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必備技能

  21世紀,網際網路創業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頂尖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必備六大技能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某人轉的Ben Horowitz的一篇《什麼是好的產品經理,什麼是差的?》一文,甚覺不錯!個人感覺,真正頂尖的產品經理有幾個硬性指標,這些指標不在於你是否會幾樣工具,是否會做互動設計,是否善於溝通交流總結等基礎技能,如同打怪一樣,這些技能只能保證你餓不死。任何智商沒問題的人,通過一到兩個星期的用心學習,均可熟練掌握。而要真正做到秒殺BOSS,成為頂尖的產品經理,完全取決於您是否具備以下能力抑或說經歷:

  一、您是否足夠的熟悉使用者?

  這裡所說的熟悉不在於你自吹自擂告訴別人你對使用者多麼瞭解,也不在於你是否簡單做過幾十例使用者回訪,而是來源於你親手推廣的使用者數。至少,我覺得在中國這個神奇的國度來說,要成為頂尖的產品經理,至少需要親手推廣出超過1000萬用戶。只有當你親手接觸和推廣的使用者量級達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從量變到質變,從菜鳥到骨灰,你才有可能對人性有足夠的瞭解。你才有可能知道,使用者真的喜歡什麼?他們對什麼敏感?他們為什麼會點選您的產品?他們達到你的產品的環節有那幾步?只有明晰了這些,你才有可能真正的瞭解你所服務的使用者!而且你一定要知道,經驗這個東西,在網際網路行業中是最不靠譜的東西。行業的細分會導致使用者特性的千差萬別,做遊戲的不會做工具,做媒體的不會做電商。更何況使用者的習性一日千里,對使用者習性的把握絕對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所以,那些以為靠自己的臆想,任何人都可以做產品的人可以洗洗睡了!你們做的不是產品,而是堆砌著一堆無用功能,自我感覺良好,結果讓你的公司完蛋,讓你的使用者罵娘,浪費同事精力,毀掉公司生命的東西!

  二、你對技術是否足夠的瞭解?

  或許很多同學會張口就舉出很多技術白痴既然成為牛逼大拿的故事!但在我看來,國內頂尖的產品經理,無論張小龍,還是馬化騰,無論周鴻禕,還是雷布斯,他們在技術上都具備深厚的積累。而正是這是這種多年的技術積累,確保了他們在思考問題時,具備了常人無法企及的寬度。一個寫過程式碼,熟悉技術架構,對相關的技術原理駕輕就熟的產品經理,做出優秀產品的成功機率要遠大於那些技術白痴!因為他可以儘可能的減少了在技術決策上的徘徊,避免與不擅長溝通的攻城師去做一些無效而低能的所謂交流,他可以將節省出來的時間更多的去思考產品的邏輯架構營銷推廣。他可以直接告訴程式猿,某某需要怎麼做?實施流程是怎樣?設計原理又是如何?甚至手把手親自告訴對方程式碼怎麼寫?關鍵點如何把握?面對這種產品經理設計出來的產品,無論多麼驕傲的攻城師和程式猿們都很難挑剔,只會膜拜!對於網際網路的產品經理來說,不會技術,那就瘸了一條腿,那怕你有三條腿!

  三、幹過運營,對資料極度敏感

  對運營這個事,要簡單足夠簡單,要複雜足夠複雜!但簡單到一句話:就是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移動網際網路,無論是做遊戲還是做社群,你都需要對資料極度敏感!每天8個小時你泡在資料中的時間能佔一半。工作的時候看的是資料,聊天的時候聊的是資料,吃飯的時候想著的是資料,睡覺的時候還能一日三省吾身。你可以從紛繁複雜的資料中找到你想要的,你可以自己通過建模,引數,資料去驗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產品經理的任何決策行為都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靠大資料支撐和眾多案例分析出來的!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決策都跟概率有關,成功者源於他做的事成功的概率高,而失敗者源於他做的事失敗的機率大!而概率的判斷卻離不開資料這個寶貝。這個時候,前面說的技術優勢又開始發揮作用了,對資料的採集,統計,分析,擁有技術背景,同時又擅長資料分析的產品經理,在產品上的優勢絕對不僅僅只是錦上添花這麼簡單!

  四、做過營銷,知道如何落地!

