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有什麼症狀

  肝癌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癌症,那麼到了晚期,有什麼症狀呢?肝癌晚期治療偏方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肝癌晚期症狀,希望對你有用!

  肝癌晚期的4個症狀

  肝癌晚期症狀一、消瘦乏力

  肝癌晚期症狀表現較明顯,消瘦乏力就是其中一種。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腺、營養代謝器官,肝臟功能下降常導致營養物質、毒素等代謝障礙。肝癌患者常較其他腫瘤患者更感乏力,此與慢性肝炎患者相似。乏力的原因不明,可能由於消化功能紊亂、營養吸收障礙導致能量不足,或肝細胞受損,肝功能下降,使得代謝障礙、某些毒素不能及時滅活,或由於肝癌組織壞死釋放有毒物質。消瘦也是肝癌患者的常見症狀,系由於肝功能受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所致。隨著病情的發展,消瘦程度可加重,嚴重時出現惡病質。

  肝癌晚期症狀二、肝區疼痛

  肝區疼痛是肝癌晚期的常見症狀,發生率超過了50%。肝癌在晚期發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根據肝癌病灶的位置不同,肝區疼痛的性質和特點也有一定得差異。肝區疼痛一般位於右肋部或劍突下,疼痛性質以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為主,也可出現鈍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時間內,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適。疼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腫瘤迅速增大,壓迫肝包膜,產生牽拉痛,也可因腫瘤的壞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

  肝癌晚期症狀三、消化道症狀

  肝癌晚期的症狀表現為食慾下降、飯後上腹飽脹、曖氣、消化不良、噁心、腹瀉等,其中食慾減退和腹脹最為常見。在肝癌晚期也會有相似且比較明顯的表現,腹瀉也是肝癌較為常見的消化道症狀,國內外均有報道,發生率較高,易被誤認為慢性腸炎。門靜脈或肝靜脈癌栓所致的門靜脈高壓及腸功能紊亂可致腹脹、大便次數增多,腹脹亦可因腹水所致。

  肝癌晚期症狀四、轉移灶症狀

  轉移灶症狀是肝癌晚期的常見症狀表現,也是死亡的原因之一。肝癌是一種惡性腫瘤,當腫瘤轉移之處出現相應的症狀,有時成為發現肝癌的初現症狀。如轉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咯血;胸膜轉移可引起胸痛和血性胸水;癌栓栓塞肺動脈或發枝可引起肺梗塞,可突然發生嚴重呼吸困難和胸痛;癌栓阻塞下腔靜脈可出現下肢嚴重水腫,甚至血壓下降;阻塞肝靜脈可出現Budd-Chiari綜合徵。

  肝癌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肝癌破裂出血

  原發性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的一種嚴重而致命的常見併發症,發生率約5.46%-19。 8%,也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佔肝癌死因的9%-10%,在肝癌死亡原因中佔第4位。由於該病發病突然、急劇,且常伴休克。故其治療困難,預後較差,如不積極救治,多數病人迅速死亡。肝性腦病,肝性腦病,又稱肝昏迷,或肝腦綜合徵,是肝癌終末期的常見併發症。以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和代謝紊亂為特點,以智力減退、意識障礙、神經系統體徵及肝臟損害為主要臨床現,也是肝癌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約導致30%左右的患者死亡。

  腹水

  腹水是侷限性水腫的一種,是指過多的液體在腹腔內積聚。正常情況下,腹腔內有少量液體,約200ml,起潤滑作用,當液體量超過200ml時即可稱為腹水,當腹腔內液體超過150ml時,體檢中可發現移動性濁音陽性。腹水的產生機制較複雜,與體內外液體交換失衡及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失衡有關。多種惡性腫瘤均可出現腹水,在腫瘤基礎上出現的腹水稱為惡性腹水。無論是原發性肝癌還是繼發性肝癌均常伴發腹水,這與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關係密切。感染及癌性發熱,肝癌併發症可由肝癌本身或常合併的肝硬化所致,也可由抗腫瘤治療手段引起,常出現於肝癌中晚期,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黃疸

  黃疸是中晚期肝癌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併發率29.6%-37.5%。黃疸是膽紅素代謝障礙時血漿膽紅素濃度增高引起的鞏膜、面板、黏膜、體液等黃染的一種臨床表現。膽紅素來自體內衰老的紅細胞,其生成、代謝及排洩與肝臟關係密切,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均可導致血中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黃疸。 根據病因黃疸可分為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及阻塞性黃疸三種。

  肝癌晚期治療偏方

  肝癌可能是環境汙染、家族基因、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眾多不良生活習慣以及處世心態等疊加的結果。那麼肝癌晚期治療偏方有哪些?

  1、溼熱蘊結

  主證:黃疸,發熱口渴,口乾口苦,納呆,噁心欲吐,小便黃赤,大便祕結,脘腹脹滿,舌苔黃膩,舌質紅,脈象弦滑數等。

  治則:清熱利溼,解毒消結。

  方藥:茵陳蒿湯加味。大黃9g,梔子9g,茵陳30g,赤芍15g,夏枯草15g,半枝蓮15g,半邊蓮15g,白花蛇舌草30g,蜀羊泉30g,豬苓15g等。

  加減:腹脹,喘息氣短,小便量少,腹水,下肢水腫者加車前子15g,商陸10g;噁心嘔吐者加竹茹、姜半夏,陳皮各10g,代赭石20g;嘔血、便血者加白茅根、側柏炭各10g。

  2、脾胃虛弱

  主證:神疲乏力,形體消瘦,腹大痞滿,顏面和四肢浮腫,納差,噁心,腹脹腹瀉,舌質淡胖,苔白膩,脈緩。

  治則:補脾益氣。

  方藥:四君子湯加味。黨蔘15g,黃芪20g,白朮15g,豬茯苓各15g,甘草6g,陳皮12g,淮山藥15g,苡仁30g,半夏9g,木香9g,砂仁9g,厚朴12g等。

  加減:胸悶者加柴胡、枳殼各6g,便溏者加焦楂曲、煨葛根各9g,兼有血淤者可加莪術、桃仁、紅花各10g。

  3、肝腎陰虛

  主證:低熱或潮熱盜汗,脅腹疼痛,綿綿不休,形體贏瘦,腹大脹滿,口渴心煩,或鼻衄齒衄,或便血,皮下淤斑,舌質紅少苔,脈虛細而數。

  治則:養血疏肝,滋陰補腎。

  方藥:一貫煎加減。生熟地各15g,山藥15g,山茱萸12g,丹皮12g,赤芍12g,枸杞子15g,當歸15g,制龜板15g,制鱉甲15g,土鱉蟲10g。

  加減:黃疸尿少者加茵陳30g,梔子12g,澤瀉、車前子、大腹皮各12g;脅痛加元胡、烏藥、川楝子各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