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發育有害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飲食習慣是指人們對食品和飲品的偏好;其中包括對飲食材料與烹調方法以及烹調風味及佐料的偏好。飲食習慣是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世界各國人們的飲食習慣由於受到地域、物產、文化歷史的種種影響而十分關注。

  好的飲食習慣對身體也好。每天早上起來先喝一杯水,可以使水分被身體充分吸收。早飯要 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的7分飽,睡覺前要喝幾杯水,因為睡覺期間血液濃度高,這樣可降低血液濃度,減少一些疾病的發生。

  那麼,那些習慣是壞的?對?

  1.不定時定量進食。青少年經常飲食不定,一旦進食時又常因食慾不佳而吃得較少,或因飢餓過度而狼吞虎嚥,這些做法都容易引起胃病。

  2.偏食。

青少年體內特別需要蛋白質、鈣質及鐵質,偏食往往會導致營養不均衡,進而影響其正常發育,尤其缺少鐵質容易造成貧血。


好的飲食習慣

  3.吃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食物。青少年吃含糖分過多的食物,容易發胖,影響活動力及智力;吃太鹹的食物容易引起高血壓;而高膽固醇及高脂肪食物則對心臟不利。

  4.迷戀快餐食品。快餐食品往往色好味香,很受青少年歡迎,但這些食品大都高熱量、高脂肪而少纖維質,常吃會引起營養不均衡,影響青少年的生長髮育。青少年應注意選擇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肉和魚類;保證每餐都要進食米或麵食,以補充澱粉;還要吃足量的水果和蔬菜,以補充纖維素。

  5.濫服補藥。其實只要平時注意進行適量的運動,遵守良好的作息時間,合理安排好營養豐富且均衡的飲食***早餐的營養更是要保證***,就能保證青少年健康發育成長。在特殊情況下需進補維生素丸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大可不必浪費金錢追求其它所謂的“健康補品”,它們很可能不能補身體而對身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