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你身邊的創業故事
創業就是折騰,人要有夢想,需要敢闖敢幹。這是很多年輕創業者的內心寫照。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講講你身邊的創業故事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他高二時研究軟體賺4000塊,從草根消費者做起,如今身價過億
經歷失敗:高中時代就開始網路“掘金”
與大多同齡人一樣,黃承鬆從小就對新的事物十分熱衷,凡事總喜歡刨根問底。他的這種執著,也讓他比別人想得更多,看得更遠。進入高中後,黃承鬆開始接觸電腦。當同學們不是打遊戲打得風聲水起,就是上網聊天聊得火熱之時,他卻通過電腦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花了20天研究軟體,賺4000塊錢!”黃承鬆說,網際網路時代,網路上遍地都是機遇和商機,只要看得準,下手快,就有成功的希望。黃承鬆被保送華科大後,高三下學期就閒了下來,做起了全職軟體開發,從那時候起,他再也沒有向家裡要過錢。從高中到大二上學期那段時間,經濟來源主要靠寫程式來掙學費和生活費。2010年8月,還在讀大二的他開始嘗試創業,註冊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用兼職賺到的錢作為創業資金,做電商導購網站。就是消費者通過他們的平臺渠道,購買其他大型電商商戶的產品,累計積分,然後他們根據買家所積累的積分,得到相應的返利。誰知,看似前景很好的平臺渠道,真正運作起來並不簡單,加之同類網站競爭激烈,大的電商平臺擔心利潤被擠壓等原因,黃承鬆的第一次嘗試以失敗告終。“差點連吃飯錢都折騰光了!”回憶起當時的窘境,黃承鬆至今記憶猶新,坦言不僅積攢的錢打了“水漂”,身上也只剩下幾十塊錢。這次失敗,黃承鬆思考得最多的不是折騰出去了多少錢,而是失敗的原因究竟在哪裡。經過三個月深思熟慮,黃承鬆悟出一個道理:做網路要不斷創新,不斷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遠。
逐漸演變:抓住一個需求點持續去做
2012年4月,黃承鬆剛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就創立了“九塊郵”,9.9包郵成為了國內這一商業模式的首創者。不過,在黃承鬆看來,人們選品牌貨會想到“淘寶”,選電器會想到京東,消費能力好一點的會選“唯品會”。那麼,18-35歲群體中,收入差別很大,消費能力也各異,不是每個人都會選品牌貨,選擇低價實惠的群體並不在少數。如果補齊完善這一空間,必將大有可為。2012年8月,黃承鬆創立的折扣精選特賣網站“卷皮網”正式上線,主要瞄準“草根”消費人群,定位為“低價版唯品會”。卷皮網專注在低端市場,從高性價比入手,與唯品會覆蓋中高階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做到所有的貨品是網路上的最低價並非易事。為了控制成本,一方面與許多品牌廠家建立了很好信任合作關係,其中有10多萬大小商家,1000餘家獨家合作品牌商;另一方面,千方百計的精打細算,努力打造全國首家買手製電商。機會總垂青有準備的人,黃承鬆的“卷皮網”已很快地在電商界嶄露頭角。2012年,銷售收入近1億多元,2013年銷售達7億元;2014年全年銷售收入達25億元。擁有超過3000萬買家會員、移動端APP總使用者達1500萬,成為了國內折扣特賣電商第一品牌和國內成長最快的網際網路電商企業。
不驕不躁:像上帝一樣瞭解使用者
