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草的養殖方法

  孔雀草又名小萬壽菊、楊梅菊、臭菊、紅黃草,為一年生菊科萬壽菊屬畏寒草本花卉。下面是由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

  1.第一階段:播種後2~5天露白胚芽顯露。孔雀草種子發芽無需光照,通常在播種後覆蓋一層薄薄的介質,這樣,既可以遮光,又可以保持育苗初期的溼潤。保持介質溼潤,但要防止過溼,溫度保持在21~24℃。

  2.第二階段:從胚根顯露至子葉完全展開約7天。一旦胚根顯露,就要降低溫度,並要在介質略幹後再澆水以利於更好的發芽和根的生長。並見光施少量肥。

  3.第三階段:種苗快速生長期,孔雀草的種苗生長要防止溼度過高,所以在兩次澆水之間要讓介質乾透,當然不能使介質過幹導致小苗枯萎,介質和環境溫度可適當降低至18℃。每隔5~10天時間交替施肥。如果介質溫度低於18℃,則避免施用銨態氮肥。此階段後期,植株根系可以長至3~5釐米,苗高也有3~4釐米,2~3對真葉。

  4.第四階段:煉苗期,本階段根系已形成完好。有3對真葉,溫度可降低至15~17℃,但最好不要低於15℃。但要避免使用銨態氮肥。與第二階段一樣,在二次澆水之間要讓介質乾透,並加強通風,防止徒長。如果育苗失敗或存在問題,排除可能的種子質量問題,主要原因有:一是介質的pH 值過低,主要症狀是老葉上有壞死的斑點、焦邊,生長點壞死。二是PH值低於6.0,還會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鎂、鐵、鈉和鋅的過量。主要的解決辦法是:保持介質的Ph值在6.0~6.7之間,可在38千克水加入0.4526千克石灰加以調節;三是早春低溫育苗,如溫度過高,易發生疫病。開始表現為莖基部水漬狀,繼而壞死倒伏。因此要注意早春育苗儘可能提高溫度,控制溼度,以防病害發生。四是注意苗期營養,如果苗期缺肥、缺水、植株瘦弱,則會形成小老苗。


 

  二

  1.孔雀草用播種繁殖。由於它是一年生草木植物,所以冬季要保留其種子,在來年春季種於盆土中,可在開春時播下,播種的3至5月開花。播種也可在庭院中。等生出小苗後再移栽上盆,播種後約1個月即可挖苗上盆定植。

  2.孔雀草繁殖生,要加強管理,水份管理的關鍵是採用排水良好的土壤,保持繁殖土壤的溼潤雖然重要,但每次澆水前適當的乾燥是必要的,當然不能使土壤過幹導致植株枯萎。如果是普通土壤,則可以用複合肥在介質裝盆前適量混合作基肥。肥力不足時,在追施肥料。

  3.孔雀草為一年生草本,花色有紅褐、黃褐、淡黃、紫紅色斑點等。花形與萬壽菊相似,但較小朵而繁多。開花時,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兒上,黃橙橙的花朵佈滿梢頭,顯得絢麗可愛。孔雀草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宜於片植種於花壇,用於綠化不失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也可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