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基礎知識

  對於機械製造來說,制定公差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產品的幾何引數,使其變動量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以便達到互換或配合的要求。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公差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公差的基本含義

  機器設計和製造中,對機械或機器零件實際引數值的允許變動量,如某種產品規格上下限分別為100、60,那麼它的公差就是40;若上下限分別為+100、-100,那麼它的公差就是200。

  上面所說的引數值,既包括機械加工中的幾何引數,也包括物理、化學、電學等學科的引數。所以說公差是一個使用範圍很廣的概念。對於機械製造來說,制定公差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產品的幾何引數,使其變動量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以便達到互換或配合的要求。

  幾何引數的公差有尺寸公差、形狀公差、位置公差等。

  等差數列公差。指由等差數列得出的常數,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

  公差的分類

  幾何引數的公差有尺寸公差、形狀公差、位置公差等。

  ①尺寸公差。指允許尺寸的變動量,等於最大極限尺寸與最小極限尺寸代數差的絕對值。

  ②形狀公差。指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包括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和麵輪廓度6個專案。

  ③位置公差。指關聯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所允許的變動全量,它限制零件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點、線、面之間的相互位置關係,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圓跳動和全跳動8個專案。公差表示了零件的製造精度要求,反映了其加工難易程度。

  公差等級分為IT01、IT0、IT1、…、IT18共20級,等級依次降低,公差值依次增大。IT表示國際公差。

  公差的選擇原則

  公差數值選擇的基本原則是:應使機器零件製造成本和使用價值的綜合經濟效果最好,一般配合尺寸用IT5~IT13,特別精密零件的配合用IT2~IT5,非配合尺寸用IT12~IT18,原材料配合用IT8~IT14。

  設定

  公差的設定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1、滿足產品的製造能力,如果產品的製造能力達不到公差設定的要求,公差設定得再高也沒有意義;

  2、通過公差分析,設定的公差應當滿足產品的裝配、功能、外觀和質量等要求;

  3、公差與產品的成本相關,公差越嚴格,產品成本就越大,在滿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公差越寬鬆越好;

  4、合理設計產品特徵,可以以較寬鬆的要求設定公差,從而降低產品成本。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