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國慶節去哪玩

  

  江蘇,中國第一大省,簡稱“蘇”,江蘇省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東西分置而建省。省名為“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與“江南蘇鬆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合稱之簡稱。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地跨長江、淮河南">河南">河南北,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徵。江蘇地處中國東部,地理上跨越南北,氣候、植被也同樣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揚州瘦西湖

  揚州市瘦西湖風景區***Slender West Lake***,位於揚州市北郊,現有遊覽區面積100公頃左右,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2010年被授予中國旅遊界含金量最高榮譽——全國AAAAA級景區,成為揚州首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西湖園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在清代康乾時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所謂“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其名園勝蹟,散佈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儼然一幅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

  隋唐時期,瘦西湖沿岸陸續建園。及至清代,由於康熙、乾隆兩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盛況。瘦西湖風景區是蜀岡-瘦西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和精華部分。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清代錢塘詩人汪沆有詩云:“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並蜚聲中外。

  南京夫子廟

  始建於宋,位於市中心偏南 ,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人們通常所說的夫子廟,實際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主大建築群。

  整個建築群佔地甚廣,南臨秦淮北岸,從文德橋到利涉橋,東起姚家巷,西界四福巷,北憑建康路東段。古代房舍歷遭毀損,各代又興修擴建,重樓疊閣,富麗堂皇,到清末民初,殿字結構和佈局,仍為東南各省之冠。今天我們所見的夫子廟建築,一部分為清末重建,一部分為近年重建。"其主體依山面池***伴池***,外環"萬仞宮牆",東西坊門所刻"德配天地"和"道貫古今"為曾國藩手跡。正門叫櫺星門,後為大成門。過大成門到大成殿,是專門祭祝孔子之處,東西有配殿和長廊。往後為崇聖殿,結構高大,過去是歷代先賢祠。 崇聖殿後為治山。山上有顧亭林飼。山頂上有敬一亭,可遠眺鐘山雄姿,近俯夫子廟全景。清末所建 江寧府學在夫子廟之東,現大部分建築已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