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五型人養生怎麼補

  大雪到來時,天氣寒冷乾燥,這是適宜進補的好時節。那麼大雪養生怎麼補才能有利於抵抗疾病的侵襲?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大雪五型人養生,歡迎大家閱讀。

  1、金形人大雪養生

  多吃松仁、白果、蜂蜜益腎養肝

  金形人特點:金形人有三薄的特徵,嘴脣薄,眼皮薄,手背薄。並不是所有金形人都有如此三大特徵,只是大部分金形人有如此特徵而已。

  飲食調養:多吃有補肺健脾、益腎養肝功能的食物,如沙蔘、百合、白果、陳皮、柚子、松仁、蜂蜜等。

  藥膳可選擇“松仁蜂蜜粥”:松子仁30克,粳米150克,蜂蜜適量。將松子仁洗淨,搗成泥狀,與淘洗淨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粥成,稍溫後調入蜂蜜便可食用。

  2、水形人大雪養生

  多吃豬肝、豬腎補肝腎

  水形人特點:水形人有三厚的特徵,眼皮厚***多層***,下顎厚,手背厚。水形人面板微黑,富有光澤度和亮度,腦門和兩腮比常人稍寬,兩肩小,脊背長,塌臀。

  飲食調養:可多吃豬肝、豬腎、百合、生地、熟地、杞子、桑葚子、牛肉、羊肉等都不錯。

  藥膳可選擇“豬肝腎飯”:粳米200克,豬肝和豬腎各50克,乾薑粉10克,熟油、黃酒、白糖各適量。把豬肝及豬腎洗淨,加工切塊,再用熟油、黃酒、白糖等拌醃。把粳米淘淨,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米飯,當煮到快要幹水時,撒入乾薑粉,將豬肝、豬腎平鋪於飯面上,用小火將飯燜熟透,然後拌勻即成。有補益肝腎的功效。

  3、木形人大雪養生

  多吃靈芝、北芪健脾益氣

  木形人特點:典型的木形人有三“長”的特徵,臉長、身材四肢長、手指長。木形人面板青白***膚色稍欠光澤度***,頭小,長臉居多,身材挺拔,肩背寬大,手足細長多青筋,穿衣服特別有型,是天生的衣服架子。

  飲食調養:可多吃靈芝、北芪、瘦肉、雞肉、枸杞、益智仁等健脾益氣、補肝益腎的食物。

  藥膳可選擇“靈芝北芪瘦肉湯”:靈芝10克,黃芪15克,瘦豬肉150克,細鹽適量。瘦豬肉切成小塊,加水適量,與黃芪、靈芝同煮至豬肉熟爛,細鹽調味即可。有補脾益氣,滋補強壯,補益精氣,扶正培本等功效。

  4、火形人大雪養生

  多吃枸杞、牛肉養陰補肝腎

  火形人特點:典型的火形人有三尖的特徵,頭頂尖,鼻頭尖,下顎尖。火形人皮膚髮紅、發赤或古銅色,脊背寬廣而肌肉豐滿,頭小,面瘦,手足小,身形上尖下闊,如火焰一般;步伐穩重,走路晃肩,濃眉小耳,精神矍鑠。

  飲食調養:不妨多吃具有養陰益氣、補肝益腎功效的核桃、牛肉、枸杞、淮山、沙蔘、玉竹等。

  藥膳可選擇“山楂牛肉湯”:牛肉500克,生山楂10克,陳皮10克,胡椒10粒,花椒10粒,生薑3片。

  5、土形人大雪養生

  多吃大棗、糯米補肺益胃

  土形人特點:土形人有三短的特徵,身材短***尺寸並不一定真的短,只是胖讓身材顯得短***,脖子短,手指短。土形人膚色偏黃,頭大面圓,肩背豐滿,有福之相。

  飲食調養:可多吃瘦肉、大棗、糯米、枸杞、益智仁、牛肉、雞肉、羊肉、烏魚等。

  藥膳可選擇“瘦肉枸杞大棗糯米飯”:豬瘦肉150克,枸杞、益智仁、核桃仁各10克,大棗10枚,糯米100克,粳米50克。將瘦肉洗淨切片,枸杞、益智仁、大棗、核桃仁洗淨,瘦肉用醬油、糖、生粉、精鹽等拌好,將拌好的豬瘦肉放入炒鍋,煸炒片刻後撈起備用。將枸杞、益智仁、大棗與淘淨的糯米、粳米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用常法煮飯,待米飯煮至即將幹水時將煸炒過的豬瘦肉平鋪於飯面,再煮至飯熟,再後放入核桃拌勻即成。有健脾益氣、溫補肝腎的功效。

  大雪時節要懂得“藏”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在我們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不受秋燥的損害。現時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現時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溼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面板開洩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在運用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兩點:

  1.養勿過偏:

  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願違。

  2.養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所以,在進行調養時應採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供養的方法,力求“……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

  我國的冬季保健習俗中就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所以大多數人都會在冬季進補。但是大雪之後食物進補只是一方面,做好身體的保護工作,進補效果堪比吃人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