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的症狀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瞭解骨質疏鬆的症狀有哪些對大家的身體十分的重要。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更要掌握骨質疏鬆的症狀,下面小編馬上就告訴大家

  骨質疏鬆的症狀

  1、周身骨骼疼痛

  以腰背痛為主,並沿著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時疼痛減輕,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會使疼痛加劇,並有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疼痛加重的現象。

  2、身高減少,出現駝背

  由於骨質疏鬆會造成脊椎壓縮變形、前傾、背曲加劇,所以會出現身高降低,形成駝背現象。

  3、活動能力減退

  發現關節活動發僵,伸展身體時出現不適,感到容易疲勞,雙下肢發沉、動作緩慢時,就要注意避免摔跤了。

  4、摔倒

  由於老年人對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經發生了骨折,但未感到明顯疼痛,不及時就診,容易耽誤治療。因此,老人只要跌倒就要及時就診。

  5、疼痛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見,佔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鬆症時,椎體骨小樑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後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

  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症。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6、身長縮短

  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鬆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50px左右,老年人骨質疏鬆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150px。

  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

  骨質疏鬆症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和痛若,治療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別強調落實三級預防:

  1.一級預防

  應從兒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營養,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牛奶、乳製品、骨頭湯、雞蛋、豆類、雜糧、綠葉蔬菜等。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如堅持體育鍛煉,多接受日光浴,不吸菸、不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食鹽,動物蛋白也不宜過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過長,儘可能儲存體內鈣質,豐富鈣庫,將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生命後期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措施。對有遺傳基因的高危人群,重點隨訪,早期防治。

  2.二級預防

  人到中年,尤其婦女絕經後,骨丟失量加速進行。此時期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對快速骨量減少的人群,應及早採取防治對策。近年來歐美各國多數學者主張在婦女絕經後3年內即開始長期雌激素替代治療,同時堅持長期預防性補鈣,以安全、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

  3.三級預防

  對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患者應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進骨形成***活性VitD***的藥物治療,還應加強防摔、防顛等措施。對中老年骨折患者應積極手術,實行堅強內固定,早期活動,給予體療、理療心理、營養、補鈣、遏制骨丟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體素質等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