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用艾葉泡腳好嗎

  中醫學認為,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匯聚處,分佈著60多個穴位和與人體內臟、器官相連線的反射區,分別對應於人體五臟六腑。泡腳有舒經活絡,改善血液迴圈的作用。絕大部分人都知道泡腳有好處,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在不同的時間段泡腳,起到的作用略有不同。那你知道有什麼泡腳最好嗎?

  健康 | 大寒節氣,泡腳時間有講究

  泡腳你以為只是祛寒?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迴圈。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的調節,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熱水泡腳不但可以起到滋腎明肝的作用,還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如果泡完腳後,再適當做幾分鐘足底按摩,對身體的血液迴圈更好,臟腑器官也更能得到進一步的調節。泡腳後,建議不再進行其他活動,隔數分鐘即入睡,補腎效果更佳。

  泡腳泡多長時間最好?

  泡腳你以為只是祛寒?

  泡腳時,水溫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左右為宜。泡到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由於金屬易冷,所以泡腳的容器最好用木盆,其中可放一些有利於活血的丹蔘、當歸;或放些連翹、金銀花、板藍根、菊花,以起到降火清熱的作用。

  上班族早上泡腳精力充沛

  之所以選擇早上泡腳,是因為夜間睡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血液迴圈不暢,早上泡泡,正好可以促進血液迴圈,調節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腳掌上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相連,洗腳時用雙手在溫水中按摩腳心、腳趾間隙,能使大腦感到輕鬆、舒暢,使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給一天的工作“加滿油”。

  早上泡腳方法

  早上洗腳方法很簡單,水溫控制在40℃左右,以舒適不燙為宜,浸泡5分鐘左右。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按摩雙腳湧泉穴各1分鐘左右,再按摩兩腳腳趾間隙半分鐘左右。為保持水溫,可分次加入適量熱水,重複3—5次。如果時間不充裕,僅進行1次即可,或者僅做按摩,不用熱水浸泡。

  “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溼邪乃除;秋天洗腳,肺腑潤育;冬天燙腳,丹田暖和。”一年四季用熱水洗腳對人體皆有好處。所以,在平日的早晨不妨試一試。

  泡腳小偏方 水裡加啥能防病治病

  泡腳你以為只是祛寒?

  泡腳的兩個小偏方

  偏方一:薑汁泡腳,散寒,治療手腳冰涼

  “薑汁泡腳,就是在溫水中加入幾塊打扁的生薑,有散寒的作用,對於緩解手腳冰涼症狀有很好的效果。”

  姜味辛性溫,如果內服,可加速人體的血液迴圈,改善手腳冰涼、畏寒怕冷等不適症狀。用生薑水泡腳,並沒有什麼壞處,但是如果說通過薑汁泡腳就能治療某種疾病,是沒有依據的。

  偏方二:醋泡腳,改善睡眠障礙

  “在溫水中加入幾匙白醋,就是醋泡了,用醋泡腳,可以滋潤面板,還可消除疲勞,治療睡眠障礙。”

  醋酸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可以幫助休息,恢復體力,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食醋對健康有所助益,但是用醋泡腳能改善睡眠的說法是民間經驗之談,醫學上並沒有此說法。

  用熱水泡泡腳,既解乏,又利於睡眠。其實,只要在水中加點中藥,它還可以起到其他的作用呢,熱水泡腳就是足浴,屬於中醫足療法內容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冬天由於寒冷的刺激,腳部血管收縮,血液執行發生障礙,易誘發多種疾病。熱水泡腳則可以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驅除寒冷,促進代謝,從而起到養生保健作用。

  泡腳你以為只是祛寒?

  常見泡腳方法

  艾葉泡腳的方法:

  取幹艾葉50—100克***根據水的多少定,沒有嚴格標準***,先用水煮開後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後泡腳,若嫌麻煩就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後再加水泡腳也可。

  艾葉泡腳的幾個小驗方:

  ① 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溼、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② 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迴圈不好,手腳麻或瘀血。

  ③ 艾草加鹽適用上焦有火,經常眼紅、牙痛、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腳腿腫脹。

  ④ 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溫疹。

  用醋水泡腳:***米醋或老陳醋100-150克***

  1.可解決腳臭問題,用醋泡腳可以殺滅細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療腳氣;

  2.可以緩解疲勞;

  3.可以滋潤面板,軟化角質,增加面板彈性;

  4.能祛除風溼,改善畏寒怕冷的症狀;

  5.治療睡眠障礙;

  6.醋能夠滲透足部表層面板,增強血液迴圈,清除人體血液垃圾和病變沉渣,治癒許多慢性病症。

  泡腳你以為只是祛寒?

