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賞紅葉好去處

  秋天來了,北京迎來了賞紅葉的最佳時節。說到賞紅葉,你是否就只能想起香山的紅葉呢?香山的紅葉固然是美,不過由於名氣過大,總是人滿為患。北京還有很多處可以賞紅葉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供大家參考!

  1:香山公園

  香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西北郊,距市區20公里,又多條公交可達。是一座歷史悠久山林特色濃郁的皇家園林。香山始建於金大定26年***1186年***時稱永安寺,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元、明、清三朝皇家均在此建離宮別苑,為皇帝遊幸駐蹕之所。乾隆皇帝在原有建築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營造,形成名噪一時的28景,並更名為“靜宜園”,為京西三山五園中的一山一園。公元1860年、1900年香山兩度遭到帝國主義劫掠,民國時期,香山被軍閥顯貴佔為私人別墅,多處封閉,禁止遊覽,但是也有些社會團體在這裡辦一些公益事業,如香山慈幼院。1956年5月闢為香山公園,經過近50年的建設,香山已經成為既富含歷史文化,又兼有優美風光的著名景區、紅色景點。

  香山地處西山東麓之腹心,佔地面積160餘萬平方米,園內最高峰為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全園峰巒疊翠、澗壑交錯、清泉甘冽。獨特的自然環境,使香山有著十分茂密的綠色植被,各種樹木多達20餘萬株。其中古樹5800餘株,約佔北京城近郊古樹總量的1/4。10萬株黃櫨遍植南坡、星灑全園,每到秋季,丹霞一片,美不勝收,更是形成了馳譽中外的著名景觀--香山紅葉。陳毅元帥一首“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革命亦如此,鬥爭見英雄。”的詩詞,更給觀賞紅葉賦予了高尚的革命情操。

  2: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

  北京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萬里長城八達嶺和居庸關之間,總面積4.4萬畝,最高峰海拔1238米,分佈植物539種、動物158種、林木綠化率達到96%,為中國首家通過FSC國際認證的生態公益林區。公園主要景區有紅葉嶺風景區、青龍穀風景區、丁香穀風景區。

  紅葉映殘長城是公園的最佳景觀,其它還有暴馬丁香、杏花、梨花、望龍系列景點等高價值獨特景觀資源。詹天佑修建的中華第一條鐵路--“人”字形鐵路位於公園境內。

  春季主要賞花品種:杏花、梨花、丁香花。

  杏花與梨花特點:晚。因海拔、長城隔擋及山谷小氣候原因,青龍谷景區山花開得晚,也是北京市春天離開最晚的地方之一。京城春芳將盡時,八達嶺山花正盛開。人們常常感覺北京的春天稍縱即逝,一下子就進入夏天了。而青龍谷,能留住春天的腳步,您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來感受春天的氣息。

  因海拔高***平均750米***、森林茂盛和古長城隔擋作用,公園常年氣溫比市區低5℃,負氧離子含量極豐富,是首都春天離開最晚、夏日最清涼、秋彩來臨最早且最豔、冬雪最富意境的地方。

  3:百望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AA級旅遊景點,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位於頤和園北3公里處,是距北京城最近的森林公園。距市中心15公里。現已經形成了春花、夏蔭、秋紅、冬綠的獨特景觀。百望山森林公園的紅葉尤其有名。這裡的紅葉已形成了大面積的純林,初霜過後,千畝紅葉競相爭豔,漫山紅遍,層林盡染,是京城人民賞紅葉、攝影、拍照的最佳場所之一。

  這裡交通便捷,距五環肖家河橋不足兩公里,公園門口有多輛公交車輛直達,公園東門和北門均有大量停車位,泊完車後可徑直檢票上山。

  百望山是太行山延伸到華北平原最東端的山峰,主峰海拔210米,素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稱。公園面積200萬平方米,森林茂密,空氣中含有豐富的負氧離子,是京郊小西山風景區之一。公園始建於1992年,是以宣傳環保,開展綠色文化教育為主的園林,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環保教育、郊野旅遊、體育運動等多種功能。

