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殼上市有哪些利弊

  買殼上市的利弊

  一般來說,買殼上市是民營企業在直接上市無望下的無奈選擇。與直接上市相比,在融資規模和上市成本上,買殼上市都有明顯的差距。所以,買殼上市為企業帶來的利益和直接上市其實是相同的,只是由於成本較高、收益又較低,打了一個折扣而已。上市的收益主要有資金和形象兩方面。

  目前企業考慮更多的倒應該是買殼上市的弊。一是成本,二是收益。即成本收益比能否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買殼上市的成本總體上是逐年上升趨勢。1997年每起買殼上市案例的平均成本為6000萬元,1998年上升為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深滬股市已經有上百起買殼上市案例,但是成功率並不高。買殼上市獲取收益的主要途徑是配股融資。當然也不排除主要通過二級市場炒作獲取收益的情況,但是由於很難統計這種現象,而且本文的閱讀物件是那些考慮將買殼上市作為長期投資的企業家,所以評價買殼上市是否成功的主要標準是效益能否得到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