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納花卉園導遊詞***2***

  雞蛋花園

  雞蛋花從花色上分為紅、白、黃三種。紅雞蛋花為黃、白雞蛋花的原種,黃、白雞蛋花為紅雞蛋花的變種。

  花色素雅,花瓣外白內黃,恰似雞蛋煮熟後切為兩半,因此得名雞蛋花,又名雞卵花、蛋黃花。因由緬甸、印度傳人我國,故也稱緬梔子、印度素馨。

  雞蛋花是寮國的國花,寮國叫“佔巴花”。在夏威夷,人們喜歡將其串成花環,作為節日佩帶的飾物,成為夏威夷節日的象徵。

  在西雙版納傣族村寨的佛廟寺院內均有種植,傣家少女喜歡戴在髮髻上,象徵少女的純潔、美麗和高雅。

  雞蛋花葯用可以治肺炎、肝炎、消化不良、急性支氣管炎、痢疾、腸炎、感冒發熱,還可以預防中暑。

  葉子花園

  葉子花是紫茉莉科植物,原產於南美洲地區,本屬有18個種,特別經我園園藝工作者的精心培育後,現有三十多個品種在本園終年爭奇鬥豔,異彩紛呈。它五彩繽紛,使眾多遊客流連忘返。

  我們看到的這個鮮豔的部分不是花,而是苞片,裡面這個小白點才是真正的花,這些鮮豔的苞片只用來招蜂引蝶。

  科技陳列館

  這裡主要展示花卉園的上級主管單位——“雲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50年來的科技成果和花卉園的前身——“熱帶作物標本園”多年來承擔的不同歷史使命。主要以圖片形式展示。

  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是本園的一個重要景點,以喬木、灌木、草本相間搭配而成。它包括熱帶水果、經濟林木及各種熱帶花卉,各得其所,組成一個多層次的立體景觀,是熱帶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所造就的,雖由人作,宛自天成。

  熱帶水果種植園

  熱帶水果種植園佔地面積154畝,是西雙版納地區收集熱帶水果品種較齊全、數量較多的熱帶水果專類園,園內現已種植有各類熱帶特色優質水果34個種,200多個品種。

  這裡的水果有菠蘿蜜、尖蜜拉、澳洲堅果、龍眼、荔枝、番木瓜、炮彈果、柚子、蓮霧、火龍果、羊奶果、青棗、番石榴、油梨、蛋黃果、人心果、神祕果、楊桃、酸角、木瓜榕、檳榔青等。

  這是菠蘿蜜,與桑葉是一個家族的。大家看它的果不是結在枝條上而是結在了主幹上,這是因為它的果太大了,是西雙版納最大的果,最重可達20公斤,細枝條肯定承受不了它的壓力,所以就結在了主幹上,這也是植物自身的調節作用。

  這是柚子,又名大泡果,原產於中國,是我國南方主要果樹之一,象徵親人團圓、生活美滿。果實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糖分和鈣、鐵、磷等人體必須的營養成分,性寒,具有潤肺、理氣、開胃、補血降壓、消食解酒的功效。柚子外果皮厚,耐貯藏,素有“水果天然罐頭”的美譽。

  這是蓮霧,俗稱洋蒲桃,原產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號稱“水果皇帝”。因其外形像一個倒掛的鈴鐺,放在地上像個蓮臺,故得名“蓮霧”。果實富含食物纖維、糖、礦物元素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含水分特高,以鮮食為主,也可進行加工。

  這是火龍果,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地區,因外型猶如燃燒著的一團火而得名。是一種低熱量、低脂肪、高纖維素的水果,還具有一定的食療保健功能。

  這是油梨,是一種集果、糧、油為一體的熱帶水果,高脂肪、低糖分,最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這是澳洲堅果,又叫夏威夷果,被稱為“堅果之王”。夏威夷人誇它是“神賜的最完美的堅果”。澳洲堅果含油量達60%~80%,還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焙炒以後香脆可口,在國際上很有名氣,在雲南熱區種植面積達5萬畝。澳洲堅果是一種營養價值和商品價格都比較高的新型樹種,而且比熱區其他經濟作物更容易種植,是雲南省十八項生物工程之一。

  今天的遊覽已經告一段落,大家可以到那邊參觀割膠表演,瞭解一下我們日常所用的橡膠製品是怎樣採集原料的。

  割膠

  橡膠被稱為工業的四大原料之一,是工業生產和國防建設的重要物資。由於橡膠有很強的彈性、良好的絕緣性、堅韌的耐磨性、耐曲折性和氣密性,所以用途極為廣泛。據統計,世界上橡膠製品已有7萬多種。