  主要景點有首都綠色文化碑林、“鐵血忠魂”紀念館、“黑山扈抗日戰鬥”紀念碑、游擊隊之林紀念碑、佘太君廟、友誼亭、望鄉亭等。

  首都綠色文化碑林,依山順勢在林中置景,景中設碑。分別建有碑亭、碑廊及碑刻藝術牆,鑲嵌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社會知名人士題詞及書畫藝術家的作品碑刻1000餘通。“鐵血忠魂”紀念館,館內介紹了200多位犧牲於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革命先烈的事蹟,還收藏有80多份珍貴的文物級的烈士照片、家書和詩抄,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場所。“黑山扈抗日戰鬥”紀念碑,紀念的是1937年爆發於百望山麓黑山扈抗日戰鬥。由我黨領導的國民抗日軍與日軍英勇搏鬥,擊落敵機一架,打死日軍多人。為了紀念此次戰役,楊成武將軍題寫“黑山扈戰鬥紀念碑”,勒石成碑,鑲嵌在百望山頂望京樓內。友誼亭,是日本友好人士田慄榮太郎先生隨日本林業訪華團來到百望山參觀後決定建亭立碑,表達了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願望。

  4:妙峰山

  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109國道34公里處。距北京市區55公里,是集人文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自然風景旅遊景區。妙峰山惠濟祠等廟宇群始建於遼金時代,後經歷次戰爭運動僅存少量遺址,成為北京紅色景點之一。1986年由有關部門組織重建,1988年成立景區重新對遊人開放。

  妙峰山屬太行山脈,火成岩結構,主峰海拔1291米,景區以“古剎、奇鬆、怪石”而聞名。妙峰山峰底開闊,空氣清新,灌木群英,生機盎然。有大量木本植物和優質藥材,各類奇花異卉四季常開,山桃花、野丁香、野茉莉、杜鵑花、麥稈菊、千畝玫瑰花、千畝梨花此開彼落,形成了“四面有山皆如畫,一年無日不看花”的特有景緻。並有戴“華北一絕”桂冠的千畝玫瑰,有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傳統民俗廟會,是北京周邊最具文化底蘊的風景名勝區之一。

  金秋十月,妙峰山紅葉紅得像火,襯著金黃和翠綠,像一幅五彩斑斕的山水畫。整個景區被楓林、松林、杏林、黃櫨覆蓋,滿眼紅葉如火,滿眼萬葉斑斕。綿延數十里,層林盡染,十分壯觀。

  妙峰山傳統民俗廟會始於明朝末期,距今已延續400餘年。每年農曆四月初一至十五,來自全國各地數萬善男信女、上百檔民間花會匯聚於此,朝頂進香,獻藝酬山,施粥布茶,場面之壯觀,信眾之虔誠實屬罕見。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歲時記》載:“妙峰山每屆四月,自初一開廟半月,香火極盛,人煙幅輳,車馬喧闐,夜間燈火之繁,燦如列宿,香火實可甲於天下矣。”1925年,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對妙峰山廟會進行了專門調查,出版了《妙峰山進香專號》,此次調查開創了我國民俗學田野調查的先河,由此妙峰山也被民俗學界稱為中國民俗文化的發祥地。

  5: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鎮,距北京市區約60公里,是山嶽型自然風景區。自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535***就有僧人在這裡開山建寺,管護森林,1400多年的佛教文化積澱使古、野、奇、幽的上方山成為京郊著名的自然風景區。

  景區總面積3.53平方公里,擁有華北地區唯一儲存完好的原始次生林。公園林地面積1.74平方公里,灌木林地面積1.6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擁有北京地區最大的名木古樹群,其中,千年古樹10餘株,一級古樹34株,二級古樹4000餘株,柏樹王、松樹王、銀杏王、槐樹王合稱“千年古樹四大樹王”。野生動物繁多,主要有:獼猴、野山羊、狐狸、松鼠、獾、沙雞、杜鵑、黃鸝等30多種。“香椿***貢品***、黃精、拐棗”被稱為“上方三寶”,譽滿京城。主要景觀有云水洞、兜率寺、藏經閣、瓣香庵、塔院、華嚴洞、駱駝峰、品字石、一斗泉、天坑、鐘樓、橡樹林、柏樹王、松樹王、菩提樹、一龍纏九柏、槐樹王、林海、霧凇、雲海、紅葉、日出、上方飛瀑、獼猴、索道觀光等。公園每年4月份開始舉辦登山踏青賞花、森林浴健身活動,10月份舉辦金秋賞紅葉活動。

  深秋季節的上方山,秋山明淨面如妝,山谷中的楓樹、橡樹、黃櫨等有色樹種爭奇鬥豔,嬌豔奪目。曾有詩人這樣描繪上方山“一林秋葉染天工,夾綠編黃染面紅,唯柏不隨霜露改,依然翠滴冷霜風。”

  景區每年4-5月舉辦“賞牡丹藤蘿花”活動;9-10月舉辦“金秋紅螺文化大集”;春節期間舉辦“紅螺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