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小鳥

  說起世界上最小的鳥,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那就是蜂鳥。蜂鳥作為一種美麗而又奇特的鳥,因其在飛行時,震動翅膀發出嗡嗡的聲音而得名。下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吧!

  棲息環境

  蜂鳥居住的範圍十分廣闊,從高達4000米的安第斯山地一直到亞馬遜河的熱帶雨林,有的蜂鳥生活在乾旱的灌木叢林,也有蜂鳥生活在潮溼的沼澤地。 蜂鳥僅分佈於美洲,從南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到火地島,包括西印度群島都有它們的蹤跡。黑頦北蜂鳥是美國和加拿大的西部最常見的種類。只有紅喉北蜂鳥在北美洲東部繁衍,但是其他種類的蜂鳥的個別成員***"accidentals" in birding jargon***也可以在北美洲東部看到,有時是來自古巴或巴哈馬群島的遊民。

  生物起源

  蜂鳥的體型太小,骨架不易儲存成為化石,它的演化史至今仍是個謎。現在的蜂鳥大多生活在中南美洲,在南美洲曾發現100萬年前的蜂鳥的化石,因此科學家認為蜂鳥是源自更新世。然而在德國南部科學家卻發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蜂鳥化石,距今已有3000多萬年的歷史,由此可知,蜂鳥的祖先遠在漸新世的時候就已經出現。

  繁殖餵養

  雄鳥不參與築巢,由雌鳥單獨作巢,蜂鳥的巢是杯狀的織物,通常懸掛在樹枝上、洞穴裡、岩石表面或大型的樹葉上。蜂鳥一次產兩個非常小的白色的卵,但是與鳥的身材比起來還是比較大的。卵的孵化期通常為15-19天。

  蜂鳥喜歡有花植物***尤其是紅色花***,包括小蝦花,倒掛金鐘***又名吊鐘花***,釣鍾柳類的植物等。蜂鳥採食這些植物的花蜜。他們也是重要的傳粉者,特別是對那些長筒花來說。大多數蜂鳥也以昆蟲為食。

  蜂鳥會使用“奶瓶”,特別是紅色的奶瓶。合適的人工花蜜由一份蔗糖和四份水組成。蔗糖最容易在沸水中溶化,然後完全冷卻,再拿給蜂鳥。 除了白糖以外的其他事物,如蜂蜜,發酵太快,因此會傷到鳥。也有一些出售的蜂鳥食品,但是通常含有不需要的紅色色素,有報道稱色素會使蜂鳥中毒。用紅色的花形器具就會有很好的招引效果。那些出售的蜂鳥食品也包含少量的營養物,但是蜂鳥顯然通過捕食的昆蟲來獲取營養,所以營養物也是不需要的。因此白糖和水可以做成最佳的花蜜 。

  蜂鳥的“奶瓶”應每週清洗和更換糖水,如果氣候暖和的話,要更頻繁些。 最少一個月更換一次,或發現黑色黴菌出現時必須更換,“奶瓶”應在氯漂白粉溶液中浸泡。蜂鳥不願意使用肥皂清洗過的“奶瓶”,它們不喜歡肥皂的氣味。

  蜂鳥有時會誤入車庫並被困住。因為它們將懸掛的門閂手柄***通常為紅色***誤以為是花朵,雖然有時蜂鳥也會被不含任何紅色的圍欄所困住。一旦被困在裡面,蜂鳥可能無法逃脫,因為它們在遇到威脅或被困住的時候本能反應是向上飛。這將威脅到蜂鳥的生命,它們會因為體力耗盡而在短時間內死亡,可能短於一個小時。如果蜂鳥被困在裡面,它可以輕易地被抓住並釋放到室外。被抓在手中時它會保持安靜直到被釋放。

  分佈地域

  蜂鳥只在美洲有發現,從南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到火地島,包括西印度群島。黑頦北蜂鳥是美國和加拿大的西部最常見的種類。只有紅喉北蜂鳥在北美洲東部繁衍,但是其他種類的蜂鳥的個別成員***"accidentals" in birding jargon***也可以在北美洲東部看到,有時是來自古巴或巴哈馬群島的遊民。

  蜂鳥在中國全境沒有分佈,有些大型的天蛾***如蜂鳥鷹蛾***在白天活動取食花蜜時會被誤認為是蜂鳥。在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標本室裡有蜂鳥的標本,是一位美國傳教士在20世紀初帶到輔仁大學***後併入師大***,全部為隨假剝製標本。經過近百年的陳放,但標本儲存得很完好,依然可以見到羽毛的亮彩。

  特殊技能

  儘管蜂鳥的大腦最多隻有一粒米大小,但它們的記憶能力卻相當驚人。來自英國和加拿大的科研人員最近發現,蜂鳥不但能記住自己剛剛吃過的食物種類,甚至還能記住自己大約在什麼時候吃的東西,因此可以輕鬆地吃那些還沒有被自己“品嚐”的東西。

  路透社報道,自然界中的蜂鳥都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它們不但能清楚記住自己曾採過哪些鮮花的蜜,甚至能判斷光顧這些花朵的“大概時間”,進而根據不同植物的重新分泌花蜜的規律來尋找新的食物。這樣,當蜂鳥再次出動的時候,就能做到不去“騷擾”那些花蜜已經被自己採空的植物了。研究人員指出,這些驚人的舉動讓蜂鳥成為唯一一種能記住“吃東西地點和時間”的野生動物。此前,科學家認為,只有人類才會具有類似的判斷能力。

  據悉,這種加拿大蜂鳥每年冬天都要從寒冷的落基山脈飛行數千公里抵達溫暖的墨西哥地區越冬,等到了來年春天,它們還要再次千里迢迢地返回落基山繁育後代。科學家因此推測,蜂鳥擁有驚人記憶力的原因是,由於自身個體太小,年復一年的長途跋涉又需要很長時間,它們不能將寶貴的時間花費在尋找食物的工作上。研究人員宣稱,小小的蜂鳥最多能分清楚八種不同類別鮮花的花蜜分泌規律。上述成果發表在一本名為“Current Biology”的生物學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