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路行車的技巧

  開車出行攬獲一山秋色,自是人間樂事。不過,有多奇險的風光,就有多崎嶇的山川,要想一覽眾山小,還是要老老實實學會山路行車技巧再出門,不然只能對山空嘆“蜀道難”了。難於上青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1.下坡別掛空擋

  勤儉持家、喜歡省油的好童鞋們,走山路時就“奢侈”一回,放棄掛空擋省油的習慣吧。下長坡空擋滑行時,一直踩著剎車控制速度的話,剎車片有可能因為過熱而燒燬,容易導致剎車失靈。不踩剎車的話,那就是脫韁野馬更恐怖了。

  2.進彎減速,出彎加速

  進彎時鬆開油門,踩下剎車,順利過彎後,再加速通過,當然還要注意看前方的車,別追尾哦。

  3.開車悠著

  平時工作上班要跟時間賽跑,難得出遊放鬆您還是悠著點吧。走山路快車是魔鬼,不要快了一時,悔了一世。慢慢走,風景在路上。

  4.繞彎學走切線

  5.溼滑山路用點剎

  在摩擦力小的溼滑路面,輕踩制動器,車輪也會停止轉動。不轉的車輪隨著慣性滑動,汽車就會失去控制。儘量繼續用點剎,萬不得已長剎時也要快速地把制動踏板一踩一鬆再一踩一鬆,使車輪在鬆開制動時保持轉動。

  6.學用發動機制動

  老是用剎車制動,剎車片很容易就“傷不起”了。學會用發動機制動,,擋位越低這個阻力越大、車速越低,一般的情況是你能用什麼擋位上的坡,你就掛這個擋下坡。

  7.會車讓下坡車先行8.衝坡不衝頂

  上坡加油沒問題,但是一味加油衝頂就很有問題,因為萬一你衝到坡頂時突然發現一輛大貨車迎面衝來,想退都來不及!

  8.跟車前行

  本地司機熟悉路況,跟在他後面能讓你省心不少,不過要謹記“大車勿跟”、“保持車距”原則。

  相關閱讀:夜晚行車注意事項

  夜間行車,嚴格控制車速是確保安全的根本措施。保持中速行駛,注意增加跟車距離,準備隨時停車。為避免危險發生,應儘量增加跟車距離,以防止前後車相碰事故的發生。

  在城市裡行車,要注意從左側橫過馬路的行人。特別是我國城市道路上的路燈幾乎都在道路兩側,道路中心線附近光線很暗,此情況下更應注意。

  夜間行駛中,車速在30公里/小時以下時應使用近光燈,燈光照出30米以外。車速在30公里/小時以上時,應使用遠光燈,燈光必須照出100米以外。

  在有路燈的道路上行駛時,可使用防眩目燈或近光燈和示寬燈。

  夜間通過交叉路口時,應在距路口50~100米處減速,並將遠光燈變為近光燈,同時開啟轉向燈示意行進方向。

  夜間行車一般不使用喇叭。通常採用遠近光反覆互換的方法,代替警告前方道路狀況。夜間臨時停車或因故停車時,應始終開啟示寬燈、牌照燈。

  夜間應儘量避免超車。必須超車時,應準確判明前方情況,確認條件成熟後,再跟進前車,連續變換遠近燈光***必要時以喇叭配合***,預告前車避讓,在判定前車確已讓路允許超越時,方可超車。在超車中應適當加大車間距離。

  夜間行車中,要注意道路障礙、道路施工指示訊號燈等,在陰暗地段,路況不易辨清時,必須減速。遇險要地段,應停車檢視,弄清情況後再行進。

  夜間行車視線不良、路界不清,常使車輛偏離正常運動軌跡或遇到意外情況採取措施不及。駕駛者應降低行車速度,以增加觀察、決策和作出反應的時間。

  夜間倒車或掉頭時,必須下車摸清進退地形、上下及四周的安全界限,然後再倒車或掉頭,在進、倒中多留餘地,在看不清目標的情況下,可用手電或其他燈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