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與匯率有什麼關係

  在炒外匯時一定離不開匯率,而匯率與炒外匯又有著密切的聯絡,那外匯與匯率的關係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外匯與匯率的關係一、外匯的概念

  外匯 是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根據可兌換程度不同,可分為自由外匯和記賬外匯。

  自由外匯 又稱現匯,是指不需要貨幣當局批准,可以自由兌換成任何一種外國貨幣或用於第三國支付的外國貨幣及其支付手段。具有可自由兌換性的貨幣都是自由外匯,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清償主要使用自由外匯,自由外匯中使用最多的是美元、歐元、日元、英鎊、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和瑞士法郎。

  計賬外匯 又稱協定外匯,是指不經貨幣當局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它貨幣或用於第三國支付的外匯。它是簽有清算協定的國家之間,由於進出口貿易引起的債權債務不用現匯逐筆結算,而是通過當事國的中央銀行賬戶相互沖銷所使用的外匯。計賬外匯雖不能自由運用,但它也代表國際債權債務,往往簽約國之間的清算差額也要用現匯進行支付。

  外匯與匯率的關係二、匯率的概念及其標價方式匯率

  是用一種貨幣表示另外一種貨幣的價格。它有兩種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 System*** 是指以一定單位*** 1個或100、10000等***的外國貨幣作為標準,折成若干數量的本國貨幣來表示匯率的方法。也就是說,在直接標價法下,以本國貨幣表示外國貨幣的價格。目前,世界上除英國和美國外,各國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折算的本國貨幣的數額增大,說明外國貨幣幣值上升,或本國貨幣幣值下降,稱為外幣升值,或稱本幣貶值。

  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 System*** 是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折算成若干數額的外國貨幣來表示匯率的方法。也就是說,在間接標價法下,以外國貨幣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目前,世界上有英鎊、美元、愛爾蘭鎊等採用間接標價法。在間接標價法下,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折算的外國貨幣數量增多,稱為外幣貶值,或本幣升值。

  匯率的決定因素在金本位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因素是兩種貨幣的鑄幣平價。在紙幣流通的情況下,取決於紙幣的購買力。當然,一國的經濟狀況,生產力發展水平,政局的穩定對匯率的變化也有影響。具體來說,可以分為長期因素、短期因素和季節性因素。

  ***一***影響匯率的長期性因素

  這些因素變動導致匯率變動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且影響力也會持續較長的時間。經常專案收支當經常賬戶出現順差,表現在外匯市場上,會導致外國對本國貨幣需求增長和外國貨幣供應的增加,從而引起本國匯率上升,外國貨幣匯率下降。 在固定匯率利下,國際收支是決定外匯匯率的特別重要的因素,因為匯率本身沒有調整功能。因此,大量國際收支逆差性是貨幣貶值的先導。

  通貨膨脹通貨膨脹表示貨幣對內價值下降。由於貨幣對內價值是對外價值的基礎,其他條件不變,通貨膨脹必然引起匯率下浮。但是,短期內這種必然性不一定能發生。而且,還需要考察它國的通貨膨脹率。財政赤字財政赤字增減會引起匯率下浮或上浮, 但不是必然的。 經濟增長率關鍵要看經濟增長是靠內需還是靠外需帶動的。靠內需帶動經濟增長,意味著可能總需求的整體增長快於總供給的整體增長,滿足不了的那部分需求將轉向國外,引起進口增長;或者總需求中對進口的需求增長快於總供給中出口供給增長,都會引起本國匯率下跌。靠外需帶動經濟增長,則經濟增長意味著出口供給增長快於進口需求增長。

  國際儲備政府幹預市場,穩定貨幣能力的強弱,可用國際儲備數量來衡量,這又可以提高外匯市場對本國貨幣的信心,有助於穩定匯率或匯率上升。反之,則相反。

  ***二***影響匯率的短期性因素

  利率***或相對利率***利率是影響短期匯率波動的最主要因素。 心理預期心理預期是有關個人對未來某種經濟因素的看法。 資訊因素這裡的資訊,是指可能會引起匯率變動的相關“新聞”,特別是預期的資訊對匯率波動的影響很大。過多的資訊會阻礙和扭曲決策,導致反覆無常。政治性因素如國內、國際政局的穩定,政府幹預行為,國際協調等等。

