、汽車一樣都沒有?”
學校裡,劉玲和張麗這對好朋友,正在研究一道物理難題。當得知張麗在今天的測驗中又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績不如張麗的劉玲一反常態,下課後拒絕和張麗一起跳繩;放學不和張麗一起走;班裡選班長,張麗是兩名候選人之一,劉玲卻故意選了另外那名同學***本來她是要選張麗的***
2、查根源
***以問題來引發思考。***
***1*** 劉玲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行為呢?
***因為她家沒有楊阿姨家富裕,她的成績沒有張麗好,所以產生了“嫉妒”***
***2*** 定義“嫉妒”
“嫉妒”是一種消極的、不健康的心理。人和人之間進行比較,看到別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好,自己又達不到他人的水平現而發展到不甘心,並達到了惱怒於他人的程度。
3、論危害
***觀看錄影,體會危害;集體討論,分析後果。***
***1*** 看錄影《縱火犯》
劇情:
山東某大家有個姓唐的女大學生,從小受到媽媽的寵愛,養成了任性好嫉妒的壞毛病。進入大學後,處處想撥尖,出人頭地,因為沒被選上班幹部,心裡很不自在。一次,班上有兩位女同學考試分數比她高,她更是妒意大發,竟把人家的課本、作業本以及其它學習用品全偷了,使人家學習不成。她的這種行為理所當然受到了班上同學的批評,但她不僅不改竟乘別人上課的機會溜回宿舍,把姓袁的同學價值500多元的衣物被褥統統燒光。觸犯刑律成為縱火犯。
***2*** 討論“嫉妒”的危害
A “對別人的危害可能對自己的危害絕對”一個光會嫉妒別人的優點、長處、幸福、成就的人,由於他的心計全部用在如何嫉妒別人,設法算計別人,妄想把別人拉到跟自己同一水平上,甚至低於自己的水平。結果,且不論對被妒者有無損害,首先他空耗了自己的寶貴時間和精力,最終一無所成。
B 好嫉妒的人,不僅對於自己的學習、工作、事業、成就,對於人際關係和友情,有害無益;而且對於自己的心境和健康也絕無一點好處。試設想,妒人者必然是終日被自己胸中的無名妒火煎熬著、折磨著;嚴重時還會食不甘味,夜不成寐,這種人心理衛生自然談不上了,生理健康也往往會受到影響。這豈不是庸人自憂、自討沒趣、自找苦吃?
……
4、制“妙方”
***以小組討論研究、記者採訪專家、家長談論感受的形式,討論方法,促進心理健康***
***1*** 學生分組討論如何才能避免和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
***2*** 小記者採訪心理輔導教師。
小記者:高老師,我們應該怎樣才能避免和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呢?
高老師:首先要看到新型的人際關係應該是平等互助、團結共進的關係。21世紀的少年兒童無論是男是女,應該把競爭的機制引入到人際關係中去。不過,我們的競爭,第一,是在平等的基礎上的競爭;第二,競爭的目的,並非為了搞垮別人,而是為了互相促進,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第三,競爭的結果,自然也會有優勝劣汰的情況出現,但無論是勝者還是負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各自在新的起點上,繼續相互幫助,團結前進,絕不會出現你死我活的對立局面。
