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性格缺陷有哪些

  什麼是性格缺陷呢,在我們生活中患有性格缺陷的人還是比較多的,或輕或重,那麼大家知道性格缺陷的表現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準備的常見性格缺陷,希望對你有幫助!

  性格缺陷的簡介

  性格缺陷是相對人格障礙而言的,人格障礙是一種病態,心理學上對其研究已較為豐富;而性格缺陷在正常人身上均有所體現,人格障礙的反面是人格健全。性格缺陷是人格的某些特徵相對於正常而言的一種邊緣狀態或亞健康狀態,可與酗酒、賭博、嫖娼、***等惡習相關或互為因果。是介於人格健全與人格障礙之間的一種人格狀態,也可以說是一種人格發展的不良傾向,或是說某種輕度的人格障礙。常見的性格缺陷有自卑、抑鬱、怯懦、孤僻、冷漠、悲觀、依賴、敏感、自負、自我、多疑、焦慮或對人格敵視、暴躁衝動、破壞等等,這些都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它們不僅影響活動效率,妨礙正常的人際關係,同時還會給人蒙上一層消極、陰暗的色彩。但這樣劃分,並不是說這類人應該被社會所拋棄。

  常見的性格缺陷

  自我為中心,任性的人

  形成這種性格的主要原因是偏食引起的營養不足,且暴飲暴食,從而形成極端、一面倒的個性。要改變這一性格,首先要改掉糖分攝取過量的習慣,魚肉比現在多吃一倍以上,多吃黃綠色蔬菜及紅蘿蔔,但切記不要吃過鹹的食物,這樣容易產生焦慮的個性,導致功虧一簣。

  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的人

  從飲食的角度來說,優柔寡斷的人是由於魚的攝入量過多而導致形成安靜,平和的個性。此外,飯和麵包的攝取量比菜多,並且所吃的食物不常變化,致使蛋白質必需的氨酸缺乏,且維生素也不足。因此必須改變為以肉類為中心的飲食習慣,且同時要大量食用蔬菜,尤其要多吃維生素B,C,A群的食物,對判斷力,冷靜性有加強作用以及養成自立,積極的個性,偶爾吃一些辣味食物,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膽小怕事的人

  對於膽小的人,首先要調整食物結構,經常服用蜜加果汁,少量飲酒,多吃鹼性食物和含鈣豐富的食物,這有助於膽量的增大。

  易激動易發火的人

  容易發火的人一般是鹽分和糖分的攝入量過多,而又對鈣質和蛋白質比較缺乏,往往口味都比較重,那麼就需要少吃鹽或者糖了,儘量少吃口味重的零食,多吃一些還吃品,像海帶,貝,蝦,蟹。豆類及牛奶中也有含量豐富的鈣質,還要多食桂圓,幹核桃仁,蘑菇等,可補充維生素B1,B2。

  粗心大意的人

  哎呀,公交卡忘在家了——這樣的情形是否經常出現在你的生活裡?如果是的話,請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A,增加飲食中的果蔬數量。要多吃捲心菜***維生素C,維生素A的含量豐富***,筍乾,辣椒,魚乾,牛奶,紅棗,田螺等,還要減少攝肉量,少食酸性食物。

  對別人不信任,多疑的人

  多疑的人可能主要由於卡路里的攝取量很低,魚肉類的蛋白質不足導致貧血,體力不足,從而造成緊張、不安、對人不信任。因此每日三餐一定要吃含高蛋白的食物,如牛肉,豬肉等。由於貧血,要多吃乳類製品,多喝牛奶。持續堅持一段時間吃這些食物,體力將能恢復,猜疑、不安的狀態也會消失,轉而變成積極,富有行動力的人。

  愛嘮叨的人

  嘮叨的人主要是因為大腦缺乏複合維生素B,因此可在酵母中混以小麥胚芽,加牛奶,蜂蜜調勻,天天服用,每天三次;並且多食動物瘦肉,粗麵粉,麥芽糖,豆類等。

  頑固,無法變通的人

  這類人主要的原因是不喜歡吃蔬菜,而偏食肉類及高脂肪的食品,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加,個性變得過於活潑,成為頑固,好鬥,缺乏變通性的人。要改變首先要減少肉類食物的攝取,可多吃魚,儘量吃生魚片。蔬菜以黃綠色為主,減少鹽分,以清淡為主。此外也有必要改變食泡麵,喝清涼飲料或不吃早餐的習慣。

  怎樣改變這種遇事拿不定主意、優柔寡斷的性格呢?

  1、自強自立:培養自信自主自強自立的勇氣和信心,培養自己性格中意志獨立性的良好品質。

  2、決定取捨:不要追求盡善盡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要不違背大原則,就可以決定取捨。

  3、有膽有識:心理學認為,人的決策水平與其所具有的知識經驗有很大的相關。一個人的知識經驗越豐富,其決策水平就越高;反之則越低。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有膽有識,有識有膽。”。

  4、主動思維:“凡事予則立,不予則廢”。平時經常開動腦筋,勤學多思,是關鍵時刻有主見的前提和基礎。

  5、遇事冷靜:排除外界干擾和暗示,穩定情緒,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仔細分析,亦有助於培養果斷的意志。

  小學生常見的性格缺陷的表現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當他們意識到某種威脅自尊的因素存在時,就會產生強烈不安、焦慮和恐懼,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就會生氣、憤怒,常常神經過敏,多疑。

  2、叛逆:由於小學生正處於成長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家長和老師的監護,反對成人把自己當成小孩子,同時,為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易對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態度。

  3、嫉妒:這是對他人的優勢地位在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己強***如學習、相貌、人緣等***,表現出不悅、自殘、怨恨、憤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

  4、失落:小學生抱有許多的幻想,希望將其變為現實,他們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就產生了挫折,多表現在學習、吃穿、玩高檔的玩具等方面。這容易給中小學生帶來緊張、恐懼、憂鬱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種印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謹小慎微,行為萎縮,瞻前顧後等。

  6、孤獨:通過調查發現有些學生常常覺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性格孤僻,不願意與人交往,卻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心理學把這種心理狀態稱為閉鎖心理,由此產生的一種感到與世隔絕,孤獨寂寞的情緒體驗稱為孤獨感。

  由性格缺陷導致的心理疾病處理起來較為棘手,但是並非與生俱來,更不是不可救治的。關鍵在於要以人為本,從學生自身的特點出發,對症下藥,才能收到積極的成效。在實踐中,可從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入手,與孩子多溝通交流。比如,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磨練自己的思想意志,樹立正確“三觀”,多從積極層面去開導孩子,讓他們從心理上自己說服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說教式的灌輸孩子心理健康知識。如果孩子因為性格缺陷導致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應儘快接受專業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