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案例分享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意識及其能力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引擎,因而很多實事與理論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即創業的時代。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校草創業:一道龍蝦月入50萬!“陳小蝦”煉成記

  在四川、重慶等其他西南地區,老百姓都有在夏天喝夜啤酒吃江湖菜的習慣,而小龍蝦則是當地人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吃小龍蝦的旺季是在每年七、八、九三個月,陳竹旺和李沅壎清楚的知道能不能把“校草陳小蝦”的名號打出去就看這三個月的了。

  2014年4月,“校草陳小蝦”在綿陽涪城區正式開業了。

  開業沒多久陳竹旺就帶著他部分團隊去了成都、南京、武漢等一些做小龍蝦好的地方去考察,不斷除錯陳小蝦的口味。品類也由開業最初的7道菜變為了現在的15道菜,不僅增添了新口味還加入了新菜品。

  “對於做餐飲的老闆來說,除了產品自身的口味,食品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李沅壎告訴我們,他們店鋪裡的蝦子都是由陳竹旺親自到市場上去挑選,下鍋之前還要清洗三遍。“洗蝦子的過程,只要消費者願意都是可以看到的,對於食品安全這一塊我們十分重視。”

  為 了配合吃蝦子旺季的到來,陳竹旺和李沅壎還帶領著他們的團隊在綿陽當地高校舉辦評選校草活動,在當地高校引起了巨大反響。利用電臺、網路,微信進行推廣、活動策劃、話題引爆這應該是陳小蝦做的十分到位的一點了,店鋪經常會結合近期發生的熱點事件舉辦一系列的落地活動,同時還邀請了四川電視臺綿陽電視臺等美 食欄目前來錄製專題節目。他們清楚的知道,培養粉絲的粘連性是需要真實互動.

  這些宣傳推廣活動對於陳小蝦品牌推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李沅壎告訴我們這應該和他們工作經歷相關,“陳竹旺以前是做活動策劃執行的,腦子很活泛,我是當兵的,所以執行力很強。”這樣默契十足的配合對於才開始創業的一對年輕人實屬不易。

  小龍蝦的旺季如期而至,而對於陳竹旺和李沅壎來說,一切都才剛剛開始。兩兄弟起早貪黑的去市場挑選蝦子,買菜,和掌勺師傅一起研究新菜品,培訓團隊,學習管理,李沅壎甚至開始學習做小龍蝦,“不懂不怕,但幹了就要鑽進去,餐飲要求就是精細,我知道我們能做的更好。”

  開業的第一個月,營業額達到了40萬元,這讓他們兄弟二人十分振奮,在龍蝦旺季的三個月裡,“校草陳小蝦”的營業額更是達到了平均每個月50萬的銷售額。

  一切都太順利了,順利的讓他們相信創業的艱辛都只存在故事裡,2014年9月他們決定開分店!分歧和意見都沒能阻止校草陳小蝦分店的開張,分店也順利開張。但好運卻不再相伴他們左右。

  冬天是吃蝦的淡季,生意想要像之前那樣是不可能,但是總要想個辦法過冬吧。“大多數做龍蝦的都會選擇在冬天關門,但是我們不關門!我們要做出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特色!”李沅壎告訴我們2014年的冬天他們選擇了冷鍋串串帶著他們的陳小蝦一起過冬。

  “雖然沒有預想的那麼好,但也不差。”2014年的冬天,校草陳小蝦的兩家店鋪就這麼走過來了,新店開張後分流了客流量很多客人都去了新店,後來老店生意也不好了,新店生意也一般在今年6月份,他們決定關掉分店!李沅壎說,分店雖然沒給他們帶來收益,卻給他們的創業之路上了生動的一課。急功近利怕是創業起始的大忌,始終保持謙卑謹慎的態度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至關重要,要想做好產品,做好品牌,穩紮穩打才是第一步。

  如今的陳小蝦無論是在菜品質量,味道量化上已經較為完善, 下一步即將是實現戰略擴張,陳小蝦團隊同時也希望更多熱愛餐飲行業的人加入進來,全國連鎖的路上將不在孤單。

  2:90後大學生創業憑啥估值過億?受創業基因薰陶的潮汕仔

  創業似乎是潮汕人天生的基因,對於王銳旭來說,這種基因在遇到特殊情況下自然而然地迸發出來,發揮力量和作用。“我的父母也是創業者,家裡開一個毛紡廠,”在父母廠裡,他逐漸認識到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我覺得廠裡的工人的管理、包括經營過程中財務賬務,都有待提高。”小小年紀,他也會給父母提 一些建議。

  不過,儘管大家都很努力,依然沒有挽救回這家小工廠,在王銳旭讀大學時,工廠破產,他的生活也陷入了窘境。“那時出來打工意味著生存,我得賺自己的生活費。”他做了很多兼職,派傳單、做保安,擺地攤,做促銷,都是希望能掙到錢。“我覺得我已經是成年人了,不能再向家裡要錢了”。