  春天泡腳,昇陽固脫;

  夏天泡腳,暑溼可祛;

  秋天泡腳,肺潤腸濡;

  冬天泡腳,丹田溫灼。

  *醋泡腳治小病*

  醋的用處非常多,除了用於廚房之外,在日常保健方面也有很多妙用,例如,薰醋防感冒,醋蒸汽美容,醋調節腸胃功能等等,在生活中我還發現用醋泡腳有健體、防病、治病之功效。

  氣滯血淤型

  其症狀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針對此類症狀的人,應調和氣血,化淤止痛。因為“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如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盆中藥液量應該浸沒踝關節,如果藥液不足量,可加適量溫水。腳在藥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鐘以上。

  “熱水泡腳,加點中藥”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因而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鍊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中醫保健理論中關於“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理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溼灼”的記載,正是對中藥足療功能的形象概括。

  現代科研表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穴位***,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以促進人體血液迴圈,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我國有一句古話:“中藥洗腳,勝吃補藥。” 每天若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於降低血壓。並且,經常堅持中藥泡腳足療的應用範圍很廣,風溼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症、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後的康復治療等等都包括在內。因此,堅持科學的足療,尤其對於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藥泡腳的好處*

  第一,促進血液迴圈。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迴圈不 好,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法。

  第二,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很多人都做過足療,按摩師點壓我們的腳時,會感覺痛疼、酸脹,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說明我們相應的反 射區臟腑有問題。所以,當我們做完足底按摩後,會感覺渾身輕鬆。同時,人體腳上有6條主要的經絡,包括三條陽經***膀胱經、胃經、膽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 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始點,都在腳上,因此,泡腳也等於刺激了這六條最主要的經絡。

  第三,對很多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人們常說一句話:"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可見泡腳的作用很大。尤其是現代社會,空調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們普遍愛吃涼的食物,所以體內多寒溼,通過泡腳,可以加速體內排寒。

  很多經過泡腳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泡腳的時候,會感覺膝蓋很涼,說明體內的寒溼正在被泡腳的熱水和中藥逼出體外。因此,如果你得了風寒感冒 了,有時不用吃藥,泡泡腳,一出汗,將體內的寒驅散,就OK了。還有很多血壓高的人,如果長期泡腳,會使得人體的肢體末端血液迴圈得到改善,因此,慢慢的 血壓就降了下來。總之,明白了道理,身體力行的去做,泡腳的好處只有您自己最清楚。

  那怎樣算是泡好腳了呢? 那就是泡到你的後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萬不要出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會傷心的。只要出微汗就OK了,說明你的經絡上下貫通了。這也是證明你經絡是否通的一個辦法。

  *祕方*

  1.主治:腰痛、腎虛腰痛、腿漆無力、

  用藥:肉桂50g,吳茱萸100g,生薑150g,蔥頭50g,花椒80g

  用法:用沙布裹好水煮10分鐘,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用蒸汽足浴盆浸泡30分鐘,每日一次。

  2.主治:失眠

  用藥:吳茱萸40g 米醋***白醋***適量

  用法:用吳茱萸煎汁,加入溫水,再加入米醋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3.主治:神經衰弱

  用藥:夜交藤500g

  用法:將上藥煎水去渣後,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4.主治:腳癬、皸裂瘡

  用藥:食醋100毫升

  用法:將食醋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腳30分鐘,每日1次

  5.主治:足支動脈痙攣病

  用藥:透骨草,元胡,歸尾,薑黃,川椒,海桐皮威靈仙,川牛滕,乳香,沒藥,羌活,白芷蘇木,五加皮,紅花,土茯苓各10克。

  用法:上藥水煎去渣後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20-30分鐘每日1次10-15日為1療程。

  6.主治:痛經

  用藥:小茴香400克

  用法:將上藥煎水去渣後,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7.主治:腳氣――足脛腫痛

  用藥:蘇葉梗,防風,檳榔,羌活,當歸,木瓜,乳香,沒藥各3克

  用法:將上藥煎湯取汁,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2次。

  8.主治:水腫――足起水腫

  用藥:楠木,桐木各適量

  用法:用上藥煎湯後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雙足,每次20分鐘,每日1次

  9.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用藥:桂枝、附片、伸筋草、苦蔘各15克

  用法:煎湯後去渣,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10天一療程,每日2次。

  10.主治:中風後手足拘攣

  用藥:伸筋草,透骨草,紅花各6克

  用法:5kg清水加入上藥,煮沸10分鐘後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每日3次,1個月為1療程。

  11.主治:痔瘡;消腸熱化溼消腫止痛

  用藥:槐條60克,艾葉30克,白礬30克,馬齒莧30克,銀花3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藥水煮後去渣,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12.主治:感冒或感冒頭痛

