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冬季養生湯有哪些

  想要養生,選擇冬季是最佳的季節,因為這個季節是滋補的一個季節,藉助冬季養生湯可以在這樣短短的一個時期,打造來年強健的身體。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女人冬季養生湯,希望對你有用!

  6款女人冬季養生湯

  1、黃芪牛肉湯

  中醫認為,人體中的“氣”具有調節人體體溫和控制毛孔開闔的功能,因此“氣虛”時,機體調節體溫的能力減弱,會出現怕冷、愛出虛汗的症狀。出汗時如果被冷風一吹,就更容易感冒,康復的時間也比別人長。這款湯水中的黃芪能補氣昇陽、固表止汗,黨蔘有健脾補肺、益氣養血生津的功效,牛肉則有補中益氣,強健筋骨的功效。

  做法:將黃芪、黨蔘各12克洗淨,放在雙層紗布袋內封住口做成中藥包;牛肉洗淨切塊煮去血水,與中藥包和姜、蔥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燉兩小時;最後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即可。

  2、乾薑肉桂羊肉湯

  羊肉營養豐富,貧血、氣血兩虛等虛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乾薑是生薑烘乾後的成品。比生薑多了溫暖脾陽的作用,要是你陽虛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溫最好用乾薑。另外,肉桂有補元陽、暖脾胃、通血脈、散寒氣的功用,將乾薑、肉桂與羊肉一起做成藥膳湯水,更有利於祛寒治感冒。

  做法:羊肉150克切塊,與30克拍碎的乾薑、15克肉桂共燉至肉爛,調入鹽、蔥花、花椒麵,趁熱吃肉喝湯即可。

  3、胡椒豬肚山藥湯

  胡椒性子溫熱,溫中散寒;豬肚健胃養胃,散寒止咳。如果感冒後覺得脾胃虛寒,胃納不佳,手腳冰涼,快喝胡椒豬肚湯吧。

  做法:將一整隻豬肚洗淨,50克新鮮胡椒搗碎後塞進豬肚內,擰緊豬肚口,煲1.5小時左右。等湯稠肚熟時,放入200克去皮切塊的山藥,將豬肚撈起切成肚絲,再放進湯內同燉20分鐘,加入食鹽料酒即可食用。

  4、雪梨南杏瘦肉湯

  雪梨潤肺止咳,化解初冬乾燥空氣引發的呼吸道不適;杏仁不但宣肺止痰、止咳定喘,還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等。與低脂高蛋白的瘦肉共同煮成湯,可以增強抵抗力,幫你在冬天遠離感冒襲擊。

  做法:雪梨一隻去皮切塊,與15粒南杏仁、50克瘦豬肉片同煲40分鐘即可。

  5、太子參百合瘦肉湯

  百合有清潤肺燥的功效,太子參更能補氣益中、益肺生津。加入止咳化痰的羅漢果後,整款湯水的口感趨向清甜,是非常有名的粵菜防治感冒湯水,對感冒後的乾咳特別有效。

  做法:豬瘦肉150克切塊洗淨備用;太子參50克、百合50克與半個羅漢果洗淨,放入砂鍋內,加清水兩大碗武火煮滾後,放入瘦肉,改文火煲一小時,加鹽和料酒即可。

  6、胡蘿蔔玉米山藥湯

  醫學研究發現,反覆呼吸道感染的人,大約70%血清中的維生素A水平低於正常數值。缺乏維生素A,會使呼吸道上皮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受損,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這款湯水中的胡蘿蔔、玉米、太空椒中提供的豐富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十分重要。加上山藥中的豐富黏液蛋白,可以潤澤整個呼吸器官,對冬季防感冒很有好處。

  做法:玉米與胡蘿蔔各一根切小段,鐵棍山藥半根去皮切小段,加水後煲30分鐘,起鍋前5分鐘將紅色柿子椒去蒂籽,切絲加入。

  冬季滋補美食

  1、羊肉湯

  滋補功效:羊肉湯屬熱性,可以溫胃禦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點: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羶不腥,味道鮮美異常。

  製法:

  1***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雜做些處理,把羊肉、羊雜放一個鍋內煮,可放些蔥姜等,***不宜放大料,串味***,等羊肉、羊雜煮熟,撈出切成片,備用。

  2***把羊骨架放鍋裡,加滿清水,好了,開火,熬吧,熬一個小時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雜質舀出去,這時的湯就比較純淨了,放些蔥姜,繼續熬吧,什麼時候熬的湯成乳白色,象牛奶一樣就可以了。熬湯一定要捨得花時間。

  3***把切好的羊肉、羊雜放碗裡,放些蔥花、香菜,蒜黃之類的菜,放適量精鹽,把熬好的羊湯趁熱倒入碗裡,好了,一碗色澤乳白,口味鮮香醇正的羊肉湯就做好了配上千層餅或火燒,味道真的好極了。如果喜歡辣椒,可以放些辣椒。

