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的正確種植方法是什麼

  野菊花屬於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的外形與菊花相似,野菊花生於山坡草地、田邊、路旁等野生地帶。以下就是小編做的野菊花的種植技巧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野菊花的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長或短匍匐莖。莖直立或鋪散,分枝或僅在莖頂有傘房狀花序分枝。莖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較多。基生葉和下部葉花期脫落。中部莖葉卵形、長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7***10***釐米,寬2-4***7***釐米,羽狀半裂、淺裂或分裂不明顯而邊緣有淺鋸齒。基部截形或稍心形或寬楔形,葉柄長1-2釐米,柄基無耳或有分裂的葉耳。兩面同色或幾同色,淡綠色,或幹後兩面成橄欖色,有稀疏的短柔毛,或下面的毛稍多。頭狀花序直徑1.5-2.5釐米,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鬆的傘房圓錐花序或少數在莖頂排成傘房花序。總苞片約5層,外層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2.5-3毫米,中層卵形,內層長橢圓形,長11毫米。全部苞片邊緣白色或褐色寬膜質,頂端鈍或圓。舌狀花黃色,舌片長10-13毫米,頂端全緣或2-3齒。瘦果長1.5-1.8毫米。花期6-11月。

  野菊是一個多型性的種,有許多生態的、地理的或生態地理的居群,表現出體態、葉形、葉序、傘房花序式樣以及莖葉毛被性等諸特徵上的極大的多樣性。山東、河北濱海鹽漬土上的野菊,全形矮小,侏儒狀,葉肥厚,註定是一種濱海生態型;江西廬山地區的野菊,顯示出葉下面有較多的毛被物;江蘇南京地區及浙江的野菊中,有一類葉在幹後成橄欖色的。

  野菊花的種植技巧

  1.生活環境。野菊花喜溫暖較乾燥的環境,較耐寒,不耐高溫,一般土壤開化解凍後就可萌發。15℃左右生長旺盛,不耐澇,土壤過溼易患鏽病。要求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在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易獲得優質高產。

  2.栽培技術。野菊花的繁殖方法很多,既可用種子繁殖,也可分枝插條或分根。目前生產上多用分根繁殖法,這種方法繁殖速度快,品質好,產量高。當幼苗長到10釐米時即可定植。定植按30釐米行距***每畦3行***、20釐米株距進行栽植,使幼苗直立,根斜栽。栽後稍鎮壓,隨即澆水促緩苗。可支小拱棚保溫保溼。緩苗後莖葉開始生長時撤掉小拱棚,同時中耕鬆土,促使根系發育。為了促使側枝生長,秧苗每長15~20釐米就摘心1次,這樣每摘心1次都可促發1次側枝,以利於嫩莖葉的豐產。為防止側枝倒伏,可以支架和適當培土。

  3.野菊花益栽。每個育苗盆內只能栽1株,修剪時留4個側枝,分別將其引向4根支竿進行造型,可作為花卉觀賞。在整形中必須將野菊花叢生的枝葉打掉,以增強整形效果。

  4.採收與食用。可在株高10釐米左右,將枝條密集的細弱枝及葉片叢生的大葉採摘下來,用清水洗淨,包裝上市;也可採收幼嫩的秧苗,去掉根部後扎把上市。如果需要多次採摘,可以在植株枝條長到15釐米左右時摘心,這樣有利於腋芽萌發和側枝生長,然後趁枝條幼嫩時採摘如果枝條基部纖維化了,可將其嫩芽梢部分剪割下來,而纖維化的植株還可繼續培養,使其現蕾開花,將蕾或花采下在陰涼處風乾後做飲料。

  野菊花的價值

  野菊的葉、花及全草入藥。味苦、辛、涼,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散瘀,明目,降血壓。防治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預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治療高血壓、肝炎、痢疾、癰癤療瘡都有明顯效果。野菊花的浸液對殺滅孑孓及蠅蛆也非常有效。

  野菊花對夏季蚊蟲叮咬後的紅腫膿包具有 殺菌去腫的作用。

  1、無名腫毒。用 野菊花連莖搗爛, 酒煎,乘熱服,讓汗發出;另以藥渣敷患處。又方:野 菊花 莖葉、 蒼耳草各一把,共搗爛,加入酒一碗,絞取汁取;仍以藥渣敷患處。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採 蒼耳葉,秋日採 野菊花,共研為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2、天泡溼瘡。用野 菊花根、 棗木,共煎湯洗患處。

  3、瘰癧末破。用野菊花根搗爛,煎酒內服;以藥渣敷患處。

  妙用

  1、用野菊花50克煎水成200毫升溶液後,將溶液冷卻後放入冰箱的冷凍室裡凍成許多小冰塊備用***一般的冰箱都配有做小冰塊的模具***。

  2、每天用洗面奶洗過臉後,用一塊冰塊塗擦面部,每次塗擦10分鐘左右,每日二次。堅持一週即可見效,如果能長期堅持這一方法便可控制痤瘡的復發。

  >>>下一頁更多精彩“野菊花的中藥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