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結棒的原因是什麼原因如何防治

  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在種植玉米時如果不結棒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很大,今天就來介紹一下玉米不結棒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下面一起來看一看吧!

  玉米不結棒的原因

  1、零星或線狀種植,使雌花授粉機率下降***玉米是同株異花作物,雄花在上,雌花在下,授粉距離較遠***。

  2、需水臨界期***抽雄前後一個月***遇乾旱。

  3、開花期遇35℃以上的持續高溫,造成花粉和花絲乾枯,不能完成授精。

  4、病蟲危害。

  5、種子原因。

  玉米不結棒的防治方法

  玉米抽穗結實期是管理的關鍵時期,管理好可大大增加產量,一般可採取以下管理措施,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灌溉排水。

  玉花抽穗開花期是全生育期需水最多的時期,這時葉面積最大,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旺盛,需水量大,對水份很敏感,這個時期如果缺水就會減產,有澆水條件的田塊要及時灌溉澆水。玉米抽穗成熟期若雨水較多,要做好清溝排水工作,以免受澇,使植株發黃早衰或病害的滋生,妨礙灌漿結實,籽粒不飽滿,禿塵度增大,產量降低。

  2、培土施肥

  中耕培土可以消除土壤板結,促進通氣增溫,有利於微生物活動,加速養分分解,促進根系的呼吸和吸收,抑制雜草和病蟲害,增強通風透光作用,改善和調節田間小氣候,既防早衰又利於早熟。

  3、摘除雄穗

  玉米隔行去雄是一項簡便易行的措施,隔行去雄就是在玉米雄穗剛露出頂葉的還未散粉的時候,隔一行或隔一株拔去一行或一株雄穗,使養分集中給果穗,避免雄穗空耗養分,可增加粒重,一般可增產6%-10%。去雄時間一般在大田已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玉米植株抽穗時,選在晴天上午9時至下午4時進行。單作玉米隔一行去一行,間套作玉米可隔行或隔株去雄,儘量去剛抽雄一、二天的雄穗,去劣株、蟲傷株。對於已完成授粉受精並已充分灌漿的玉米,可摘除雄穗,既可減少蚜蟲的危害又可增加籽粒的飽滿度。

  4、摘除無效果穗

  雜交玉米品種多數是單果穗品種,除植株上部果穗外,期第二、第三果穗發育遲,吐絲較晚,不能受精結實,是無效果穗,需消耗大量的養分可以除去。這樣就可以節省養分集中供給主穗,可使主穗果穗增大,不僅能增加粒重和玉米的品質,而且還促進早熟。

  抽穗結實期田間管理好,將為玉米的授粉結實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養根保葉,提高光合效率,防早衰、防空杆、防缺粒,增加粒重、粒數和有效穗數,最終達到豐產目標。

  玉米播種技術

  1、種子處理:經過陽光晒過的玉米種子,播種後吸水快,發芽早,出苗整齊,出苗率高,幼苗粗壯。

  2、浸種和拌種:清水浸種主要是供給水分,促進發芽。化學藥劑浸種主要有磷酸二氫鉀和微量元素,但浸種的濃度太高或浸種時間太長,種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發芽率。用農藥拌種可防治病蟲危害。種子包衣就是給種子裹上一層藥劑。包衣的種子播種後具有抗病、抗蟲以及促進生根發芽的能力,要針對當地病蟲害對症用藥。

  3、精心備墒:土壤墒情是影響種子出苗質量的關鍵。墒情好,土地平整,播種深淺容易一致,出苗整齊均勻。播前備墒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土壤水分的調整。在黃淮夏和套種夏玉米區,麥收後常出現季節性的乾旱而使玉米播種時墒情惡化;因此生產上常用澆麥黃水來補充底墒。

  4、合理密植:合理密度要考慮品種特性。其次,如土壤肥力、施肥量大而合理,適宜的密度就大。在易旱而無灌溉條件的地區,種植密度宜稀。

  5、播種量的計算:用種量***公斤***=播種密度×每穴粒數×粒重×面積。應重點發展玉米精播技術、提高播種質量。

  6、播種深度:播種深度一般以5~6cm為宜。在墒情較好的黏土,應適當淺播,以4~5cm為宜。疏鬆的砂質壤土,應適當深播,以6~8cm為宜。如土壤水分較大,不宜深播,土幹則應適當深播。

  7、播後鎮壓:播後覆土以後,要適當鎮壓,乾旱時要重鎮壓,而土壤水分過多時,不要鎮壓。

  8、適施種肥:適量施種肥可以供給幼苗育足的養分,促進苗期的生長和增強對乾旱、低溫、病害等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種肥包括少量的氮肥、磷肥、鉀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種肥使用要控制用量和將種肥隔離,以免燒苗。一般畝施5~8kg磷酸二銨,效果不錯。

  9、播後管理

  ①如果播後出現缺株少苗,但沒有明顯的缺行斷壟現象,可以在缺株的臨近株穴,在定苗的時候,留雙株來補足密度;也可在缺行斷壟嚴重的區域種植耐蔭性較強的作物如大豆、馬鈴薯等。如出苗只有一半,可播種間作作物。出苗不足一半時,建議毀種重播。

  ②玉米喜溫喜光。玉米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6~7℃,但發芽速度極為緩慢,易受土壤中細菌和真菌侵害而腐爛。有的地方為了避免伏旱影響和高溫季節帶來的授粉不良,在入春時過早播種,由於土溫低、季節性氣溫尚未穩定,從播種到出苗往往需要20天,其間如遇陰雨或寒潮,常造成出苗不齊或種子黴爛。玉米種子在10~12℃的溫度下發芽較快而且整齊,生產上把這一溫度作為開始播種的最低溫度指標。

  ③玉米幼苗抗低溫能力比生長後期強。遇0℃低溫不至於凍死,在-2~-3℃的短期低溫下,幼苗會受到損傷,若溫度回升快,管理及時,幼苗在幾天後即可恢復正常生長。若低溫條件持續長,幼苗就會凍死。玉米長出4~5片葉子時,仍能抵抗輕微霜凍,此後抗寒能力逐漸降低。低溫致使幼苗生長緩慢的原因是根的代謝減慢,當溫度降至4~5℃時,根系完全停止生長。在農業生產管理上,採取起壟播種來增加日照面積或採用地膜覆蓋提高土壤溫度,對促進根系發育有很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