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蠅草怎麼養

  很多食蟲植物初級愛好者,面對捕蠅草怎麼樣,捕蠅草怎麼種植的問題很是茫然,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捕蠅草的介紹:

  捕蠅草***Catchfly***屬於維管植物的一種,是很受歡迎的食蟲植物,擁有完整的根、莖、葉、花朵和種子。它的葉片是最主要並且明顯的部位,擁有捕食昆蟲的功能,外觀明顯的刺毛和紅色的無柄腺部位,樣貌好似張牙利爪的血盆大口。盆栽可適用於向陽窗臺和陽臺觀賞,也可專做栽植槽培養;捕蠅草被譽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

  捕蠅草***學名:Dionaea muscipula*** 屬茅膏菜科,捕蠅草屬。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北美洲東南部,在美國北卡羅納州首先發現。我國近幾年有引種栽培。為稀奇的觀葉植物。

  據說因為葉片邊緣會有規則狀的刺毛,那種感覺就像維納斯的睫毛一般,所以英文名稱為Venus Flytrap,意思是“維納斯的捕蠅陷阱”。

  中文及日文對捕蠅草還有“蒼蠅的地獄”***ハエジゴク***這個別名。其主要特徵就是能夠很迅速的關閉葉片捕食昆蟲,這是一種和其遠親豬籠草一樣的食肉植物之一,在茅膏菜科捕蠅草屬中僅此一種。

  捕蠅草***Venus flytrap***屬於維管植物的一種,是很受歡迎的食蟲植物,擁有完整的根、莖、葉、花朵和種子。它的葉片是最主要並且明顯的部位,擁有捕食昆蟲的功能,外觀有明顯的刺毛和紅色的無柄腺部位,樣貌好似張牙利爪的血盆大口。盆栽可適用於向陽窗臺和陽臺觀賞,也可專做栽植槽培養,捕蠅草被譽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

  :

  種植要求

  光照:沼澤生植物,原生環境沒有高大植物遮蔭,喜陽光。家庭栽培時,春、 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南方夏季應加50%遮蔭或置於室內向陽窗臺上即可。或用植物補光燈***紅藍比2:1***在距植物15-30cm的上方進行人工光照栽培,照射時間為4小時/天。

  水分:儘量使用純淨水、雨水等軟水***中國南方地區可以使用自來水***。以盆浸法***香港、臺灣地區稱之為“腰水”法***營造一個類似原生地的小環境,具體做法是:將捕蠅草的盆放置於托盤或玻璃缸內,注水至1-2cm深,並定期補水。***注意:夏天腰水容易爛根***

  溼度:大於50%,捕蠅草的原生環境算是沼澤型的草原,溼度相對較高,若能以大水盤來做腰水,附近的溼度會高一點,您也可以在盆子的表土上加層水苔,也是有助於空氣溼度的保持。

  基質:基質保持在ph3.5-5的酸性。無新增肥料的泥炭與珍珠岩2:1或純水苔,基質最好每年春天更換一次。

  溫度: 生長溫度15℃~35℃,適宜溫度:21~35℃,冬季如想讓其休眠,則須控制在5℃左右***0~8℃***。但根據多年的養護經驗,不經過休眠對來年的正常生長並沒有明顯的影響。

  餵食:請不要強迫他們吃過多的東西,它們會自己捕食。最多隻能在2片葉子上投喂節肢類動物***昆蟲、蜘蛛等***。它們的消化液很難消化牛肉、雞肉等人們日常食用的肉類中的脂肪。

  施肥:食蟲植物的根系極不耐鹽,直接將肥料施入基質中會導致植株的死亡,應葉面噴施低濃度液肥。如用市售的觀葉植物肥料,可按推薦濃度的1/5施用***1:5000***,生長季每2周噴施一次。

  捕蠅草的繁殖:

