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排量最大的汽車品牌

  各大汽車品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小編今天要介紹的是,歡迎閱讀。

  

  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菲亞特汽車公司始建於1899年7月義大利都靈市,創始人是喬瓦尼.阿涅利,當時,公司有30個股東,共有資產800,000里拉。公司董事長為ludovico scarfiotti,副董事長emanuele cacherano di bricherasio,giovanni agnelli當選為祕書長。作為前騎士的giovanni agnelli在董事會成員內部以其果斷和獨具的戰略眼光顯得尤為突出。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生產微型車的汽車生產廠家。公司全稱是義大利都靈汽車製造廠,英文全稱是:Fabbrica Italiana di Automobili Torino。菲亞特***FIAT***是該公司縮寫的譯音,FIAT也是該公司產品的商標。集團總部設在義大利都靈市,現任董事長是創始人的長孫。汽車部僱員27萬右,在100多個國家有子公司和銷售機構。其轎車部門主要有菲亞特、法拉利、阿爾法和蘭旗亞公司。工程車輛公司有伊維柯公司。

     菲亞特汽車公司介紹
 
        菲亞特的第一家工廠1900年在但丁街***corso dante***落成,當時擁有150名工人,12,000平米廠房。就在這一年,菲亞特生產了30輛3 1/2hp汽車。1902年,菲亞特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賽車 - 24 hp corsa。 由vincenzo lancia駕駛,獲得了sassi-superga hill climb的勝利。 giovanni agnelli駕駛菲亞特8hp在第二屆giro d’italia automobilistico中創造了新的記錄。1915年菲亞特為皇家軍隊生產了將近1000輛的菲亞特501車型。這輛車放棄了菲亞特的’barca’引擎的設計。後座加寬,可容納3人。1919年,在carlo cavalli的管理下,誕生了菲亞特501的小型車。這個車型非常暢銷,在全球共銷售了45,000多輛。同年,成立了magneti marelli。 回到記錄上來,一支由23輛菲亞特15 ter lorries組成的摩托車隊,第一次穿越了撒哈拉沙漠,創下了三千公里無機械問題的記錄。

  誕生於1899年的義大利都靈汽車廠***Fabbrica Italiana di Automobili Torino***是義大利首屈一指的汽車製造公司。

  20世紀初,一位都靈畫家將公司名稱的縮寫字母以“.”號隔開,從此F.I.A.T.***菲亞特***的名字伴隨著其汽車產品響徹全球。如今菲亞特集團不僅是世界知名的十大汽車製造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工業集團,除主營汽車外,集團還經營商用車輛、農用機械和建築機械、冶金、零部件、生產系統、航空、出版通訊、保險和相關服務,共涉及十大領域。2000年,菲亞特集團營業額已逾570億歐元,在全球64個國家擁有1063家公司,逾223,000名員工,其中111,000多名分佈在義大利以外國家。集團擁有242家生產廠***其中167家在國外***和131家研究開發中心***其中61家在國外***,約39%的產值在國外實現,***營業額佔全部營業額的67%。

  秉承創造價值、客戶滿意和發揮人的價值並尊重人的三個核心價值觀,菲亞特集團制定了自身發展的政策,這些政策是集團一致的規則的總和,它構成了集團共同歸屬的框架下自主開發業務的基礎。這些政策主要體現在:客戶滿意、領導監控和戰略發展、夥伴關係、評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通告及對外關係、風險管理、企業安全和法律事務等。在菲亞特發展的百年曆史中,始終堅持兩個戰略方針:生產多元化和致力於發展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目前,集團業務市場已遍及世界各洲,尤其在南美、東歐和亞洲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成長迅猛,市場份額迅速提高。

  菲亞特汽車公司是菲亞特集團旗下最大的經營公司,1978年,菲亞特汽車公司從集團業務中獨立,主營轎車和輕型商用車,至今已生產汽車7000多萬輛。2000年共生產汽車243.9萬輛,營業收入達250多億歐元,佔集團總收入的45.5%。該公司擁有菲亞特***Fiat***、藍旗亞***Lancia***和阿爾發羅米歐***Alfa Romeo***三大轎車品牌,商用車品牌有菲亞特***Fiat***。對產品內涵、風格和工業改良等方面的革新是公司發展的核心戰略。同時,菲亞特也積極致力於發展潛在的、具有最大需求的新興市場,公司的全球化業務主要基於生產家庭型"世界轎車":菲亞特派力奧***Fiat Palio***、菲亞特西耶那***Fiat Siena***、菲亞特派力奧週末款***Fiat Palio Weekend***和一款皮卡。

  經營原則

  菲亞特公司的產品通過自有的銷售機構和商店、僱用的批發機構和商店及在世界各地的代理商和經紀人的商業活動來銷售,公司本著“以銷定產,以產定購”的原則,不惜工本,採用新技術、新工藝來提高生產率,從原料的採購、進貨一直到發貨,都有一套科學周密的制度和程式,為公司生產一流的產品提供了保證。

  前景展望

  菲亞特正在尋求與克萊斯勒更全面的合作,以獲得規模效應,提高競爭力。這也是2009年菲亞特與克萊斯勒建立聯盟的原因所在。菲亞特以小型車技術見長,優勢市場集中在歐洲和南美,而克萊斯勒則擅長大型車技術,市場主要侷限在北美。兩者互補性強。

  馬爾喬內在25日表示,菲亞特和克萊斯勒的合併旨在減少成本,提高整合度,但是合併計劃現 在沒有時間表,也不可能發生在今 年。

  HIS的汽車分析師吉姆吉列表示,在菲亞特的幫助下,克萊斯勒在發展更好的產品,在未來的數十年內很有可能保持一個很好的發展態勢。今 年,克萊斯勒有16款翻新和全新的產品將上市銷售。

  面臨難題

  菲亞特與克萊斯勒未來的全面合作面臨著總部歸屬地不同的巨大障礙。

  馬爾喬內決定投資改組菲亞特生產工廠以使其具備更加現代化的生產體系時,受到了來自工會組織的強烈反對。這使其認識到義大利的商業環境很難為菲亞特實現全球化提供有利條件。

  1月份,馬爾喬內曾表示考慮在兩家公司整合之後,將公司總部遷移到美國的想法,但遭到義大利政府的強烈反對。此後,菲亞特表示未來將考慮在全球設立四個管理中心,其中都靈為管理中樞,其餘三個管理中心則為底特律、巴西以及可能中的亞洲。

  中國市場

  目 前,菲亞特在中國市場與廣汽集團建立了合資公司,未來,克萊斯勒在中國市場的整合或許將延續與廣汽集團的合作。菲亞特集團汽車公司執行副總裁Lorenzo Sistino在今 年上海車展上表示:“我們所堅持的就是,一定要與廣汽共同商議討論。我們本身擁有很多不同的品牌和平臺,如何利用這些資源需要認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