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學生創業的風險分析

  現在由於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也越來越難,社會上鼓勵大學生創業,但是大學生創業是有很大的風險的。為此,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歡迎參閱。

  篇一

  大學生創業的行業選擇與市場風險分析?

  對大學生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以及個人的理想志願,做一次全面充分的分析,以便對自己將來的事業發展有一個準確且合理的定位。

  不難發現,如今一些畢業生在選擇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外因方面來看,一方面,很多用人單位急需專業對口的高層次人才,但由於資訊溝通渠道不暢,掌握不準確,不知如何去招;另一方面,教育改革步伐的相對緩慢與社會需求的快速變化之間也存在矛盾,課堂學習的書本知識相對滯後,這也要求我們的學習要做到與時俱進。從內因方面來看,畢業生對職業的自我定位存在一定的問題。

  職業定位對一個人的成功至關重要,更是應屆畢業生走出校門前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職業選擇與生涯規劃》教材主編之一、開封大學宣傳部部長趙海勝老師認為,大學生擇業前要先了解自己的“職業適應性”——對自身素質進行一次徹底的瞭解和評價,對自己或單位存在從眾心理,或不願意從底層做起,或把薪水的高低、單位是否知名等作為擇業的唯一標準,卻很少關注自己在單位的發展潛力。

  我們如果進一步將眼光投向一些大學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的表現,就會發現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如不珍惜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承受能力差,期望值極高,對於涉及一生髮展問題的工作變換***如“跳槽”***的決定總是很輕易作出,抗挫折能力差,怕吃苦,缺乏長遠打算等。我們對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可以使學生儘快樹立明確的職業目標追求,在就業崗位的選擇上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成功率。談及編寫教材的初衷,趙海勝老師如是說,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種種“攔路虎”,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是缺乏啟動資金。

  除了家庭資助,絕大部分創業大學生沒有其它經濟來源。目前,也有一部分

  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積攢下來部分資金,但創業初期的花銷,經常會遠遠超支。 二是缺乏市場經營經驗。

  大學生有激情、有抱負,但在實戰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的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紙上談兵”而敗北。

  三是心理承受能力弱。

  從小學到大學,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相對風平浪靜少有挫折,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學生創業者們也普遍比較脆弱。其實無論何種創業都會有風險,創業的同時即應該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和失敗,能夠經得起市場的錘鍊。

  篇二

  1、有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

  大學生創業必須制訂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的創業計劃書,即可行性報告,主要回答你所

  選的專案能否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如何賺錢以及所需條件等。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建立在現實、有效的市場調查基礎上,不能憑空想象,主觀判斷。根據計劃書的分析,我們再要制定出企業目標並將目標分解成各階段的分目標,同時訂出詳細的工作步驟。 2、要有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

  資金如同企業的糧食,要保證企業每天有飯吃,不能餓肚子,就要制定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在企業剛啟動時,一定要做好3個月以上或到預測盈利期之的資金準備。

  但開業後由於各種情況會發生變化,比如銷售不暢、人員增加、費用增加等等,因此要隨時調整資金運作計劃。而且,由於企業資金運作中有收入和支出,始終處於動態之中,創業者還要懂得一些必要的財務知識。

  3、為自己營造一個好的氛圍

  大學生創業由於缺少社會經驗和商業經驗,如果把自己獨立放到整體商業社會,往往會難以把握。這時可以先給自己營造一個小的商業氛圍,進入行業協會是比較有效的一條途徑。創業者可以藉助行業協會了解行業資訊,結識行業夥伴,建立廣泛合作,促成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創業者可選擇一個能提供有效配套服務的創業***工業***園區落戶,藉助其提供的優惠政策、財務管理、營銷支援等服務,使企業穩定發展。另外,還可以找一個經驗豐富的企業管理諮詢師做企業顧問,並學會藉助各種資源,學會和各方面的人合作,千方百計給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商業氛圍,這對創業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4、從親歷親為到建立團隊