  有性繁殖法

  捕蠅草通過種子進行繁殖,屬於種子植物。捕蠅草可以自花授粉,但通常得進行人工授粉才確實會結果。不過,捕蠅草的人工授粉並不見得會成功,這是因為授粉的時機不對。

  捕蠅草的花開時,並非是雌、雄蕊都是同時成熟的。當花剛開時,其雄蕊已經成熟了,但雌蕊並未成熟,此時替它授粉是沒用的。捕蠅草的雌蕊通常比雄蕊慢一天成熟,故正確的做法是等花開的第二天後再進行授粉的工作。我們也可以觀察雌蕊的型態來判斷是否成熟。未成熟雌蕊末端的柱頭是圓的,成熟雌蕊末端的柱頭會裂開,像綿絮狀;只有成熟的雌蕊才能成功授粉。

  若授粉成功,花會在1~2天內凋謝,而子房***雌蕊的基部***會膨大,再過數星期果實就能成熟。捕蠅草的種子呈黑色,水滴狀;一個果實通常含有十幾粒種子。種子的數量和植株本身的健康、大小有關,健壯的植株通常能結多一點種子。有時候授粉的方法正確,但種子還是結不出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捕蠅草不夠健壯,或是在開花期間沒有持續給予足夠的光照,此時就算成功授粉,也難以結出種子。

  捕蠅草的種子比較不耐儲存,因此最好在採收後儘早播種。有時候,若想做異株授粉,但要用來雜交的植株並沒有同時開花,此時可以先將花粉收集下來,放到冰箱中儲存,以延長花粉的壽命。

  由於開花對植物來說是一項耗費養分的活動,因此若沒有必要,就不要讓捕蠅草開花,特別是你希望種出很大株的捕蠅草時,其抽出的花莖要儘早剪掉,防止捕蠅草將養分消耗在開花上。由於捕蠅草在季節到了就會開花,有些衰弱的植株也會勉強開花,但為了保護植株,還是剪掉花莖。

  葉插法

  捕蠅草常用的繁殖法是葉插法,也就是將一段葉柄插到土中,便能長出新的植株。在春末到夏初,捕蠅草生長旺盛的季節,將捕蠅草從土中挖出來後,我們就可以見到其埋藏在土中白色瓣狀的葉柄。將捕蠅草的捕蟲夾連葉柄***像葉片的部分***,連同白色的葉柄基部一起剝下,再將這些葉柄放到栽培介質上,維持高溼度並給予明亮的光照,過數個星期後便會冒出新芽了。

  新芽形成的過程很慢,要有耐心去等。只要葉柄基部沒有變黑、腐爛,便要一直等下去。由於這一階段的葉柄已經沒有根了,因此溼度的保持便很重要,要讓潮溼的栽培介質能附著在葉柄上才能提供水分;此時的光照強度也很重要,需要明亮而充足的光線,但不能讓陽光直接照射,否則葉柄會太熱、乾掉。葉柄的年紀對於繁殖的成功率也有關,通常正值壯年的葉柄比較肥大,產生幼苗的機會最大;老葉和幼葉比較不會產生新芽。因此,在繁殖時,我們可以將捕蠅草外圍的一圈葉柄拿來使用,剩下的中心處還可以種回去;如果葉柄能帶有根,那成功的機會會更高。

  為了減少葉柄的折損,使用乾淨的栽培介質比較不會讓葉柄腐爛,因此建議使用水苔作為葉插時的栽培介質,等到小苗長出來再考慮移植到別的地方。

  分株法

  捕蠅草經常會長出側芽,只要側芽長得夠大,擁有完整的根,便可將其自母株分離開來,單獨栽培***但有一些人工栽培種全年很少有分株***。

  花芽法

  捕蠅草的花芽有時候會變成一棵植株!已經知道這種現象是因為溫差而引起的。假如日夜溫差很大,便會誘使捕蠅草的花芽轉變成為新的植株,此時可以將這棵小植株剪下來種到土中,便又是一株新的捕蠅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