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送禮習俗

  春節就要來了,眼看走親訪友,送禮問候的時候就要到了,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春節送禮原則

  1.禮輕情義重——贈送禮品應考慮具體情況和場合。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時,應為女主人帶些小禮品,如花束、水果、土特產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應邀參加婚禮,除藝術裝飾品外,還可贈送花束及實用物品,新年、聖誕節時,一般可送日曆、酒、茶、糖果、煙等。

  2.把握送禮的時機與方式———禮物一般應當面贈送。但有時參加婚禮,也可事先送去。禮賀節日、贈送年禮,可派人送上門或郵寄。這時應隨禮品附上送禮人的名片,也可手寫賀詞,裝在大小相當的信封中,信封上註明受禮人的姓名,貼在禮品包裝皮的上方。通常情況下,當眾只給一群人中的某一個人贈禮是不合適的。因為受禮人會有受賄和受愚弄之感,而且會使沒有受禮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輕視之感。給關係密切的人送禮也不宜在公開場合進行,以避免給公眾留下你們關係密切完全是靠物質的東西支撐的感覺。只有禮輕情義重的特殊禮物,表達特殊情感的禮物,才適宜在大庭廣眾面前贈送。因為這時公眾已變成你們真摯友情的見證人。如一份特別的紀念品等。

  3.態度友善,言辭勿失——送禮時要注意態度、動作和語言表達。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動作並伴有禮節性的語言表達,才是受禮方樂於接受的。那種做賊式的悄悄地將禮品置於桌下或房某個角落的做法,不僅達不到饋贈的目的,甚至會恰得其反。在我國一般習慣上,送禮時自己總會過分謙虛地說:"薄禮!薄禮!""只有一點小意思"或"很對不起……"這種做法最好避免。當然,如果在贈送時一種近乎驕傲的口吻說:"這是很貴重的東西!"也不合適。在對所贈送的禮品進行介紹時,應該強調的是自己對受贈一方所懷有的好感與情義,而不是強調禮物的實際價值,否則,就落入了重禮而輕義的地步,甚至會使對方有一種接受賄賂的感覺。

  4.顧及習俗禮俗——因人因事因地施禮,是社交禮儀的規範之一,對於禮品的選擇,也應符合這一規範要求。禮品的選擇,要針對不同的受禮物件區別對待。一般說來,對家貧者,以實惠為佳;對富裕者,以精巧為佳;對戀人、愛人、情人、以紀念性為佳;對朋友,以趣味性為佳;對老人,以實用為佳;對孩子,以啟智新穎為佳;對外賓,以特色為佳。

  5.送禮一定要掌握避免禁忌的原則——例如,中國普遍有"好事成雙"的說法,因而凡是大賀大喜之事,所送之禮,均好雙忌單,但廣東人則忌諱:"4"這個偶數,因為在廣東話中,"4"聽起來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再好,白色雖有純潔無瑕之意,但中國人比較忌諱,因為在中國,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貧窮之色。同樣,黑色也被視為不吉利、是凶災之色,哀喪之色。而紅色,則是喜慶、祥和、歡慶的象徵,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另外,我國人民還常常講究給老人不能送鐘錶,給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為"送鍾"與"送終","梨"與"離"諧音,是不吉利的。還有,如不能為健康人送藥品,不能為異性朋友送貼身的用品等。

  春節送禮購物指南

  一、“高枕無憂型”:這種人財力雄厚,送給他們的禮物最好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如名家字畫、古董等藝術品。

  二、是“錦上添花型”:這種人物質條件比較好,送給他們的禮物最好是具有生活情趣的,如花籃、葡萄酒等既可觀賞擺設又有實用價值的生活用品。

  三、是“雪中送炭型”:這種人物質條件不很豐厚送給他們的禮物就應該是實用的,如衣物、燈具等家庭生活必需品。

  總之,禮物應以價值而不是以價格為前提,這樣才能送出既體面而又受歡迎的禮物。

  春節禮物推薦

  1、普通禮品

  中國的茶文化和酒文化至古以來源遠流長,加之菸草行業的日益壯大,煙、酒、茶已經成為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拜見領導的必備禮品了。菸酒茶的種類繁多,檔次不一,價格不同,購買和贈送都有一定的講究。不過吸菸有害健康,還是建議大家戒菸為好。喝酒有度,不要上身。切記,酒後不開車!

  2.保健品

  隨著近幾年保健品行業的爆炸式發展,在漫天廣告的轟炸中,送保健品似乎成了很多人的潛意識。作為子女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父母長輩能夠健康長壽,但是小編要提醒的是,現在市場上的保健品種類繁多,真假不一,購買時需要仔細甄別。

  3.購物卡

  不知從何時起,購物卡已經漸漸取代了米、面、油成為了單位福利或是年終獎。現在也逐漸變成了春節送禮的選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送給父母長輩,也許不太合適,但年輕朋友喜歡外出購物的話是願意接受這份禮物的,禮程至臻卡、生日禮品卡等多種購物卡直接送貨上門,禮品種類琳琅滿目,等您來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