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春期叛逆孩子的一封信

  家長說話不聽,家長讓做事不做,面對這樣的孩子,您肯定惱怒了吧?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叛逆的,但是學會與孩子溝通是一種更好的應對方法。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親愛的孩子們!

  你們好!第一次給你們寫信,心情很複雜,可以說興奮、激動,也可以說認真、嚴肅。

  首先我想先祝賀你們,因為你們是八年級的孩子了。

  作為老師的我很高興你們在屬於你們的八年級長大了。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很悲哀你們在專屬於你們的八年級陌生了!“長大”多麼美妙的詞語!你們已經熟悉了中學生活,你們已經相識了更多的朋友,你們已經幻想了大片未來。可是……你們在長大的同時也毫不留念拋棄了那曾經住在你們心上的老師、父母、朋友。

  孩子們!七年級的你們總是與我很貼心;七年級的你們總是對我很尊重;七年級的你們總是當我是朋友;那時好似我就是那太陽,你們都愛圍著我轉動。時光流逝,你們在變化!我只能欣喜你們在長大,卻不能欣慰你們在成長。因為在這特殊的年代你們並沒有成長。八年級的孩子覺得自己成熟的可以決定自己所謂的個性了,可那僅僅是叛逆。八年級的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好,其實什麼也沒能做好。八年級的孩子覺得自己可以自由宣洩個人愛情,其實那只是一種不負責任。

  此刻的你們也許有點生氣或失落或者不屑或者無語。這就是青春期的真實表現。“青春”多麼美好!我卻很悲傷,悲傷到在這蕭索的秋季已感到冬季的寒冷。 我想告訴你們:我曾經也經歷過初中、高中的生活,我也是從叛逆的青春中走出來的人。我也曾經像你們一樣爭取過自己想要的“自由”。 那時的“我們”鄙視任何一個提出不同意見的人;“我們”反對一切發出批評聲音的人;“我們”仇視每一個透露瞧不起的眼神的人。

  而當我們真正得到的時候,我們卻發現那並不是什麼自由,只是自己為了逃避父母賦予我們的責任,逃避學習帶給我們的壓力,逃避世人瞧不起我們的眼光。“自由的我們”是採取了一種不正常,不負責任甚至是傷害別人的方式獲得了並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自由”。

  那我們的自由在哪裡呢?

  我也無法給與你們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是我相信我們所謂的自由絕對不是不讀書,不學習;絕不是隨意發展自己的個性;絕不是隨意發洩自己的情緒。 那我們又應當怎樣做呢?

  如果我們能夠分辨是非,分辨對錯,我們的生活就會少更多的自責、傷心、無奈、無助;我們的生活就會多更多的自信、快樂、無憂、無慮。

  如果我們能夠有屬於自己的正確的人生目標,我們就需要遠離自身的惡習,遠離他人對我們那居心不良的影響。最終我們的人生目標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未來就會變得燦爛與美好。

  XXX

  XXXX.X.X

  篇二

  兒子:

  爸爸最近一直在思考你從小到大的成長曆史,想了很多 ,對於你近短時間的表現,我思考了很多,也許這不是你的錯,可能錯的在我吧,從小學到中學,在我眼裡好像只看到你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你其他方面的進步和成長,就像你原來說得一樣,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好像孩子學習成績好了,實際就是滿足大人自己的虛榮心吧,最近一段時間,我和你媽媽晚上一直都睡不好覺,我們一直在討論你近期的表現,實際對於你近期的表現,實際我和你媽媽都能理解,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可能你表達的方式我們一時接受不了罷了***實際在我心中我一直認為你是一個好孩子,不是一個思想很壞的孩子,這點我一直都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我也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個好孩子,只是爸爸一直對你學習看的太重,才會造成你今天的叛逆,對於你的做法,爸爸理解你的發洩,但是爸爸不贊成你的做法,因為我們一直深愛自己的孩子,孩子你沒發現嗎?對於你的成長,你身邊有多少親人在關注你嗎?你上次的出走,相對你來說可能是你自己發洩的一種方式,但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你外爺,姨父,我們的心不都被你的出走而牽動嗎?因為我們愛你,才會被你的出走,而牽動。怕你在外凍著,餓著,晚上睡覺怎麼睡,這都是我們擔心的,爸爸現在站在你的角度思考,可能你覺得自己委屈,才會這樣做。