  蘿蔔燒排骨

  特點: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酥嫩,味道鮮美。

  原料:豬排骨500克,蘿蔔500克,醬油20克,料酒5克,鹽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蔥8克,姜5克,澱粉5克,油50克。

  製法:蘿蔔切絞成塊,蔥切段,薑切片。炒鍋上火,放油將蔥、姜和蘿蔔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醬油、鹽、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燒開鍋後,轉用小火燒25分鐘,待汁收濃且口味濃香時,加入水澱粉,把汁全部掛在原料表面即可。

  4、黃芪燉烏雞

  原料:黃芪50克,烏骨雞1000克,蔥10克,姜10克

  製法:

  1***清洗乾淨,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洗淨。

  2***將黃芪洗淨,放入烏骨雞腹中,放入沙鍋,注入雞清湯,放入料酒、鹽、蔥段、薑片,用小火燉至烏雞肉爛入味即成。

  功效:

  一說——補肝腎、益氣血

  二說——黃芪,是一味中藥,功能補脾益氣。烏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鈣、磷、鐵和核黃素、尼克酸等。功能養陰益血、治婦科疾病。黃芪燉烏雞,有補脾益氣、養陰益血的功效。黃芪,性味甘、微溫,入脾、肺經。烏雞,性味甘、平,入肝腎經。

  5、杞精燉鵪鶉

  原料:鵪鶉 1只,枸杞子、黃精各30克,鹽、味精少許。

  製作:將鵪鶉宰殺,去毛及內臟,冼淨,枸杞、黃精裝鵪鶉腹內,加水適量,文火燉酥,加鹽、味精適量調味即成。

  服法:棄藥,吃肉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養肝腎,補精益智。鵪鶉是良好的益智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等,有助於小兒發育、增進食慾、提高記憶力。腦力勞動者常食,能消除眩暈健忘症狀,能提高智力,有健腦養神之作用;枸杞子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抗疲勞、增強體力和智力;黃精能補脾潤肺、養陰生津、強化筋骨、益智強身。幾味同用更增加其滋補和益智作用。適宜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而見神疲乏力、腰膝痠軟、眩暈健忘者服食。

  6、素筍湯

  原料:冬筍 200克,鮮湯250克,香菜梗、水發黑木耳、蔥薑汁、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製作:

  1***先將冬筍去皮洗淨,切成長8釐米、寬1釐米的薄處,放沸水中略燙撈出,放涼水中過涼後撈出控水。

  2***黑木耳擇成小朵,香菜梗洗淨後切成3釐米長的段。

  3***炒鍋上旺火,放入鮮湯,加入蔥薑汁、精鹽、味精,再放入竹筍片、黑木耳片,待湯煮沸時,用後勺撇去浮沫,放入香菜梗,淋上麻油攪勻後盛入碗中。

  功效:本品特點為素雅清淡,鮮美可口,消痰利腸,通脈化食。

  7、冬筍鯽魚湯

  原料:冬筍 100克,鯽魚1條***250克***,黃酒、生薑片、精鹽、味精、精製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

  1***先將冬筍剝完後切成長絲,洗淨,然後用沸水煮一下,以除去澀味。

  2***鯽魚去鱗除去內臟洗淨,鍋中放油燒熱,放入魚煎兩面至皮微黃,烹入黃酒,加清水及筍絲、生薑片燒開後,略燜煮一會,加入精鹽、味精即成。

  功效:本品特點為湯鮮醇濃,肉嫩筍脆弱,利水下乳,健脾益氣。

  8、三丁豆腐羹

  原料:豆腐 250克,豬肉丁150克,番茄250克,青豆米50克,精鹽、味精、溼澱粉、麻油、鮮湯各適量。

  製作:先將豆腐切成丁,下沸水焯一下,瀝乾水待用。番茄燙去皮,去籽,切成小丁,燒熱油鍋,下蔥略煸一下,放入鮮湯、豆腐、肉丁、番茄、青豆米、精鹽、燒沸,再加味精,淋上溼澱粉,出鍋裝碗,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味道鮮美,滋陰潤燥,補中益氣,補脾健胃。

  9、骨頭湯

  原料:脊椎骨 1000克,棒子骨500克,適量清水。

  調味佐料:薑片、蔥段、醬油、料酒、花椒、大料、桂皮、鹽。

  製法:切記醬油要少放,以湯略顯醬色即可。熬製時間為40-60分鐘。骨頭湯做好後,盛入小盆內,放入冰箱冷凍室儲存,隨吃隨取。

  10、胡椒茴香牛肉湯

  原料:胡椒10克,大茴香10克,牛肉500克,大蒜1條。

  製作:胡椒、大茴香洗淨;大蒜洗淨切節;牛肉挑去筋膜,洗淨,切成大塊。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入醬油、味精即可,飲湯吃牛肉及大蒜。

  功效:溫中散寒、理氣暖胃。用於脘腹冷痛、食少嘔吐、形寒肢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