其次,要樹立自信心。我們通常所說的嫉妒,一般都不是把自己抬高到被嫉妒者的位置上,現時是相反,總是企圖把被嫉妒者貶低到自己相同的水平和同樣的位置上,嫉妒的目的表面看來在於得到更高的東西,但實際上卻是致力於“吃大鍋飯”,在智力、水平、成就、地位等方面搞平均化。總之,沒有自信,才會產生嫉妒。
日本學者三木先生指出:“靠嫉妒是一事無成的。人靠創造來造就自己,培養個性。人越有個性就越不會去嫉妒。”他說,“靠一個情感來控制別一個情感要比靠理性更為有力,這是普遍真理。如果說英雄是不會嫉妒的說法是真實的,那麼實際上就是說英雄的功名心理和競爭心理等其他情感比嫉妒強,並且重要的是具有更大的持久的力量。
第三,一方面自己不去嫉妒別人,另一方面當被人嫉妒時,要正確對待,即心胸要寬廣一些,不要去計較,甚至傷心備至;要在可能的條件下,給對方以能夠接受的幫助。
***3*** 家長談談自己的想法。
5、總結
***班主任總結昇華***
同學們,生活在群體中的我們,常會將自己和周圍的人作比較。有的同學通過比較看到了別人的優點,發現了自己的缺點,他們在比較中找差距,在比較中求進步。還有一類同學,他們也在比較,也在找優點,尋缺點,可是得出的結果卻和第一類同學大不一樣。他們比較出了別人的缺點,卻對別人的優點視而不見;他們比較出了自己的優點,卻對自己的缺點隻字不提。這一類同學總是一味的否定別人,抬高自己,他們比較來比較去,只收獲了一顆“嫉妒”的種子。一個產生了嫉妒心的人如同一棵生了蟲的樹,如果不及時把“嫉妒”這隻蟲子除掉,而是上它在軀體裡寄生,那麼,等待這個人的命運惟有“枝枯葉黃”。為此,我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能正確對待同學、朋友取得的成績,化壓力為動力,變嫉妒心為上進心。
篇2
內容提要:通過給父母洗腳、做家務、與父母座談等形式的活動,引導孩子學會關心父母,學會與父母溝通,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健康的心理,並同時促進學生作文的人文內涵。
關鍵詞:溝通、做人與作文
活動目標:
引導孩子學會關心父母,學會與家長溝通。通過交流提升作文的思想高度,培養抒發真情實感的文風和關愛父母及他人的做人原則。
活動理論基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6年7月發表一篇報告中所指出:“要教育學生,讓學生不僅是學知識,而且要學做人,學做事,學會與他人生活”。“做人”教育的核心是“學會關心,學會相處”。
活動背景:
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正經歷著身心鉅變,他們與家庭父母關係也不同往昔,學生更多的是想從家長的嘮叨、干預、限制中解放出來。劃出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而父母基於對子女期望,導致對子女的過分的關心和約束,所以進入高中的學生,不願意跟父母講心裡話,不聽從父母話,甚至頂嘴吵架,於是親子的愛隨著衝突增多,代溝的加深而疏遠、淡化。
活動準備:
1、準備表現親情的系列文章,每小組一份。
2、準備召開相關家長和學生座談會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前期調查
調查主要是設計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對父母的瞭解程度,如對父母的生日、工作時間長度、工作壓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瞭解;二是學生與父母溝通的方式、時間、效果等問題。