  用藥:生薑200克或海桐枝幹或水松枝葉適量

  用法:上藥煎水去渣後,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13.主治:糖尿病性趾端壞死

  用藥:川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蔘、忍冬藤、生黃芪各100克、乳香、沒藥各24克

  用法:上藥用5000克水煮,用文火煮沸後再煎20分鐘去渣後混入溫水內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劑藥可反覆用3次。

  14.主治:眩暈、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

  用藥:磁石、石決明、黨蔘、黃芪、當歸、桑枝、枳殼、蔓荊子、白蒺黎、白芍、炒杜仲、牛膝各10克,獨活20克。

  用法:將上藥水煎取汁1500ml,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腳,每日一次。

  15.主治:高血壓

  用藥:桑枝、桑葉、茺蔚子各15克

  用法:用上藥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後取法備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兌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16.主治:腳溼氣、足癬脫屑、乾裂者

  用藥:白鳳仙花30g、皁角30g、花椒15g。

  用法:上藥任選一種,放入250ml醋內泡24小時後,睡前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20分鐘,連用7天。

  17.主治:風溼麻木

  用藥:和山姜莖葉適量,或野花椒枝葉適量,或番木瓜枝葉適量。

  用法:煎湯後去渣,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

  18.主治:老年人延年浸足方

  用藥:桂枝20克、川椒、紅花、茺蔚子各15克

  用法:將上藥加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後取汁備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兌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19.主治:陽痿;虛症陽痿尤對命門火衰顯效

  用藥:巴戟天、淫羊藿、金櫻子、葫蘆巴各20g,陽起石25g,柴胡15g

  用法:將陽起石先煎30分鐘,去渣加入其餘藥物煮30分鐘,取汁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2次。

  20.主治:骨質增生

  用藥:全蟲15克,蜈蚣10條、透骨草50克、桂枝10克、虎杖30克、紅花20克、沒藥10克。

  用法:上藥加水1500ml,浸泡1小時,用武水煎開20分鐘,去渣後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40分鐘,每日睡前1次,10次為一療程。

  21.主治:減肥、脂肪堆積過多造成的肥胖病

  用藥:冬瓜皮500克、茯苓300克、木瓜100克

  用法:水煮去渣後,入蒸汽足浴盆內浸泡雙足每次30-45分鐘,至出汗。日1次,20-30天為1個療程.

  *經典祕方*

  1.“六味家庭保健泡腳方”

  包括:當歸15克,紅花、蘇木、澤蘭、生地、桂枝各10克。

  據醫生介紹,當歸被稱為“補血聖藥”,性甘、辛、溫,歸肝、心、脾經,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虛血淤、虛寒性腹痛、跌打損傷、風寒痺痛、血虛腸燥便祕等症。保健之用必不可少的活血藥紅花,性辛、溫,歸心、肝經,有活血通經、祛淤止痛的功效。另外兩味活血藥蘇木和澤蘭,輔助功效甚佳。蘇木性甘、鹹、辛、平,歸心、肝經,有活血療傷、祛淤通經的功效;澤蘭性苦、辛,微溫,歸肝、脾經,有活血調經、祛淤消癰、利水消腫的功效。清熱涼血藥生地,性甘、苦、寒,歸心、肝、腎經,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發散風寒藥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有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的功效。

  “六味家庭保健泡腳方”具有加快血液迴圈,舒筋活血,消除疲勞的作用,能使人感到輕鬆愉快,達到保健養生、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疾病發生的目的。

  2.當歸15克,紅花、蘇木、澤蘭、生地各10克,細辛6克。

  細辛的功效: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溼痺痛。

  3.當歸15克、紅花、蘇木、澤蘭、伸筋草、黃芩。

  伸筋草的功效:祛風散寒,除溼消腫,舒筋活血。治風寒溼痺,關節痠痛,面板麻木,四肢軟弱,水腫,跌打損傷。黃芩的功效:瀉實火,除溼熱,止血,安胎。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溼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

  4.高血壓:鉤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葉20克、菊花20克。

  鉤藤的功效:清熱平肝,熄風定驚。治小兒驚癇瘈瘲,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婦人子癇。夏枯草的功效:清肝,散結。治瘰癧,癭瘤,乳癰,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淚,頭目眩暈,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結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血崩,帶下。桑葉的功效:祛風清熱,涼血明目。治風溫發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風痺,癮疹,下肢象皮腫。菊花的功效:疏風,清熱,明目,解毒。治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

