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周邊自駕遊景點介紹

  蘭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蘭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稱為“蘭州大片”,暢銷海內外;蘭州的白蘭瓜、黃河蜜,清香溢口,素有“賞景下杭州、品瓜上蘭州”的讚譽。你有來這裡旅遊的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蘭州周邊自駕遊景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蘭州自駕游去哪裡

  吐魯溝

  吐魯溝地貌構造奇特,溝中巨石崔嵬,林木蔥蘢,峰巒疊翠,主景區蜿蜒約15公里,是一處集“幽、秀、險、奇”於一身而毫無人工斧鑿痕跡的自然風景區。全園可劃分為前吐魯溝森林風景區、三岔旅遊村、大吐魯溝地貌風景區、小吐魯溝森林風景區和吐魯溝掌草原遊樂區五大景區,20多個主要景點。園區生物資源豐富,有星葉草、桃兒七、羽葉丁香、黃芪、蓯蓉等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還有林麝、藍馬雞、猞猁、石羊等數十種動物,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興隆山

  興隆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興隆山4A級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雲”海拔2500米。古因“常有白雲浩渺無際”而取名“棲雲山”,向有“隴上名勝”之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興隆聽濤”被列為蘭州新十景之一。

  天斧沙宮

  這是蘭州市最獨特的自然景觀,位於市安寧區桃花園仁壽山東面的龍風峽裡,是一處距今約2500萬年的紅色砂岩,經過長期的風化水蝕而形成的一組類丹霞地貌奇觀。因成自天然,如神斧鑿成的沙宮宮殿而得名。 00 驅車來到仁壽山下,離開公路北行1.5公里,即到龍風峽。這是一條路曲而平的沙溝,沿溝4~5公里面,迷人的丹霞地貌奇景佈列兩旁,宛如結構嚴謹、形體壯麗、建築精美、佈局和諧的建築群,雖自無工,卻宛如人開。西北師範大家地理系教授黃可光先生根據其地層結構和形態特徵,稱之為“類丹霞地貌”。

  蘭州美食推薦

  釀皮子

  釀皮子,是回族獨特的風味小吃之一,這種小吃味美爽口。經濟實惠,既有菜又有飯。在炎熱的夏季,若能吃一盤釀皮子,頓時倍感涼爽提神,食慾大增。釀皮子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在很多餐館都能吃到。其特點是色澤橙黃而透明,吃起來柔軟又有韌勁,風味特佳。

  羊雜碎

  蘭州的羊雜碎是由羊的頭蹄肉、心、肝、肺、腸等原料混合燴制的。 一碗羊雜碎配上清清的原湯,撒點蒜苗,放點辣椒,搭配蘭州大餅,一頓美味就此解決。 一般來說,蘭州市經常可以看到經營羊雜碎的街巷鋪點、或者路口小攤。

  蘭州文化

  蘭州悠久的歷史也造就了燦爛的文化,在有文字記載的50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積累和留存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金城蘭州得自於西漢所築的金城,史書稱之為“金城湯池”。隋唐時蘭州為著名的絲綢之路重鎮。宋代則為宋王朝重要的“茶馬互市”市場。明代蘭州人段續發明創造的水車極大地豐富了蘭州黃河農耕文化的內容;蘭州握橋是中國伸臂木樑橋的代表;永登魯土司衙門是西北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土司政權建築群,豐富了蘭州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建築文化。清末修建的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是目前黃河上唯一留存的近代橋樑,既豐富了蘭州黃河文化的內容,又展現了中西文化的結合。

  自古以來蘭州處在中原漢族與西北少數民族交匯地區,蘭州的文化同時又具有多元的特點。以儒家文化為根本的蘭州人民創造了包括渡河載運工具***筏子、浮橋***、提水灌溉工具***水車***、園藝栽培技術***天把式等***、相關的民俗等等在內的黃河文化;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在蘭州創造了包括清真寺建築、經堂教育等等的穆斯林文化。自秦代有行政建制以來,蘭州逐步形成以漢文化為主,融合多民族、多地域文化為一體的一種獨特的蘭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