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不能吃什麼食物

  腎衰竭在飲食方面要多加註意避免病情加重,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腎衰竭的飲食禁忌

  對於一些會產生不良影響的食物,腎衰竭患者應該避免食用,以防造成健康隱患。下面小編為您介紹腎衰竭的飲食禁忌。

  1、忌食辛辣、海鮮、發物、豆類、豆製品、乾果類及易上火之物。忌食鹿、牛、羊、雞、鵝、狗、驢肉及其膏湯、骨頭湯等。

  2、過多的攝入蛋白質會加重腎臟負擔,而蛋白質量攝入不足又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對腎病綜合徵患者來說,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根據尿中蛋白質丟失的多少來確定,一般以每日1.5-2.0G/KG體重為適度,以優質高蛋白飲食如肉、蛋、奶、魚類為好。

  3、飲食中,以少油低膽固醇飲食為好,同時還應忌食海腥、蝦、蟹、醬菜、甜麵醬、腐乳、鹹肉、香腸、臘肉等肥鹹食物,煙、酒、醋等刺激食品及大蒜、韭、蔥等辛辣之品,生冷水果也應忌食。

  4、水腫病人宜低鹽;無水腫者不忌鹽;血尿為主者宜多飲水。腎衰尿毒症患者每日應進食半磅牛奶,1個雞蛋,1兩瘦肉。高血鉀者忌食高鉀食品如海產品、蘑菇、火腿、木耳、乾果類、玉蘭片、香蕉、柑橘、土豆、蘿蔔乾、茶葉、醬油、味精等。血尿酸高者尤其忌食動物內臟、蝦蟹魚蚌、啤酒、菇類、豆類包括菜豆、菠菜、芹菜等。

  腎衰病人飲食的原則

  1、優質低蛋白飲食延緩腎衰

  腎衰病人必須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基本原則是優質低蛋白飲食。其中50%~60%必須是含有必需氨基酸的高生物價優質蛋白,如雞蛋、牛奶、魚、瘦肉等動物蛋白;儘量少吃含植物蛋白豐富的食物,如花生、豆類及其製品,因為這類物質含有較多的非必需氨基酸,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為了限制植物蛋白的攝入,可以採用麥澱粉澄面代替大米、麵粉做主食。給予低蛋白飲食應當個體化考慮,不同時期的患者蛋白的攝入量不同。

  2、攝入高熱量飲食

  每天的熱量應當不少於每公斤體重30千卡,消瘦者適當增加,肥胖者適當減少。為了攝入足夠的熱量,可以多食用植物油和食糖。如果感覺飢餓,可以進食紅薯、芋頭、馬鈴薯、馬蹄粉、淮山粉、蓮藕粉、蘋果等。如果是由於糖尿病所導致的腎衰,則要適當控制含糖物質的攝入量。

  3、需多食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腎衰患者常常有噁心、嘔吐、納差、厭食等胃腸道症狀以及飲食控制,進食量減少,攝入不足,加上分解代謝增強,透析過程中也會丟失一部分,患者體內的維生素明顯不足,尤其是水溶性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C、葉酸等,需要適當補充。因此,患者必須多進食含這些物質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或給予片劑口服。

  4、適當補充礦物質

  大多數慢性腎衰患者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電解質紊亂,如低鈣、高鉀、高磷等,在進食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血液檢測的結果適當做出調整。有水腫、高血壓、少尿的患者要採取低鹽飲食,每天的食鹽不宜超過3g包括味精、醬油等調味品中的鈉鹽,其他患者不必嚴格限制。

  由於慢性腎衰患者均存在高磷狀態,必須採用低磷飲食,每天攝入的磷不宜超過600g。透析患者容易出現鋁超標,過多攝入鋁如抗酸藥氫氧化鋁會引起鋁中毒,產生痴呆或加重尿毒症性腦病,必須加以限制。平時應儘量不使用鋁鍋烹調食物。

  5、飲水要適量

  飲水多少也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如果合併有尿少、水腫、高血壓、心衰等,必須嚴格控制進水量;透析病人也要控制飲水,以免導致體內大量液體積聚,加重水腫、心衰,或出現水中毒。如果尿量在1000ml以上,不存在水腫、高血壓、心衰等併發症,則不必限制水的攝入。

  6、以低脂飲食降低血脂

  高血脂也是促進腎衰進展的誘因之一,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調控必不可少。要減少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動物油脂、肥豬肉、雞皮等的攝入;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如植物油、魚油等。儘量不吃或少吃動物的內臟,可以多食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的食物,如燕麥、蕎麥、米糠等。

   三、腎衰竭患者有哪些家庭療法

  通常腎衰竭患者在病情穩定以後就可以回家調養,不需要住院治療了,在家裡的康復時期,患者除了要按醫生的囑咐繼續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還需要同時重視積極採取家庭療法,這對促進腎衰竭的順利治療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腎衰竭患者的腎臟已經處於非常虛弱的狀態,所以通過日常飲食進行調養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況下,對於腎衰竭患者應該堅持低蛋白飲食,在飲食上儘量食用高鈣、高鐵、高維生素、低磷飲食,限制植物蛋白攝入量,尿少者限水、鈉、鉀鹽攝入量。對於患者應該注意低鹽飲食,要低鹽、高維生素飲食,限制水的攝入。

  從生活的各個方面出發積極做好家庭治療工作,這樣可以幫助腎衰竭患者儘快康復。具體包括適當的減輕水腫:每日定時測量體重,準確記錄出入液量,嚴格控制入液量。保證休息:應臥床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預防感染:病室定期通風及空氣消毒,嚴格無菌操作。加強生活護理,教育病人遠離公共場所。如面板瘙癢時遵醫囑用藥,避免搔抓。出院指導:定期複查腎功能、血清電解質等,準確記錄每日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