調查的結果是令人痛心的,學生對父母的瞭解僅僅是停留在父母很愛自己,生活上很關心並且瞭解自己的喜好這一層面,而其他方面幾乎為零,只有三名同學或多或少的知道些父母的情況。而學生幾乎都認為父母不瞭解自己,不願意與父母溝通,交流時間少,效果很差。
二、活動蓄勢
小組閱讀相關親情文章,結合自己情況交流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初步理解父母,為整個活動作好情感的鋪墊。
三、資訊反饋、歸納整理
小組長上交小組交流記錄,教師整理閱讀學生的讀書感言,把握學生的情感共鳴程度,為下一步開展活動的效度作好準備。
四、利用月休佈置作業
1、給父母洗一次腳
2、做一件沒有做過的家務活
五、月休回來完成相關週記。
1、《給父母洗一次腳》
2、《第一次做家務》
六、利用課堂討論交流相關週記。
***一***週記片段
1、“我讓爸爸先把腳在水盆中泡了一會兒,然後挽起袖子,把雙手放進盆裡,在爸爸的腳上輕輕地搓,我把手放到父親腳上的時候,分明感到父親的腳在顫抖,我想他整個身體都應該在顫抖,我沒有抬頭看父親,但我能夠想象得到——父親應該是怎樣的表情。我含著淚繼續為父親搓著腳,突然想起以前父親為我剪腳趾甲的情景,父親是那樣的小心翼翼,像在完成一件珍貴的藝術品。每次剪完,都會對我的小腳趾親一下,然後對我說:‘睡吧,做個好夢。’……這次洗腳洗了十多分鐘,當我拿起腳巾準備把水擦乾時,卻發現父親已酣然入睡,我輕輕地、輕輕地把父親的腳扶到沙發上,小心翼翼的蓋好毛巾被,看著父親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我抑制很久的淚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 ——王錦同學
2、“爸爸的腳很普通,但在我看來卻是十分不平凡,他的腳並不大,甚至比我的還略小些,但是腳掌很硬,不光是前腳掌起繭的地方,而是整個腳板就像門前山路上的石頭一樣,冰冷而堅硬,在熱水中浸泡了很久很久,才逐漸有了溫度。兩個大腳趾很大而且很扁,腳趾甲很黃而且很厚,邊緣破破爛爛,很不整齊。就是這樣一雙普通的腳,在我眼中便有了踩地都能入地三分的神能,有了遊過千山萬水的經歷。
也許是隱藏在心底的孝心被喚起了吧,我覺得眼睛酸酸的,幾欲哭出來,我不知爸爸是什麼感覺,他一直沒有說話。我沒有福爾摩斯那樣善於推理,他在笑,我到底仍猜不透他笑的含義,但我相信我的感覺,我很欣慰,我心安理得,我甚至覺得已無憾事了,‘我是個孝子’,我心裡想,我也第一次為‘孝子’感到驕傲。” ——範磊
3這是假期的最後一個晚上,我仍然猶豫不決,我怎樣說出那樣一句我訓練了幾十遍的話——“媽,我給您洗腳。”
“媽媽,我給……我給你洗個蘋果。”我的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不是不想給媽媽洗腳,而是確實有點兒不好意思。這大概就是少年的羞澀吧!
我看完電視,想去睡覺,但總覺得心中不是滋味,看著正在剝棉花的媽媽,蒼老的臉上留下條條歲月滄桑的印記和風雨剝蝕的傷疤,我禁不住簌簌淚下。
我洗完臉後,下定決心一定要為媽媽洗腳,不是一次作業和任務,而是女兒做一些應該做的事。
我打了一盆水,端到媽媽身後,剛才的勇氣似乎又減了一半,我真恨自己像個白痴。
我也在媽媽身邊坐了下來,剝起棉花來,一個棉花竟在我手中逗留了很久。
“你去睡覺吧!明天中午就走了,快去!”媽媽催促說。
我笑著搖了搖頭。
“媽媽——”我吞吞吐吐地說。
“嗯。什麼? ”媽媽沒有放下手中的活,略帶疲憊地問。
“沒什麼,你——洗腳吧!身後有水。”
“哦,待會兒。你今天怎麼給我打洗腳水了?明白了,昨天你讓我給你炒花生,今天太忙沒給你炒,放心,媽明天一定給你炒!”
“不是的,媽媽!那——你快洗吧!”