  讓大學生找兼職不再難

  現在兼職貓的估值已過億,不過,這距離王銳旭小打小鬧的創業折騰也已經快四年了。

  2011年,那是他在大學校園創業的初創年,從小薰陶出的創業基因這時發揮作用了。“雖然創業沒想好一定往哪個方向,但會把自己的一個個創業 目標分解出來:未來一年和三年都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什麼時候儲備資金和人才,賺來的錢是留下來進行資金積累還是分紅獎勵。”當時,這個學生小團隊已開 始進行公司化的運作,一方面陸陸續續接各種業務維持團隊的運營,另一方面在尋找長遠創業目標。

  這樣運營了一年後,他們發現,他們接觸的公司都樂於給付錢去經營學生團體,給在校大學生做個兼職平臺的想法,就慢慢浮出水面。對於大學生找兼職,王銳旭就有切身的體會。一些釣魚中介、無良網站會利用大學生迫切需要掙錢的心裡,提供虛假服務。

  2014年初,做完深度市場調查後,兼職貓在手機移動端搭建了求職功能的APP,“我們先實現這樣的功能——讓學生在手機上找到靠譜的兼職。我們最初和一些大型企業和兼職網站合作,把崗位提供到上面,使用者看到資訊可以電話報名。”雖然目前網上求職習慣用PC端的人還比較多,但兼職是個細分領 域。“兼職的頻率會比較高,年輕人使用移動端求職會高出很多。”慢慢地,兼職貓在網際網路招聘市場逐漸脫穎而出。

  盈利模式:兼職交易平臺

  在盈利模式上,兼職貓連線的是大學生和有用工需求的企業,一端對學生群體是免費的,另一端是商家提供的付費服務。他分析說,現在一個月的人工 成本在廣州至少4000-5000元,但用兼職貓,這個工資可以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另外,包括社保五險一金之內的其他附帶成本,也無需企業負擔。受此吸引,兼職貓註冊的企業使用者已達15萬,除了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公司,還有大型連鎖公司、會展、廣告公司等等。

  如果僅僅只提供這些服務,那麼兼職貓就是一個資訊中介平臺,現在,他們又走到了一個新的領域,“我的定義是兼職招聘的交易平臺,除了商家來這裡招聘,商家也可以把招聘需求託管給兼職貓。我們提供更深層次的專業服務,除了招聘需求,還有人員處理把控、工資發放以及報稅環節”。

  3:朋友圈說我大學兩年賺了100多萬,寫給讀大學想創業的你

  我21歲,大三。幹過工地,發過傳單,做過家教,在大公司上過班,在小機構兼過職,做過11份不同的工作,賣過專案,開過公司,見了四個投資人就有人要投資,曾在一夜之間公司估值500萬又在一天後重新回到原點。上過電視錄過真人秀。朋友說我這種人在電視上只能活兩集,結果一不小心活了四集,活到了總決賽。

  閒下來的時候自戀的百度了一下自己的名字。看到一個帖子是這樣描述自己的,大一大二賺了20多萬,期間開了一家公司賣了100萬。看完後樂了一下,呵,原來在網上自己已經這麼厲害了,而這只是在網上。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後面寫的一定是關於創業過程中的艱辛,然後我如何克服這種艱辛做到今天這種地步,進而得出一個結論,這人好牛逼,但是關我毛線事。那你就想錯了。

  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去做什麼

  作為曾經創過業的大學生,自己卻並不鼓勵大學生去創業。大三了,很多時候呆在學校。偶爾會遇到一些想創業的學弟學妹徵求自己的意見。往往給他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多讀書。那句話是說給他們聽的,同時也是說給自己的。一路摸爬滾打深知大學創業的艱辛,更瞭解無知的代價有多高。

  慢慢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氛圍開始在高校蔓延。高校創業漸漸的在這種浮躁又浮誇的氛圍中淪為一地雞毛。接觸過一些大學創業者,很多甚至大一大二,在一些高校創業者分享的聚會上,大三的甚至已經算大齡創業者了,而大一就出席創業聚會的往往會被人投上敬佩的眼光。

  自己也曾是一個大學生創業者,對大部分大學生所做的專案有所瞭解,大學生所做的專案往往是沒有什麼技術門檻,依靠簡單的人力成本來賺取一些微薄的利潤,有的甚至不能叫做創業,只能稱作一門小生意。還有一些,有一個初步的想法,然後就去把公司註冊了,找辦公室,找人,然後把CEO CFO COO什麼的分好,以便給同學講起來時候自己還是個CEO以此來顯示優越感,只能說這些同學的勇氣令人敬佩。

  明白自己比什麼

  大學時候自己交學費,生活費不花家裡的錢並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大學時候靠兼職賺一點錢也不是為了拿來和同學比較的,以此顯示自己能力有多強。身處大學,要明白自己比什麼以及和誰比。

  大學四年應該和已經參加工作的比時間更加自由,可以趁週六週日去外面參加一些講座活動什麼的來提升自己,大學四年的所見所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等到四年後和同時步入社會的同學比的是資歷。而不是在大學時候比你比同學賺了多少錢,那是件很可悲的事情,就算在大學翹課忙生意每月可以賺幾千元,但那也只是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中,更可怕的是,用了四年青春賺了幾萬元錢而讓自己的能力一直停留在每月一兩千的水平上。

  大學四年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四年,也是最重要的升值期。大學最重要的是多讀書,深度思考,在業餘的時候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充實自己,如果一個學生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沒做好那何談創業。

  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話,你連工作都沒找到,談什麼創業。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你們。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