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肌無力病的意思概念介紹治療方法

  肌無力病是神經肌肉傳遞障礙所導致的一種慢性疾病。那麼你對肌無力病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麼是肌無力病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什麼是肌無力病

  肌無力病是神經肌肉傳遞障礙所導致的一種慢性疾病。臨床特徵為受累的骨路肌肉極易疲勞,經休息和使用抗膽鹼酯酶藥物治療後部分恢復。該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任何年齡均可罹病,但以10~35歲最多見,亦有中年以上發病者。

  肌無力病發病原因

  近年來根據超微結構的研究發現,肌無力主要是突觸後膜乙醯膽鹼受體***AChR***發生的病變所致。 很多臨床現象也提示此病和免疫機制紊亂有關。 肌無力病是一種影響神經肌肉接頭傳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確切的發病機理目前仍不明確,但是有關該病的研究還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關肌無力與胸腺的關係,以及乙醯膽鹼受體抗體在肌無力中的作用,且大量的研究發現,肌無力患者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後膜上的乙醯膽鹼受體***AchR***數目減少,受體部位存在抗AchR抗體,且突觸後膜上有IgG和C3複合物的沉積。  並且證明,血清中的抗AchR抗體的增高和突觸後膜上的沉積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數目的減少,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而胸腺是AchR抗體產生的主要場所,因此,本病的發生一般與胸腺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調節人體AchR,使之數目增多,化解突觸後膜上的沉積,抑制抗AchR抗體的產生是治癒本病的關鍵。

  肌無力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這類疾病的特點之一就是病程呈慢性遷延性,緩解與惡化交替,大多數病人經過治療可以達到臨床痊癒。

  肌無力病臨床表現

  肌無力病是一種病程長且難治的疾病,它不但給患者帶來身體與心理上的痛苦,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 臨床上會出現眼瞼下垂、複視、斜視,表情肌和咀嚼肌無力,還會引起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氣等表現,延髓肌無力則出現語言不力、伸舌不靈、進食困難、飲食嗆咳等。本病的病因是全身性的,但影響的肌肉因有所側重就會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

  肌無力病具體的臨床表現:

  肌無力病在各種年齡組均可發生、但多在15-35歲,男女性別比約1:2.5。起病急緩不一,多隱襲,主要表現為骨骼肌異常,易於疲勞,往往晨起時肌力較好,到下午或傍晚症狀加重,大部分患者累及眼外肌,以提上瞼肌最易受累及,隨著病情發展可累及更多眼外肌,出出複視,最後眼球可固定,眼內肌一般不受累。

  此外延髓支配肌、頸肌、肩胛帶肌、軀幹肌及上下肢諸肌均可累及,講話過久,聲音逐漸低沉,構音不清而帶鼻音,由於下頜、軟鄂及吞嚥肌、肋間肌等無力,則可影響咀嚼及吞嚥功能甚至呼吸困難。

  肌無力病的症狀的暫時減輕、緩解、復發及惡化常交替出現而構成本病的重要物徵。根據受累肌肉範圍和程度不同,一般分為眼肌型、延髓肌受累型及全身型。

  也有極少數暴發型起病迅速,在數天至數週內即可發生延髓肌無力和呼吸困難,各型之間可以合併存在或相互轉變。兒童型重症肌無力指新生兒至青春期發病者,除個別為全身型外,大多侷限為眼外肌。

  肌無力病的治療方法

  一:藥物治療

  如今,治療重症肌無力的藥物很多,如免疫抑制方法、皮質類固醇激素等藥物。通過服用以上藥物治療,雖然可以短暫地緩解病情,但長期用藥會促使體內乙醯膽鹼受體的破球壞,從而使疾病更加頑固難愈,而且有的患者會因服用新斯的明等藥物過量而出現膽鹼能危象。由於長時間服藥,能夠使患者出現各種併發症,希望患者能夠慎重選擇。

  二:手術療法

  長時間以來,手術治療方法通常會被認為是西醫治療的主要手段,但並不是全部做手術的患者都有效。臨床上,做過胸腺手術的患者,有百分之五十左右能在手術後病情有所好轉,但均沒有長期療效。

  三:血漿交換法

  通常情況下,針對於重症患者可以使用血槳交換法,不過所需的治療時間短,一般只能維持一週至兩週左右,故也不是治療該疾病的有效療法。

肌無力病的治療方法“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