媽媽扶著地有點吃力地站了起來,慢慢地走到凳子邊,坐下,用手抬起腿,放進盆裡,一邊用手捶著腿,一邊詫異的看著我。
我低下頭,蹲在媽媽的腳邊,用心地幫媽媽洗腳。媽媽的腳板下摞滿了厚實而堅硬的繭,蒼老的面板混合著點鹹魚的臭味。媽媽的腳很涼很涼,我知道媽媽的腳無論春夏秋冬都容易涼,冬天時,總會有裂開一個個口子,流出的血幹在裂口上。
篇3
活動目的:
***一*** 幫助學生認識到理解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
***二*** 教會學生如何做到理解他人,協調人際關係
***三*** 教會學生學會傾聽,換位思考
教學方式:
***一*** 班級遊戲活動
***二*** 角色扮演法
***三*** 認知法
***四*** 故事講解法
***五*** 討論法
課程準備:
***一*** 摺紙遊戲的材料:剪刀數把***交換使用***,每人一份寫明遊戲規則的紙,圖畫一幅,硬紙片一張。
附錄:***剪紙遊戲規則***
請你拿出一張薄一點的正方形的紙***信紙或單張餐巾紙均可,用過的平整的草稿紙也行***,然後根據下面的提示進行:
1. 把這張紙上下對摺
2. 再把它左右對摺
3. 在對摺好的紙的左上角剪掉一個直角邊長為2釐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 然後把這張紙左右對摺
5. 再上下對摺
6. 在右上角剪掉一個半徑為2釐米的扇形
現在請你這張紙展開來看一下,它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二*** 教師事先編制好三個情景短劇,安排學生扮演短劇。
***三*** 手錶一個,背後貼著一張貼紙照。
***四*** 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確定小組長
教學時間與場地:
***一*** 教學時間:2學時
***二*** 教學場地:課室
教學步驟:
***一***匯入——剪紙遊戲:在開始今天的講課之前,讓我們先來玩一個遊戲——剪紙遊戲。遊戲規則是這樣的:
***1*** 按照發下去的紙上面的遊戲要求與步驟進行。
***2*** 在活動過程中,老師不對活動進行指導與相關問題的回答,同學們獨立完成,同學之間不能互相交流與詢問。
教師把遊戲規則發下去,學生獨立完成剪紙活動***參見課程準備***。學生完成後,教師讓學生展示自己所剪的圖形。結果會發現剪出來的圖形是形狀不一各種各樣的。教師進行解釋,引出主題——理解他人。***同學們是否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指導語一樣剪出來的圖案卻是如此迥異不同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每個人對指導語的理解不同。如我叫你上下對摺,有人理解為上下對摺後是長方形,有人理解為對摺後是個三角形。你看,一起步,大家就出現了差異。在這個活動中由於你們無法詢問我,我們之間沒有了溝通,所以大家只好根據自己的猜測與理解各行其是,如結果自然是千姿百態了。一個小小的遊戲尚且因為理解不同又無法溝通而出現了這麼多的結果,要是我們的人際交往中也如此,那後果將會如何呢?***
***二*** 教師講解理解的定義,讓學生思考並討論“在人際交往中,如果缺乏理解或者理解偏差可能會造成什麼後果?” 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產生誤解,妨礙人際溝通,人際關係惡化緊張等等。
***三*** 引出名言“如果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那麼每個人都會固執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別人永遠是錯的。”***那麼什麼樣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玩一個遊戲。***教師叫同桌兩個學生面對面地坐在桌子,把硬紙片放在中間作為屏障。發給一個學生***A***一幅圖畫,另一個學生***B***一張白紙。A同學自由隨便地描述圖畫,B同學儘量按照A 的描述在白紙上畫出圖畫。記住你們之間的交流只能是單向的,即只能是A描述而B不能詢問。然後把屏障撤開,展示B所畫的畫,讓大家評價所畫出來的畫與原來的圖畫的區別有多大。***當只能一個人講話而另一個人不能做出反應時,兩個人之間能否進行清晰全面的交流,兩個人之間能否很好地做到理解呢?***所以理解必須是雙向的。
***四*** 話劇表演。***既然理解是這麼重要,那在我們人際交往中,應該怎麼樣才能做到很好的相互理解呢?現在讓我們先來看以下的三個短劇表演***
情景1:學生甲一副愁眉苦臉的神情,沮喪地走著。碰到學生乙,上前訴苦求助:“我最近好煩惱,我的數學考試又不及格了,被老師訓了一頓,又被老爸打了一頓,而且-……”乙一邊打著呵欠,一邊東張西望的,一副毫不感興趣的樣子。
情景2:甲更加煩惱。這時候他碰到了正在做作業的丙。甲上前去,訴苦求助:“我最近好煩惱,我的數學考試又不及格了,被考試訓了一頓,又被老爸打了一頓。而且……”丙一副不耐煩的神情:“別煩我,沒有看到我在忙著嗎?別打攪我拉。走開走開!”