  ***三***影響匯率變動的季節性因素

    如公司編制公開報露的財務報告時;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季節性進出口增加或減少時;與節假日有關的匯率波動等。匯率變化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可以分以下幾方面:

  ***一***匯率下浮對經常收支的影響貶值兩大效應***1***價格效應,即貶值引起貿易條件也就是進出口商品比價而引起經常收支改善,簡單說,貶值會使出口商品價格下降***如果本幣價格不變***和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如果外幣價格不變***。

  ***2***財務效應,即貶值會使出口***或替代出口商品***的利潤增加***換得更多的人民幣,假定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和進口的成本增加。

  貶值效應的相關問題***1***馬歇爾-勒納條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即出口商品的需求常性和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之和的絕對值必須大於 1,|dx+dm|>1,否則,貿易收支不能改善。

  ***2***J曲線效應***J-Curve Effect******貶值對貿易收支改善的時滯效應***這是討論貶值對供給的效應。這就是說,即使在馬歇爾-勒納條件成立的情況下,貶值也不能馬上改善貿易收支。因為進出口實際變動還要取決於供給對價格的反映程度。

  所謂 J曲線效應的含義是:貶值到貿易收支改善之間有一個時滯***Time Lag***這段時間內,貶值反而可能惡化,然後再改善。時滯的長短取決於國內價格傳導機制的完善程度及國內市場的完善程度。

  ***二***貶值對資本專案的影響對長期資本的影響貶值將吸引外國資本流入,而不利於資產流出。但是,總體影響不大,因為長期資本主要取決於風險評估和專案利潤預期。

  對短期資本的影響貶值會加速短期資本的流出。但在市場自我強化效應存在時,也可能會吸引短期資本流入。

  ***三***貶值對一國國內經濟的影響貶值與物價水平貶值一個直接後果是對物價水平的影響。貶值通過貨幣工資機制,生產成本機制,貨幣供應機制和收入機制,有可能導致國內工資和物價水平的迴圈上升。

  ***1***貨幣工資機制:進口物價上升--生活費用上升--名義工資上升--貨幣生產成本和生活水平上升,如此迴圈,最終使出口商品和進口替代品至整個物價水平上升。

  ***2***生產成本機制:當進口商品構成出口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時,貶值會直接導致出口商品價格,並可能最終惡化本國的貿易收支。

  ***3***貨幣供應機制:貶值後在***1***、***2***的作用下,可能導致貨幣供應量上升。另外,在外匯市場上,貶值後,政府在結 匯方面, 將被迫 支出更多的本國貨幣,從而導致本國貨幣供應量上升。

  ***4***收入機制:在進出口商品需求不夠大的情況下,貶值會導致本國的收入減少,支出增加,並導致貿易收支惡化和物價水平上升。

  貶值與貨幣替代和資金逃避貨幣替代是指因對本國貨幣幣值的穩定失去信心或本國貨幣資產收益率相對較低時而發生的貨幣兌換進而發生資金外流的一種現象。單方向的貨幣替代便是資金外流,貨幣替代通常發生在通膨脹 >本國貨幣資產相對利率時,其重要前提是貨幣的自由兌換。

  貨幣替代的資金外流的最主要經濟後果是導致國內金融秩序的不穩定,削弱政府運用貨幣政策的能力,並且破壞國內的積累基礎。

  外匯與匯率的關係三、外匯風險外匯風險由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外匯風險是指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廣義的外匯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也包括信用風險,會計風險,國家風險等。本章我們是從狹義的角度來討論風險。信用風險***Credit Risk***又稱違約風險,是指交易對手未能履行約定契約中的義務而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即受信人不能履行還本付息的責任而使授信人的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發生偏離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風險的主要型別。國家風險是指一國狀況對跨國公司現金流的潛在不利影響。

  上面筆者為您區分的外匯與匯率的關係,您能區分了嗎?在具體的炒外匯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知識類的問題,歡迎登陸厚元金融培訓網瞭解更多的外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