  5.失眠:磁石60克、菊花20克、黃芩15克、夜交藤30克。

  磁石的功效:潛陽納氣,鎮驚安神。治頭目眩暈,耳鳴耳聾,虛喘,驚癇,怔忡。夜交藤的功效:養心,安神,通絡,祛風。治失眠,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癧,風瘡疥癬。

  6.熱鹽水泡腳:

  1.能預防腳氣。

  2.能助眠抗衰。

  3.可預防感冒:腳心受了寒暖,就會因反射而引起上呼吸道區域性溫度的降升和抵抗力的減弱和增強,故有“洗臉宜冷水,刷牙需溫水,洗腳要熱水”一說。

  經常用鹽水洗腳,再按摩湧泉等穴位,能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有助眠抗衰之效,還能使雙腳光滑整潔,也能預防感冒,甚至可以增強記憶力,使頭腦感到輕快。

  鹽水洗腳的方法是,一般在半盆熱水中加入半調匙鹽即可,水溫可高一些,但腳部如有傷口,應暫緩鹽水洗腳,改用熱水泡腳。

  對於心腦血管病人泡腳時,最好淹沒小腿肚,“小腿肚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可大大促進人體的血液迴圈效果更好。

  在熱水中加一小勺食鹽、生薑50~70克,泡腳半小時左右。泡腳時,可以先把腳放在熱氣上薰,待水溫下降後再將雙腳浸泡在水中,並互相搓擦,直至水涼。薰泡後進行腳部按摩,其重點對應區有肺、支氣管、鼻、額頭、三叉神經、垂體、甲狀旁腺、腹腔神經叢、腎、膀胱、喉、扁桃體及淋巴系統等反射區。通常按摩30分鐘左右即可。

  中醫認為食鹽具有清火、涼血、解毒等功效,而生薑則具有散寒、止吐、解毒的作用,對於風寒感冒、喘咳脹滿、咽喉疼痛等治療效果比較好。一般感冒初期做兩次即可見效。

  養 | 大寒:補陽藏熱 浴足溫經

  大寒養生

  濡養五臟。大寒前後,人體陰陽氣血都偏衰,易受寒邪侵襲,引發感冒、哮喘、冠心病等。古人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此時要濡養臟腑,補氣養血,以抵禦風寒。植物的根莖富含澱粉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能提高人體抗寒能力,可多吃根莖類蔬菜,如芋頭、番薯、山藥、土豆、南瓜等。

  補陽藏熱。大寒的基本養生原則是“藏熱量”,飲食上應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雞肉等;多吃紅色蔬果和辛溫食物,如紅辣椒、紅棗、胡蘿蔔、蘋果等。同時,也要加強鍛鍊。

  養精蓄銳。寒冷的季節,當以收祕、封藏為主,保護人體陽氣,使其閉藏、內養而不被打擾。要做到早睡晚起,待日光出現時起床,多晒太陽,不宜讓面板開洩出汗,耗傷陽氣。

  節制飲食。寒冷使人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而胃腸遇到寒冷的刺激也容易功能失調,出現消化不良、胃脹、洩瀉等現象。因此,這時反而不宜過多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宜以清淡、溫補為主。也不宜貪食火鍋,刺激胃腸,並會耗傷陽氣。

  浴足溫經

  冬天泡腳有很多益處,不僅讓容易受涼的足部變暖和,還能促進血液迴圈,從而溫暖全身,祛除寒氣,預防冬季疾病。同時,足浴還有強腎的作用。泡腳時有針對性地加一些藥材,更可讓效果加倍。

  生薑祛寒。生薑在中醫裡屬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西醫認為生薑能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

  方法:取一塊生薑,用刀拍扁後,再用紗布包起放入水中煮開。煮好後將水倒入足浴盆中,加適量冷水調至40℃左右。

  艾葉溫肺。據《本草綱目》記載,艾草是性溫、味苦、無毒的一味藥,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溼寒等功效。用艾葉泡腳能改善肺功能,是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好方法。

  方法:取一兩艾葉,用紗布包好後在水中煮開,加冷水或放置到40~50℃。

  紅花活血。紅花是婦科常用的中藥,有活血通經、祛淤止痛的功效。用紅花泡腳能緩解腰腿疼痛,還可預防凍瘡和面板皸裂。艾草和紅花同用,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方法:取一小撮紅花***大約為一兩的十分之一***,用紗布包好在開水中煮開。可先用燙水的蒸汽燻蒸腳部,待水溫合適時泡腳。

  桂皮、花椒溫腎。桂皮和花椒除了是常用的香料之外,還是溫腎的藥材。用這兩味藥泡腳能緩解腎陽不足而致的水腫,花椒還有消除異味,治療腳氣的作用。

  方法:將一小撮花椒和一小塊桂皮一同用紗布包裹煮水,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