情景3:甲更加煩惱痛苦,這時候他又碰到了丁。甲上前去,訴苦求助:“我最近很煩惱,我的……”丁一聽,急忙插嘴:“怎麼拉?你煩惱什麼?”甲說:“我的數學……”丙又插嘴說:“數學作業又沒有交了嗎?不會做嗎?是你沒有聽課吧?”甲解釋道:“不是,是我的……”丁繼續插嘴自說自話:“是不是考試偷看作弊被老師抓到了,還是你老爸不讓你玩遊戲又把你的遊戲碟給收了?……”甲看著丁一股腦地說了一大串話,自己就是插不上嘴,更加苦惱了,唉聲嘆氣地走了。
教師讓甲同學談談自己在找乙,丙,丁三個同學傾訴訴苦後的心情感受,讓其他三個同學也分享自己的感受,讓其他同學討論這三種傾聽方式錯在哪裡:不感興趣漠不關心,因忙碌藉故推搪拒之門外,熱心不斷插嘴。教師指出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理解別人,首先要學會傾聽。***同學們,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我們兩隻耳朵,而只給我們一張嘴巴。有誰知道,上帝為什麼在我們臉上裝一個嘴巴,在臉的兩側裝兩隻耳朵?那是因為人在世界上要與人交往更好地理解他人,就是要通過嘴巴說和用耳朵聽來達到交流、溝通和理解的。而做一個合格的聽眾在人際溝通中就顯得更為重要。學會了傾聽,也就是理解他人的第一步。***一個合格的聽眾要掌握下面五條基本要素:
1 誠心:抱著謙虛的態度聽
2 專心:仔細地聽,不要三心二意
3 用心:捕捉對方話語中的涵義或言外之意
4 耐心:不要輕易插嘴
5 應心:給予適當的迴應,鼓勵對方說下去
教師讓學生討論剛才的話劇中在以上五點哪裡做得不好,並讓同桌兩個同學,一位當傾訴者,另一位當傾聽者,根據上面的五點表演一個正確的傾訴與傾聽的情景,練習做一個合格的聽眾。
***五*** 小活動。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手錶,手錶正面朝向學生背面朝向自己,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學生猜猜手錶的背面是什麼。最後挑一個同學走上講臺,站在自己的位置,把看到的手錶的背面是什麼告訴大家。教師對此做出總結:“你們站在我的對立面,是很難猜出手錶的背面是什麼,但只要你站在我的角度上來看,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知道手錶的背面是什麼了。所以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真正的理解別人,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到——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六*** 教師講解:很多人在處理問題和與人交往的時候,總是立足於自我的立場,考慮更多的是什麼的利益和需要,卻總是很少關心他人的需要,更別說是從別人的立場來看問題了。這樣這就造成了人際溝通中的理解發生障礙和阻塞。我們平常總說別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理解別人,主要就是由於我們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造成的。要做到換位思考,在考慮問題之前,我們先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換位思考四步曲。
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
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第三步:如果我是對方,我的做法是……
第四步:我是在以對方期望的方式對他嗎?
***1*** 換位思考第一步——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
教師講解屠格涅夫的故事,讓學生認識到只要你懂得從對方角度來考慮對方的需要,也就是做到了理解他人的第一步。儘管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但每個人都願意接受別人的尊重與理解。
故事:屠格涅夫在一次外出散步時碰到一個窮人向他乞討。他在衣袋裡摸了半天,然後抱歉地說:“兄弟啊,實在對不起,我沒帶吃的東西,錢包也丟在家裡了。”乞丐突然緊緊地抓住屠格涅夫的手,一個勁地說:“謝謝你,謝謝你,太謝謝你了!”屠格涅夫奇怪地說:“你謝我什麼呢,我什麼也沒有給你啊。”乞丐激動地說:“我本想找點東西吃然後就去自殺,沒想到你竟然稱我為兄弟!還向我表示歉意,您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
讓學生談談對該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並設想自己是話劇中的求助者,討論剛才話劇表演中的求助者當時需要的是什麼。
***2*** 換位思考第二步——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
讓學生主動發言,結合剛才的話劇表演,談談自己假如是那個求助者,不願意得到怎麼樣的待遇。並分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 當我犯錯時,我不希望……
2 當我做得不好時,我不希望……
3 當我遭受挫折時,我不希望……
4 當我情緒低落時,我不希望……
5 當我總是聽不懂時。我不希望……
讓組長把討論的結果統一收集起來,一起分享。
***3*** 換位思考第三步——如果我是對方,我的做法是……
教師講解下面的例子,讓學生明白在面對具體問題時,如何做到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對方可能的做法。並結合“理解是雙向的”的觀點,結合剛才的話劇表演,讓同學假設自己是乙,丙,丁時,討論自己的做法是怎麼樣的。
例子:一個人在市場開一家服裝精品屋,他準備租下時常最東邊的三間門面房,因為他覺得顧客差不多都是從東邊來,一來就先看到自己的門店,自己肯定就能佔了服裝時常的頭籌生意。但他的一個朋友知道後,搖頭說:“不是這樣的。如果你是顧客,你每次到市場買東西,是不是一看見就買呢?不是吧?我們都要貨比三家,走一走看一看,比一比。不僅僅是你這樣想,別人也都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們雖然是先看到你的門店,但他們都跟你一樣抱者看一看比一比的心態,先到別的店裡看看再決定是否要買下來。而那時侯,顧客往往很少會在回頭到你的門店裡來買的了。你想你自己都是這麼想,別人不會也如此想的嗎?”