  就像你說的那樣 ,你也知道我們是為你好,你說現在你的年齡你感覺不到,但是有點孩子,父母畢竟都是從你那個年齡階段過來的,所以我們把預知的後來強加到你的思想上***也許你這個年齡感覺不到***,今天爸爸也不想給你講的太多,爸爸準備一天給你寫封信,直到你真正張大,另外咱家的網線我今天剛裝好,所以給你寫了今天第一封信,看到爸爸的信以後,回家住。爺爺奶奶年齡大了,叫他們為你少膽點心,你也知道奶奶身體不好,好了 ,老爸就說這樣多,想給老爸留言的話,爸爸歡迎,歡迎你回家住我的兒子。

  XXX

  XXXX.X.X

  篇三

  我親愛的兒子:

  這是爸爸媽媽第一次給你寫信,第一次和你講我們心底裡的話,這也許是我和爸爸最後一次一起給你寫信了,因為你這一年半的不懂事,我們將我們的吵架提前預支了。我們彼此都相互相互埋怨,埋怨你的現在都是我們對方的錯誤教育所致。所以,請你認真看完這封信,相信這將是你人生中一段難以忘記的記憶。

  寫到這,我現在滿腦子都是你小時候調皮懂事的身影,你還記得你第一次參加全縣數學競賽考試奪得第二名我們給你獎勵的300元錢的事嗎?那時候因為爸爸身體不好,趁著爸爸生日,你偷偷的拿著這些錢給爸爸買了補品。記得當時我們還因誤會差點打了你,因為那時咱們家因為爸爸身體,生活較為困難。後來得知是你自己省吃儉用,將我們給你的獎勵買復讀機的錢時,當晚我和爸爸都哭了。我們都告訴彼此,咱們兒子這麼優秀、這麼懂事,哪怕再苦再累,我們也都值了。 從小學至初二,咱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相親相愛地快樂生活著。但是自你讀初三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你有了攀比了,你開始嫌棄自己的出生,羨慕同學的大手大腳,穿著開始講究牌子。 上網、夜不歸宿、頂撞我們……短短兩個月,那曾經成績優異,懂事聽話你的似乎一去不復返。兒子,你知道嗎?那天你指著我們說是我們毀了你,你會讓我們自食其果。聽到這話,我氣得幾乎暈了過去。看著你揚長而去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的我絕望了,我獨自一人癱坐在地上,那時的我才知道我們這個父母當得有多失敗。我知道你討厭我們在你面前拿你和我們同事的孩子相比,的確,確實是沒有可比性,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但是同樣作為父母,我們和全天下的父母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即便不能成才,但成人是起碼的要求。

  其實爸爸媽媽並沒有怪你,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段特殊的青春期,我們理解你,懂得你渴望成人世界裡的自由。但是兒子,你畢竟還小,你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畢竟有限。正如當年17歲的媽媽我一樣,由於因我的自私站在自己世界裡考慮問題,結果永遠地失去了你的姥爺。從那以後,我才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做珍惜。 兒子,你知道嗎,自你姥爺去世後,每年的清明,我都會給你姥爺寫一封信燒給她,告訴他我當年的進步並立下我下年的目標。明天就是清明瞭,我在信裡和姥爺檢討了我對你教育上的失誤。我對你的要求過高,忽略了你其他的感受,這是爸爸媽媽的不對,我們一定改正。但是至於爸媽關係的問題你也明白,在家的時候你也理解媽媽,所以以後咱們母子生活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了。我努力過,但是你爸爸的為人你懂的,所以決定不再強求,只要你同意,咱們就按你爸爸的要求去做。

  我每天都會給學校的老師打電話,感覺得出老師們都很負責,對你也很關心。老師說盡管你的話不多,但是你的行動證明了一切。兒子,我相信你,咱們一起努力好嗎?

  永遠愛你的媽媽

  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