  營銷分兩個層面,一是營,二是銷。營是策劃,銷是手段。只有做過營銷的人,才會挖空心思的去想客戶/使用者需要什麼?我如何去滿足他?我的產品賣點是什麼?我需要通過什麼方式什麼手段什麼策略將賣點傳遞出去?客戶的弱點是什麼?我需要如何利用?我怎麼同他產生關係?如果一個產品經理只會閉門造車而不見客戶,我敢肯定,他設計的產品要不是高屋建瓴,曲高和寡,就是太下里巴人,庸俗不堪!要知道這個社會,有些東西有些感覺,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而要掌握如何把握這個度,做做市場或銷售,對產品經理大有裨益!

  五、邏輯清楚,圈圈要劃圓滿

  其實這是產品經理的基礎能力,但放在這裡單說的原因是,我見過近百個產品經理,但大多數產品經理只知道因果,卻不知輪迴。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平凡與頂尖的區別在於:頂尖的產品經理能夠在設計產品時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步驟是什麼?知道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知道那些功能應該放?那些功能必須收?那一些是藥引子?那一些是引爆點?知道針對什麼人,應該講什麼故事?知道面對什麼場景,應該突出什麼需求?邏輯清楚不僅僅只是知道因果,而是對於整個產品鏈,行業鏈,業務鏈都有清醒的判斷。否則,區域性小勝,而全域性的大敗,將不是寫在書上的傳說!

  六、善於借力,任何東西都是你的磨刀石!

  大多數產品經理是兩頭受氣,四面排擠。在技術那兒不受待見***天天催命***,在銷售那邊也飽受爭議***賣不出去是產品的問題***,上要面對領導的壓力***產品是最容易提問題的,街上賣菜的你去問問都能隨口給你提幾個***,下要面對使用者的期盼***TMD這個功能怎麼這個難用?***。飽經風霜歷經滄桑受盡摧殘與打擊之後不免心灰意冷,黯然神傷,心煩意亂,裹足不前。但其實如果把產品經理的角色放在社會中,你的角色就清晰了,你就是一個小公司,你上要面對政府,股東,客戶,下要對著員工,使用者,家庭。政府覺得你偷稅漏稅,客戶覺得你是皮包公司,股東覺得你難成大器,員工跟著你暗無天日,使用者覺得你不靠譜,老婆覺得你***,這個時候,你是選擇跳樓後重頭再來呢?還是選擇堅持到底呢?可以明確的是,幾乎所有選擇跳樓的都沒辦法重頭再來,你的資源關係人脈信用積累等等,在你跳樓重新洗牌後將化為烏有。你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想盡辦法,搞好關係,做好產品,一步一個腳印,重新贏得客戶的信任!放在產品經理身上,那就要有別人虐我千百遍,我呆爾等如初戀的氣魄。銷售、渠道、使用者、競爭對手、公司技術、專利、公司規模、性質、資質、品牌,這些都是你的牌,好牌不一定會贏,但同樣,爛牌也不一定會輸。如果你能將借力打力運用至爐火純青,相信哥,你絕對不會是一個平凡的產品經理,梁山上一定會有好漢一把位子!!!

  “吹牛”幾乎成為網際網路創業者的必備技能之一

  如今,“吹牛”幾乎成為網際網路創業者的必備技能之一。當餘佳文這個名字因為“一億元”利潤的一年之約再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時,輿論導向再次將90後創業者的誠信問題引到風口浪尖。

  雖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但現有資金規模和渠道比較狹窄給新一代創業者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對比過去的網際網路創業者,創業群體人數變大但成功率並沒有明顯提高。這給創業者帶來不少壓力。同時,網際網路創業對企業發展速度要求更高。

  新一代創業者表現出鮮明個性,不怯場、不懼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因此當他們感受到這種創業的壓力,自然選擇一條更為容易的捷徑。

  吹牛能為創業者提供企業起步所需要的一切:關注度以及資金。但是同時,他們也面臨吹牛被戳破所帶來的誠信危機,這是一把雙刃劍,而選擇的權利永遠把握在創業者手中。

  為什麼“吹”?