  企業不是想出來的,是幹出來的。大學生有文化、頭腦靈、點子多,但在創業的初期,受資金的限制,在沒有形成運作團隊之前,方方面面的事情必需自己去做。只有明確目標不斷行動,才能最終實現目標。在做事的過程中,要分清主次輕重,抓住關鍵重要的事情先做。每天解決一件關鍵的事情,比做十件次要的事情會更有效。當企業立了足,並有了資金後,就應該建立一個團隊。創業者應從自己親歷親為,轉變為發揮團隊中每一個人的作用,把合適的工作交給合適的人去做。一旦形成了一個高效穩定的團隊,企業就會跨上一個臺階,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

  5、盈利是做企業最終的目標

  做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盈利,因此無論是制定可行性報告、工作計劃還是活動方案,都應該明確如何去盈利。大學生思維活躍,會有許多好的點子,但這些好的點子要使他有商業價值,必須找到盈利點。企業的盈利來源於找準你的使用者,因此,企業要時刻了解你的最終使用客戶是誰,他們有什麼需求和想法,並儘量使之得到滿足。

  6、失敗是邁向成功的階梯

  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失敗是難免的,失敗了不氣餒,調整方案,換個方式和方法繼續前進,永遠不要停止前進的腳步。對於創業者來說這很重要!看看我們身邊一些成功的企業,特別是網路時代的英雄們,有幾個是按他們創辦初期的想法賺到錢的,他們大都經歷過一個“死而復生”的過程,堅持就是勝利,唯有堅持才使他們成為今天的網路英雄。我們應該明白,失敗並不可怕,它是企業邁向成功的階梯。

  篇三

  如果說創業是無數人心中美麗、神聖的夢,那麼人們通常忽略了黎明到來前的劇烈陣痛,以及創業之路的艱辛和障礙。大學生創業,風險究竟有多大?什麼樣的創業之路才是適合大學生的創業之路呢?我們請洪向陽先生為大家支招。

  洪向陽指出,創業者要認真分析自己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這些風險中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極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這些風險出現,你應該如何應對和化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最大的損失可能有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並渡過難關。

  洪向陽指出,大學生創業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

  管理風險

  創業失敗者,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問題,其中包括:決策隨意、資訊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當、忽視創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風、意志薄弱等等。特別是大學生知識單一、經驗不足、資金實力和心理素質明顯不足,更會增加在管理上的風險。

  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在創業初期會一直伴隨在創業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創辦企業是創業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企業創辦起來後,就必須考慮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援企業的日常運作。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如果連續幾個月入不敷出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導致企業的現金流中斷,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威脅。相當多的企業會在創辦初期因資金緊缺而嚴重影響業務的拓展,甚至錯失商機而不得不關門大吉。

  競爭風險

  尋找藍海是創業的良好開端,但並非所有的新創企業都能找到藍海。更何況,藍海也只是暫時的,所以,競爭是必然的。如何面對競爭是每個企業都要隨時考慮的事,而對新創企業更是如此。如果創業者選擇的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那麼在創業之初極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強烈排擠。一些大企業為了把小企業吞併或擠垮,常會採用低價銷售的手段。對於大企業來說,由於規模效益或實力雄厚,短時間的降價並不會對它造成致命的傷害,而對初創企業則可能意味著徹底毀滅的危險。因此,考慮好如何應對來自同行的殘酷競爭是創業企業生存的必要準備。

  團隊分歧的風險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團隊的力量。創業企業在誕生或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力量來源一般都是創業團隊,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能使創業企業迅速地發展起來。但與此同時,風險也就蘊含在其中,團隊的力量越大,產生的風險也就越大。一旦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在某些問題上產生分歧不能達到統一時,極有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強烈的衝擊。

  事實上,做好團隊的協作並非易事。特別是與股權、利益相關聯時,很多初創時很好的夥伴都會鬧得不歡而散。

  核心競爭力缺乏的風險

  對於具有長遠發展目標的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目標是不斷地發展壯大企業,因此,企業是否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最主要的風險。一個依賴別人的產品或市場來打天下的企業是永遠不會成長為優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創業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但要謀求長遠的發展,就是最不可忽視的問題。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人力資源流失風險

  一些研發、生產或經營性企業需要面向市場,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或業務隊伍是這類企業成長的重要基礎。防止專業人才及業務骨幹流失應當是創業者時刻注意的問題,在那些依靠某種技術或專利創業的企業中,擁有或掌握這一關鍵技術的業務骨幹的流失是創業失敗的最主要風險源。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