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防護知識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目前人類尚不能阻止地震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採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1.發生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

  3.遠離危險區。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壓在廢墟下時,至關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發生崩潰,要有勇氣和毅力,儲存體力。強烈的求生慾望和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是自救過程中創造奇蹟的強大動力。被壓埋後,注意用溼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儘量活動手和腳,消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擴大安全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條件允許時,應儘量設法逃避險境,朝更安全寬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動。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無法脫險時,不要大聲呼喊,要儲存體力,聽到外面有人再呼叫,或敲擊出聲,向外界傳資訊求救。

  5.手機和充足點的電池放在身邊備用。大多數破壞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動只是一瞬間,只有強烈的地震才能有長達一分鐘的感覺,而絕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只延續幾秒鐘。因此,只有保持鎮定,採取果斷措施來保護自己,才能夠減少所遭遇災害的損失。

  地震知識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目前人類尚不能阻止地震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採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

  由於地球不斷運動,逐漸積累了巨大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錯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發生前出現的異常現象,如地震活動、地表的明顯變化以及地磁、地電、重力等地球物理異常,地下水位、水化學、動物的異常行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離上地面及建築物、構築物遭受地震破壞的程度。我國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級是兩個概念,如唐山7.8級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區的烈度是8度,石家莊的烈度是5度。

  地震自救與互救

  在地震發生時,如何自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救了自己的同時才可以去幫助他人,這裡就教教大傢俱體的如何自救與互救!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築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自救原則包括:

  --要儘量用溼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築物進一步倒塌造成的傷害。

  --儘量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

  --幾個人同時被壓埋時,要互相鼓勵,共同計劃,團結配合,必要時採取脫險行動。

  --尋找和開避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

  --一時無法脫險,要儘量節省氣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約使用,儘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

  --儲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牆壁,向外界傳遞訊息。當確定不遠處有人時,再呼救。

  互救是指已經脫險的人和專門的搶險營救人員對壓埋在廢墟中的人進行營救。為了最大限度地營救遇險者,應遵循以下原則:先救壓埋人員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後少”;先救近處被壓埋人員,也就是“先近後遠”;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員,也就是“先易後難”;先救輕傷和強壯人員,擴大營救隊伍,也就是“先輕後重”;如果有醫務人員被壓埋,應優先營救,增加搶救力量;找尋被壓埋的人。

  為了大家的自身安全,多點了解地震方面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處理一些應急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