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原因及治療

  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劇烈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正確區分一般咳嗽和咳嗽變異性哮喘,防止誤診。治療咳嗽應區分咳嗽型別,西藥、中藥皆可,但以食療為最佳。

  咳嗽是人體受外邪,試圖依靠自身力量將外邪宣發出去的方式,這是肺臟承擔的任務,靠的就是肺本身具有的宣發向上的能力。


咳嗽

  病因

  咳嗽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症狀,如咳嗽無痰或痰量很少為乾咳,常見於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的初期;急性驟然發生的咳嗽,多見於支氣管內異物;長期慢性咳嗽,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氣管病變擴散到鄰近的小支氣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劇烈的咳嗽可影響休息,還易消耗體力,並可引起肺泡壁彈性組織的破壞,誘發肺氣腫。

  咳嗽的形成和反覆發病,常是許多複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吸入物吸入物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前者如塵蟎、花粉、真菌、動物毛屑等;非特異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職業性咳嗽的特異性吸入物如甲苯二異氰酸酯、鄰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黴素、蛋白酶、澱粉酶、蠶絲、動物皮屑或排洩物等,此外,非特異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2.感染咳嗽的形成和發作與反覆呼吸道感染有關。在咳嗽患者中,可存在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的特異性IgE,如果吸入相應的抗原則可激發咳嗽。在病毒感染後,可直接損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應性增高。有學者認為病毒感染所產生的干擾素、IL-1使嗜鹼性粒細胞釋放的組胺增多。在乳兒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後,表現咳嗽症狀者也甚多。由於寄生蟲如蛔蟲、鉤蟲引起的咳嗽,在農村仍可見到。

  3.食物由於飲食關係而引起咳嗽發作的現象在咳嗽病人中常可見到,尤其是嬰幼兒容易對食物過敏,但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引起過敏最常見的食物是魚類、蝦蟹、蛋類、牛奶等。

  4.氣候改變當氣溫、溫度、氣壓和***或***空氣中離子等改變時可誘發咳嗽,故在寒冷季節或秋冬氣候轉變時較多發病。

  5.精神因素病人情緒激動、緊張不安、怨怒等,都會促使咳嗽發作,一般認為它是通過大腦皮層和迷走神經反射或過度換氣所致。

  6.運動約有70%~80%的咳嗽患者在劇烈運動後誘發咳嗽,稱為運動誘發性咳嗽,或稱運動性咳嗽。臨床表現有咳嗽、胸悶、氣急、喘鳴,聽診可聞及哮鳴音。有些病人運動後雖無典型的哮喘表現,但運動前後的肺功能測定能發現有支氣管痙攣。

  7.咳嗽與藥物有些藥物可引起咳嗽發作,如心得安等因阻斷β2-腎上腺素能受體而引起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