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預防胃潰瘍方法

  別以為胃潰瘍是那些喝酒成年男性的專屬,家長不注意細節,也容易造成孩子胃潰瘍。因此小編為你準備了,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潰瘍病正盯上孩子

  消化道潰瘍是成年人的常見病,近幾年來大量的臨床醫學資料表明,兒童潰瘍病也很常見,而且呈上升的趨勢。據統計,國外兒童潰瘍病的發病率約為12%,在發展中國家,每100名兒童中就有5名患潰瘍病,我國部分地區兒童潰瘍病高達7%左右。北京兒童醫院對297例長期腹痛患兒的胃鏡檢查,發現消化性潰瘍74例。兒童潰瘍病已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疾病。

  孩子“胃何脆弱”?

  兒童潰瘍病增多的趨勢,主要原因有——

  ◆飲食不當

  現在的孩子大多有吃零食、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吃飯不能定時定量,使胃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久而久之患上了胃病;還有的孩子不吃早餐,中午回家已飢腸轆轆,吃飯狼吞虎嚥,食物嚼不爛,也給胃增加了很大負擔,時間一長,就出現了腹痛、厭食、消瘦等潰瘍病症狀;另外,孩子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對病菌的抵抗力差,現在一些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小食品流入市場,孩子大量食用後,也會導致胃潰瘍。

  ◆精神緊張

  精神緊張在兒童潰瘍病的發病上起重要作用。如兒童學習負擔過重,心理壓力大,考試緊張不安,情緒經常波動,都容易造成胃腸功能紊亂而誘發潰瘍病。

  ◆濫用藥物

  孩子稍有點感冒,馬上給孩子服用感冒藥、退熱藥,甚至中西藥物雙管齊下。其實,許多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對胃黏膜有較強的腐蝕作用。

  ◆幽門螺桿菌感染

  學者們早已認識到,幽門螺桿菌消化道感染與消化道潰瘍的發病關係密切,若家中成員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不分碗筷也會傳染給孩子。

  以下症狀及時就醫

  由於家長缺乏兒童潰瘍病相關知識,常將孩子的腹痛當作蛔蟲、消化不良或胃腸炎,從而使患兒長時間得不到正確診治。因此提醒家長,當你的孩子出現食慾差、嘔吐、進食後啼哭、腹脹、生長髮育遲緩,或者有嘔血、黑便等症狀時,應儘早帶孩子就醫。

  牢記孩子護胃細節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儘量做到定時定量,不要隨便給孩子吃過多的零食或飲過多酸性飲料,少吃辛辣、過涼及刺激性食物,尤其要少吃炸雞、冰可樂、巧克力等刺激性食品,以免傷害孩子腸胃。

  小兒處在生長髮育階段,各個臟腑尚未發育完善,如果對生冷飲食、油膩食物沒有節制,胃腸得不到休息,形成積滯,日久便會出現厭食、消化不良、大便異常,從而誘發潰瘍病。

  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現代醫學證明,幽門螺桿菌可通過口對口傳染,所以對兒童應採取分餐制,減少家長把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孩子的機會。孩子最好與家人分餐,以防止交叉感染。

  避免精神刺激。就餐時應有寬鬆的環境,愉快的氣氛,精力集中,細嚼慢嚥,家長切忌利用吃飯時間訓斥孩子,以減少不良的精神刺激。

  如能做到以上幾點,兒童潰瘍病就會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