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為什麼喜歡用勤勞的員工

  改革開放,少部份人成富豪,多數人下崗吃低保,如何讓大家看到希望?老百姓如何才能致富?宣揚敬業出質量,鼓勵工作不分份內份外,獎勵加班加點。小老闆用人有一條標準“與自己民同一條心,同路人”。標準很簡單----用自己相同的態度來對待企業。小老闆生長方式一邊補充營一邊透支體力,必須高利潤來支援。要玩高利潤行業很簡單---要麼用慧吃飯,要麼憑服務發家,要麼憑技術賺錢。

  勤勞一種美德

  中華五千年,農耕是基礎,搞農業必須與頻發的各種災難鬥爭,需要勤勞和耐心細,否則就有餓肚子的危險,農民一量餓肚子就搞肚皮革命,為了穩定和諧,更為鼓勵搞好農業生產,整個社會宣揚吃苦耐勞,鼓勵堅忍不拔,一生之計在勤成為行動綱領,天道酣勤作為人生訴求,勤勞不僅是一種優秀品格,更是傳統農耕文化的核心。

  如何讓大家看到希望?老百姓如何才能致富?傳統文化很已然就進行重新包裝,勤勞致富再一次成為中國基本的社會和經濟價值法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者多勞,按勞分配,只要你造性地用自己的智慧。作勤勞奮鬥去追求,就可以實現自己的最大幸福和理想。勞動不僅是一種光榮、更是創造財富的一種途徑,於全社會熱愛勞動熱情高度激,勤勞能致富成為良好社會風尚。

  勤勞是成功之道

  小老闆創業成就財富人生,但是他們的錢卻是苦出來的。小老闆創業之初基本上是一個在戰鬥,不得已身兼數職,他們必須對自己狠一點,起得比雞還早,睡得比狗還睡,睡覺之前都還是有很多的事沒幹,憑著不要命的精神,終於搶佔一個小山頭。憶苦思甜,小老闆將勤奮視為經營祕笈,成功第一法則。

  小老闆用人有一條標準“與自己民同一條心,同路人”。標準很簡單----用自己相同的態度來對待企業。小老闆把企業當成命,甚比生命更珍貴,工作就是他們全部。小老闆希望員工也要有創業精神,一不苦二不怕三不怕受罪,於是他們一邊打造“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文化,一邊打找尋黃牛一樣任勞任怨的員工。與小老闆共事,如果你沒有吃苦勞的精神,結果-老闆很生氣,後果遠比想象的還要嚴重。

  勤勞是競爭力

  薄利多銷一直是中國商戰之聖經,而且是小老闆贏利模式的首選。小老闆做企業資金技術人才,只能從事進放門坎很低的行業,由於競爭激厲,而且多處於產業鏈的低,多數從事的一百根牙能賺一分錢,一百根吸管賺8分錢,利潤極其微薄且屬勞動力密集行業,這種耗資源拼體力的活歐美不願幹,日韓幹不了,全球大概也只有中國小老闆願意幹,也能夠幹這個事的,於是中國小老闆多了一個雅號“螞蟻商人”。

  產業地位決定,多數小老闆只能用極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去試圖掃蕩別人,小老闆賺的一點人口紅利,一點搬運費一點血汗錢,問題是他們還想以此來挖得人生第一桶金,去成就大事,除了低薪而勤員工同,他們別無選擇,嚴字當頭勤字把關,這就是小老闆管人的真理。

  勤勞將不再致富

  其實評價工作看的是效率與效果,與勤奮其實關係不大,很多員工勤奮本身是假工奮,是沒掌握先進方法蠻幹的結果,知識經濟時代頭腦致勝而不體力致勝,苦幹固不可少,可是巧幹就顯得更重要。

  勤勞正與我們漸行漸遠,60後開始退出職業舞臺,70後已開始有點力不從心,80後90後成為職場主力軍,,吃苦與勤勞不是他們的生活方式,“4+1”是享受的一代,快樂是種生活方,中國市場的人口紅利時代,已進入倒計時。

  勤勞致富微利發家,將永遠失去長大,99%小老闆需要轉型,尋找新的贏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