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時為什麼門後要放甘蔗呢
春節,寓意新的開始,除了吃湯圓,還有一個習俗,就是門後方甘蔗,你們知道嗎?為什麼門後要放甘蔗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春節時門後為什麼要放甘蔗: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
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
春節民謠知多少
有民謠記曰:"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捏造鼻兒***餃子***;大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這首民謠是春節活動大事記,中原人民置辦年貨的活動也按照這個約定俗成的習慣進行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寫對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兒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正月初一是怎麼來的?
公元前2000多年前,舜即天子位,率眾部下祭拜天地。從此那一天就做為歲首,定為正月初一。就是新年的來歷。古時春節稱為元旦,元的意思為頭,即開始。這一天是一年頭一天,春季頭一天,正月頭一天,所以稱"三元"。又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稱"三朝";同時還稱三朔、三始等。
- 春節時為什麼門後要放甘蔗呢
- 醫生夢想優秀演講稿
- 黃豆排骨湯的不同做法
- 應聘護士的自我介紹範文
- 提高英語聽力的體會
- 高二學生期末通知書老師評語
- 月光手帕中考閱讀題答案_月光手帕閱讀答案
- 腰椎疼什麼原因
- 歌頌祖國的文章_慶十一歌頌祖國文章
- 筆記本鎖屏後無法喚醒只能強制關機怎麼辦
- 成功需要堅持議論文優秀作文
- 印度教的神_印度教信奉什麼神
- 有關幼兒的自我介紹範文
- 小學慶六一活動主持詞
- 優秀的篆書字型書法作品圖片
- 歐洲創意甜品店面裝修圖片
- 中學學校領導新年致辭
- 惠普筆記本卡屏宕機怎麼辦
- 有關三國太史慈的故事
- 建材產品銷售協議書範本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