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孩為什麼更容易感冒

  尤其你到了冬季,不少小孩更是容易感冒,而冬季小孩又為什麼那麼容易感冒呢?冬天小孩感冒該吃什麼才能增加抵抗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冬天小孩更容易感冒的原因

  冬天是流感高發的季節,而隨著夏天的到來,病毒性流行性感冒也不常見了。研究人員試圖瞭解為什麼感冒容易在冬天傳播,以找到簡單的方法阻止病毒的傳播。

  之前的理論專注於人類的行為。譬如,冬天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呆在室內,這意味著我們更加接近那些攜帶有病毒的人。比起騎車或步行,在寒冷的冬季我們更願意乘公眾交通工具,被各種咳嗽和噴嚏環繞,感冒如此容易在人群中傳播。

  另一種流行的觀點與生理學有關:寒冷的天氣降低了身體的防禦能力。冬天日照時間較短,沒有充足的陽光,我們吸收較少的維生素D,而維生素D能夠幫助我們增強抵抗力。當我們呼吸寒冷的空氣時,為了防止熱量的流失,鼻子裡的血管會收縮。這會導致白細胞無法到達鼻黏膜,無法殺死我們吸進去的病毒,讓這些病毒肆無忌憚地進入我們的身體。

  然而,並沒有這麼簡單。病毒在傳播的過程中還有其他因素髮揮作用。原因可能出在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上。根據熱力學原理,冷空氣達到“露點”的時候攜帶的水蒸氣較少,在這之後它會化作雨降下來。所以當天氣變得多雨時,空氣本身變得乾燥缺少水分。過去幾年的研究表明,乾燥的環境為流感病毒的繁殖提供了完美的環境。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實驗找出流感病毒在一群動物之間傳播的方法。在潮溼的環境中,這種傳染性疾病不斷掙扎想要佔有統治地位,而在乾燥的環境中時,它就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對比30年來的氣候記錄和健康記錄,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Jeffrey Shaman和他的同事發現,當空氣溼度下降時,感冒的流行趨勢也隨著下降。

  我們常常認為潮溼的環境讓人生病。但是要了解其中的奧祕,你就需要知道我們咳嗽和打噴嚏時的動力學原理。任何時候,當我們感受到寒冷時,我們就會驅趕鼻子和口腔中的小微粒。在潮溼的環境中,這些微粒仍會保持相當大的體積,之後掉落到地上。但在乾燥的空氣中,它們會碎成小顆粒,並且在空氣中停留幾個小時或幾天。結果就是,一到冬天你就會吸進許多來自周圍人死掉的細胞、病毒和黏液。

  是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對病毒來說似乎是有毒的,潮溼的空氣會使病毒表面變形。相反,在乾燥的空氣中,病毒會圍繞在我們身邊並且保持活躍好幾個小時,直到被吸入或被吞下,它們會臨時借住在你喉嚨裡的細胞中。

  冬天小孩增加抵抗力的方法

  合理飲食

  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合理的飲食能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應根據兒童生長髮育的需要,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蛋魚及肉類,均衡營養,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機體抵抗力下降,適量補充水分,防止呼吸道乾燥,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保護面板

  季寒冷乾燥,兒童面板中的水分散失較多,皮脂腺分泌較少,面板容易出現乾裂發癢,要讓幼兒多吃蔬菜、水果,多喝開水,並常用熱水洗手、腳、臉,再適當搽點護膚霜。

  堅持戶外

  活動堅持做戶外活動,天氣冷可選擇太陽光充足、風較小的時候,讓孩子在大自然中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可提高體質。冬季地面溫度很低,小孩坐在上面,體內的熱量就會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瀉。

  減少病源感染機會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家長應儘量避免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如電影院、聚會場所、大商場等。注意督促好小兒的手不要亂碰髒東西,及要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

  注意保暖

  冬日寒潮多,氣溫變化大,幼兒易著涼、感冒、常會引起許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腎炎,因此冬季要給幼兒保暖,避免著涼。特別是在兒童玩耍出汗以後,要及時擦乾,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注意節制飲食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適當地讓孩子“餓肚子”,可以防止孩子食積便祕。冬季本來就乾燥,導致兒童的身體水分容易散失,假如在遇到積食的情況,就會影響小孩的腸胃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