***4*** 換位思考第四步——我是在以對方期望的方式對他嗎?
教師講解:要做到理解他人,就要做到用心地以對方所期望的方式來對對方,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想當然和希望來對對方。讓學生領悟學習以下幾點
用別人對自己不好的方式來對別人,是雞腸小肚
用自認為好的方式來對待別人,是自作多情
用希望別人對你的方式來對別人,是將心比心
用別人期望的方式來對待別人,是善解人意
為對方著想,是最樸素也是最高超的技巧。
***七*** 教師講解:在人際交往中,要做到理解父母,理解教師,理解同學,理解他人。
***八***教師總結:在人際交往中,能做到很好地理解他人,是為我們贏得良好人緣,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要做到理解他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傾聽,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這樣,我們的人際交往就會向著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互相很好地溝通。
補充活動:
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每一組討論下面一個話題情景,根據本節課所學到的內容和技巧,編制並表演一個相應的情景,學會很好地傾聽,換位思考,理解他人,
情景1 :一向溫柔的媽媽今天下班回來,愁眉苦臉的,脾氣很暴躁,因為一點小事就對著小明發火。小明很苦惱很委屈,於是……
情景2: 小花和小草是同桌。小花因為被媽媽罵了一頓而心情很不好,而小草則因為一向學得很好的數學居然才考了60分而悶悶不樂。他們因為一點小矛盾而吵起架來紅了眼……終於,他們又和好了。
情景3: 一向深得同學喜歡的王老師因為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而心情很不好,每晚備課批改作業要到深夜,所以精神狀態不好。白天好幾次對著同學發火批評。大家都很委屈和難受。班長小藍和幾個同學知道了王老師的具體情況後……
***二***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充分體會了父母的辛勞和生活的艱辛,很多學生在讀週記的時候都仍然忍不住哭出聲來,洗腳和做家務成了學生關心父母、理解父母的突破點,很多學生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轉變,變得富有愛心,為進一步與父母溝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安排家長與學生的座談會:
我利用家長會的機會,改換了以往開家長會的形式,安排父母與子女開座談會的形式,通過雙方面對面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父母,理解生活的艱辛,從而學會寬容和理解,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
同樣父母也會在相關的活動中進一步學會站在子女的角度理解子女,有利於以後的進一步溝通。
事實證明:由於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這次座談會開得很順利,讓家長和學生都認識到了交流溝通的重要性,為以後在家庭中雙方的經常性深入理解和溝通開了個好頭。
七、寫作訓練:
在交流會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完成作文《溝通》
八、佈置作業:
為過渡到第二個層次,我安排在班級中為所有學生找優點,自己找自己的缺點的兩個小活動。
***後記:在高一上學期全市統考中,作文題目是《溝通》,我所帶班級的作文成績有明顯的優勢,學生都說是在做人上又受到了一次洗禮。***
本文系徐州市教科所重點課題“高中學科教育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試驗與研究” 課題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