  橡膠有天然橡膠和人工合成橡膠兩類,天然橡膠有人工合成橡膠不可代替的潮溼路面抗滑性、高溫條件下的耐磨性、抗裂性等,所以天然橡膠的生產相當重要。世界上能產膠的植物有200多種,三葉橡膠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自從在東南亞引種栽培成功後,其產量已佔天然橡膠總產量的99%以上。

  天然橡膠的主要來源是橡膠樹皮分泌出的汁液。一般情況下,膠樹定植後5~6年即可開割,就一塊地來說,要開割率達到50%才能開割。割膠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少損耗樹皮,如果耗皮量太大,樹皮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恢復再生,將會影響生產。

  乳膠主要主要貯藏在黃皮***黃皮約佔樹皮厚的1/5***的乳管內,乳管的方向是自左下向右上傾斜生長,為了在有限的樹皮內多產乳膠,多割斷乳管是方法之一,所以割口方向應該是從左上向右下進行傾斜,一般情況傾斜度在22~30度之間。

  一天中割膠的時間不同,膠產量也不同,凌晨4點產膠量最多,這與膠樹的生物週期密切相關。割膠要講究一定的技術要領,要求拿刀穩、接刀準、行刀輕、割膠快,達到深度均勻、接刀均勻、切刀厚薄和長短均勻。

  希望美麗的花卉園能給你留下難忘的回憶。

  雲南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導遊考試閱讀材料——橡膠

  大戟科橡膠樹屬高大喬木。又名巴西橡膠樹、三葉橡膠樹,俗稱膠樹。所分泌膠乳的加工品橡膠,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在已知的產膠植物中以橡膠樹的產膠量最高,質量最好。樹的經濟壽命可達30年左右。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天然橡膠,絕大部分由橡膠樹生產。

  橡膠樹原產於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當地人民早已認識到橡膠有彈性和防水功能。1493年哥倫布曾見海地的印第安兒童玩橡皮球。1736年法國人德·拉·孔達米納第一次將橡膠品帶去歐洲。但在較長時期內橡膠主要只被用於擦掉鉛筆寫的錯字,其英文名rubber,即有磨擦工具之意。1839年美國C.古德伊爾發明硫化橡膠法,1888年英國人J.B.鄧洛普發明汽胎,1895年開始生產汽車輪胎。此後工業上對橡膠的需求量劇增,才促進了對野生橡膠樹的大規模引種馴化。在此之前,英國人H.A.威克姆曾於1876年從巴西塔帕若斯河左岸的波姆附近地區***海拔70~90米***採集高產橡膠樹種子7萬粒,運回英國倫敦丘園播種,成苗2397株分別運往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以後在東南亞栽培的橡膠樹絕大部分是這批樹種的後代。1897年新加坡植物園主任H.N.裡德利改進了割膠方法,1915年荷蘭人黑爾滕等在印度尼西亞發明膠苗芽接法,促進了橡膠栽培業在東南亞的迅速發展。

  橡膠樹只能在低緯度、低海拔的地區種植,北緯17。以北是種植橡膠的禁區。然而西雙版納位於北緯21。以北,就在所謂的植膠禁區內,在科技人員的艱苦努力下,橡膠樹種植成功,這是世界橡膠史上的一大奇蹟。

  中國試種橡膠樹始於20世紀初。1904.年雲南率先從新加坡引入膠苗8000株試種成功。以後臺灣、海南島、雷州半島等地也相繼引種。至1950年全國約有110萬株實生膠樹,其中有60萬株割膠,主要分佈在海南島。1952年海南島、湛江和雲南南部開始發展橡膠種植,廣西、福建南部和廣東汕頭地區也有少量栽培。此後又經30多年的努力,選育出多個抗風、耐寒品種,制訂了因地制宜的抗風防寒栽培措施,終於在北緯18。一24。地區大面積植膠成功。

  世界上現有37個植膠國家,大都分佈於南緯100至北緯150之間,植膠面積共約1.1億畝。1982年世界幹膠總產量達375萬噸,主要生產國家依次為:馬來西亞***151.66萬噸***、印度尼西亞***88萬噸***、泰國***55.22萬噸***、印度***16.59萬噸***、中國***15.26萬噸***、斯里蘭卡***12.52萬噸***等。中國的植膠區主要在海南省和雲南省西雙版納,西雙版納是我國第二大橡膠生產基地。

看過"版納花卉園導遊詞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