  創業者吹牛,更大程度來自於競爭的壓力以及對於創業成功的焦慮。輿論以及投資人讓他們信奉一個“真理”:謙虛越謙越虛,吹牛越吹越牛。但是,達不到目標之後往往帶來更大的焦慮。

  “太難了,只有小部分的創業公司能成功。”一個硬體行業的創業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在許多創業者看來,“吹牛”不完全出自本能,而多了“被逼上梁山”的意味。

  中國就業促進會發布的《網路創業就業統計和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研究報告》顯示,全國有超過千萬的網路創業就業人數。其中,80、90後青年群體成為網路創業的絕對主體,大學生網路創業人數達到600多萬。

  然而,即便是在浙江等創業氛圍較好的城市,中國大學畢業生創業成功率也不足5%。專案眾多,但好的投資機構並不多,巨大的競爭壓力使一些創業者選擇比較輕鬆的路徑。這時,一個好的故事不但能吸引公眾目光,為產品帶來更多使用者,還能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熱錢。

  “網際網路的資本都是追求速度的,而網際網路的企業很多又是整合資源型的,看誰整合得快、整合得多,不斷有人在追問你的發展,許多人就會開始誇大成績。”一位垂直細分服務APP開發者告訴記者。

  餘佳文曾經豪言一年之內掙到一億元給員工,熟悉創業階段的人都知道這事難度非常大,近乎不可能。

  百度公佈的調查問卷顯示,35%的受訪大學生在18~22歲嘗試第一次創業。

  大學生創業與傳統創業者不同,企業起步階段並不具備盈利能力,很多企業甚至連盈利模式都不清晰。眾所周知,引人入勝的故事能吸引公眾的關注為產品積累人氣。投資大學生創業者,投資人看重的是激情和夢想,並不要求企業有具體的盈利模式,企業都是一邊拿著投資人的錢,一邊研究盈利模式。

  在初期,股權投資成為初創網際網路企業主要的資金來源。從投資者的角度,企業越受關注,退出的渠道就更加多樣,也更有保障。

  “有時投資人也會幫忙吹牛,有些投資人是看噱頭的,投入少量資金包裝一下繼續忽悠另一些人來投資讓專案增值,A輪忽悠B輪,找下家。”上述創業者說道。

  超級課程表推出之後先後進行幾輪融資,但產品本身並沒有具體盈利,據瞭解,目前,線上社交以及課程表並不收取任何費用,同時產品本身並沒有廣告能夠產生費用,那麼半年5000萬的利潤更大的可能是投資人所投資金。但是截至記者截稿,並沒有新的融資資訊。

  誠信危機

  餘佳文在央視節目“認慫”言論一出,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微博***就質疑他的出爾反爾會對企業帶來誠信危機。隨後餘佳文在道歉信中也提到其對於創業者誠信認知的薄弱。

  這一年,我們看到太多動輒上千萬的融資、太多上百萬的活躍使用者,看到很多宣傳與產品現實的落差。誇大而不能落實的言論不僅傷害了企業本身,也傷害了90後創業者這個群體。

  新一代創業者多少在網際網路前輩身上學到“吹牛”的本領,然而最早成長起來的網際網路企業,如阿里、樂視等的“吹”更多是一種鼓吹,而不是毫無根據的吹噓。吹牛與真牛的評判標準在於最後能否實現。創業者如果選擇在公司起步階段就吹牛,那麼後果很可能是影響投資機構對公司或者創業者的印象,而這種影響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對公司後期融資也會造成影響。

  周鴻禕曾在某訪談節目中將投資人形容成弱勢群體,並稱投入資金之後對創業企業把控變弱,基本不會控制創業者對資金的使用。“創業者有N多的方式折騰投資人,比如打廣告把錢給洗出去,他老婆註冊了個廣告公司,他可以揹著你在外面再做一家公司,開發一些新的業務,對於這種人我就說,我最多上一次當嘛。”

  為了不“上當”,一些投資者練就了識別創業者的技能。

  “我們投資之前一般會去了解創業者本人,對於一些將創業專案或者本人講得很厲害的、非常完美的我們都不會投。這些都是toogoodtobetrue***太好以致讓人感覺不真實***。”招科高智投資總監蔡凌輝說道。

  縱然新一代創業者有馬佳佳、餘佳文作為代表,但不是所有90後創業者都如他們一般狂傲。有90後創業者向記者表示大部分的創業者還是兢兢業業,而這些靠宣傳上位的行為對他們的形象“造成了傷害”。“現在需要給90後創業者正名。”樂奇足球合夥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