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會計師的簽字權

  近年來,國內外出現了一系列重大的會計***事件,使註冊會計師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考慮註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管問題。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

  

  執業CPA,一般要經所在事務所主任會計師授權,才有在對外報告上簽字的權力;執業註冊稅務師一般在涉稅審計報告上簽字,如:所得稅彙算清繳報告,其他稅種的鑑證報告等。

  註冊會計師的主要因素

  ***一***社會因素

  社會公眾對註冊會計師的高度信任和高度期望值是導致註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產生的社會因素,近幾年來,社會公眾對註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越來越關注,社會公眾對註冊會計師的信任度和期望值也越來越高,但同時由於社會公眾對註冊會計師行業還缺乏足夠的瞭解,因此,導致社會公眾對註冊會計師提出了許多不合理要求,各方報表使用者和利益集團希望註冊會計師能查出被審單位報表中存在的所有錯誤,舞弊和違法行為,事實上這是混淆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區別,一旦審計報告結論與被審單位實際情況不符.投資者或債權人遭受了損失,他們總是希望從其他方面得到補償而不管是誰的錯誤。另一方面由於受審計時間,審計方法及成本的制約,註冊會計師發現被審計單位所有的錯誤.舞弊及違法行為是不可能的。

  ***二***經濟因素

  近年來,隨著註冊會計師行業競爭的加劇.一些事務所為了提高業務量、爭奪客戶、追求經濟效益,在選擇被審計單位時喪失了應有的慎重,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對被審計單位的歷史情況進行必要的瞭解,評價它的品格,弄清委託的真正目的。少數註冊會計師在自身利益的驅動下,不顧職業道德,迎合委託方的無理要求,對被審計單位報表中的虛假錯弊聽之任之,出具虛假審計報告,或與被審計單位串通***。同時由於我國的審計費用比國際同行低,一些政府部門都為會計師事務所制定了最低收費標準,為了生存和發展註冊會計師不得不降低審計成本.也就不可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審計某一個專案,審計質量可想而知。

  ***三***環境因素

  我國現階段市場經濟執行的不規範性是註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環境因素。從公司內部環境來看,目前我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形同虛設,國有法人股缺位,股權過度集中,董事會、監事會由大股東操縱,或由內部人控制的情況十分嚴重,從而給公司管理當作盈利管理,粉飾報表、操縱利潤提供了可乘之機。公司內部控制的缺失造成公司內部控制的鬆散和低效,高階管理層對財務報告,特別是對會計政策隨意選擇和變更,公司由一人或少數幾人把持或壟斷財務決策,內部審計人員缺少獨立性和專業訓練,內部審計部門的設定只具象徵意義。經營者由被審計人變成了審計委託人,註冊會計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遷就上市公司,默許上市公司***,幾乎成了一種"理性選擇"註冊會計師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他們的行為必然受到市場其他參與者的影響,沒有好的執業環境,註冊會計師很難獨善其身。

  ***四***法律因素

  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滯後於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是造成註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法律因素。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環境的不斷改變,在對會計資訊的不同認識而產生的法律衝突中,有關民事糾紛的問題最多。可是,這方面的規定恰恰是最不完善、也是最為缺乏的。

  註冊會計師的證書管理

  准予註冊的申請人,由註冊會計師協會發給國務院財政部門統一制定的註冊會計師證書。

  已取得註冊會計師證書的人員,註冊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准予註冊的註冊會計師協會撤銷註冊,收回註冊會計師證書:

  一、完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刑事處罰的;

  三、因在財務、會計、審計、企業管理或者其他經濟管理工作中犯有嚴重錯誤受行政處罰、撤職以上處分的;

  四、自行停止執行註冊會計師業務滿一年的。

  被撤銷註冊的當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撤銷註冊、收回註冊會計師證書的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國務院財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申請複議。

  依照第一款規定被撤銷註冊的人員可以重新申請註冊,但必須符合本法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