“做產品,核心的核心就在於一定要像上帝一樣瞭解使用者,無論他們多麼小眾、多麼與正常想象不一致,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提供‘水’還是‘飲料’。當真正理解了你為使用者提供的是什麼,你才會知道你的使用者究竟是誰,喜歡什麼。”黃承鬆說。他們堅信“昂貴不一定好,精準才是好的”。同樣價格的商品對於不同人來說,價值是不一樣的,人們在判斷自己“有多想要一件物品”時,除了受到該物品價格的影響,還受到個人喜好、場合等更多更復雜因素的影響。即我們常說的使用者“痛點”。“對創業團隊而言,最怕的是丟了最初的創業夢想”,黃承鬆說,到今天“上卷皮,購便宜”成為老百姓很熟悉的廣告語,卷皮團隊一直不忘創業之初的夢想:讓購物變得更省時、省心、省錢。如今,卷皮折扣已經完成兩輪融資,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商業大潮中的黃承鬆也將繼續迎接挑戰,其中的風雨只會比以前更艱難。但他表示,卷皮折扣將一如既往為使用者“解渴”,關注低收入人群、關注購物體驗、關注中國,並最終成為一家“偉大公司”。
2:大學生做校園旅遊營收百萬
去年夏季從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畢業的林金培,如今已擁有7家實體門店、30多名員工。今年3月,他和其他3所高校的6名大學生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專注於做“高校中間渠道商”,“商家讓利給我們,我們再讓利給大學生,從中獲取微薄利潤”。該公司運營半年來,營業額超過800萬元,利潤近百萬元。而這一切,都得從他大二時當在校學生代理說起。
從代理校園旅遊起步
2008年6月22日星期日
期末到了,大家都忙於準備複習考試。我的校園旅遊代理市場也開始進入淡季。掐指算算自己做這個學生代理也有半年多了,收穫還不小。
去年10月,我花了兩週時間在校門口察看,發現週末兩天就有15輛旅遊巴士從這裡出團,按每輛車40人計算的話,就有600人出遊。一個7000多人的學校,週末就有近10%的學生出遊,可見大學生旅遊市場的潛力之大。
我想代理校園旅遊市場應該不錯,於是就上門找旅遊公司談。在校園佔據份額最少的那家旅行社給我的返點最高,我決定給他們拉生意。
萬事開頭難。第一個星期,靠朋友的關係僅僅成交了一單。從第二週開始,我在校園貼海報、在路邊發傳單,課後挨個宿舍推銷自己的“產品”,漸漸地有人開始主動聯絡我,並陸續接到一些集體出遊的單子。其中2006級土木工程專業200人集體出遊,是我接到的最大一單,單筆就賺了1200多元。前兩個月,總共接了20多單集體出遊,有了6000多元的收入,也算是“第一桶金”吧!
這個學期初,我在學校成立了見習與創業協會,自任會長。我們的協會像是一支創業團隊,設有市場部、網路部、宣傳部,40多名協會成員平時參與旅遊代理業務。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半年時間就有盈利4萬多元,同時還增設了駕校報名專案。由於業績飆升,原先聘我為校園代理的那家旅行社,一週前任命我為專案市場部經理。
建立跨校區聯盟銷售團隊
2009年11月29日星期日
過去一年多,在代理旅行社產品的同時,我們還自行開發了適合大學生集體出遊的戶外專案,比如燒烤、登山、踏青等,並且在福州各大網站釋出出遊資訊,吸引其他高校的同學報名參加旅遊。
由於業務不再侷限在我所在的至誠學院一個學校,我們需要在各個學校設立代理點。今年暑假,我特地留在學校,和同學們探討如何把本校的代理模式複製到福州的其他高校去,大家認為需要組建一個跨校區的聯盟銷售團隊。
開學至今,我花了兩個多月時間,通過聯絡各個高校創業協會負責人,總算建立了一支由13所高校組成的聯盟銷售團隊。絕大多數同學對我們的專案感興趣,但也有人表示懷疑。一般需要三五天的答疑和解釋才能說服一所高校加入我們的銷售團隊。聯盟銷售團隊成立之後,我們才從真正意義上將“中間渠道商”模式從單一高校發展到福州各高校。但是,從中我也發現了一些發展的瓶頸和管理的弊端:代理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動頻繁,管理成本高;無固定辦公場所,各高校利潤結算困難,因分配而引發的小糾紛在所難免。這些問題得儘快著手解決,否則合作難以長久。
3:美女寢室裡開美甲店 賺同學錢月入千元
一張粉色小桌,掀開桌板,裡頭全是各類美甲用具,張秋熟練地從琳琅滿目的甲油膠中挑出兩瓶為顧客推薦。選好顏色後,她像是在打磨藝術品般認真地幫顧客做著指甲,40分鐘後,顧客的指尖閃耀出夢幻的光芒。您也許不會想到,這可是一家開在高校女生寢室裡的美甲店。
“當時我手上有一筆報雙學位的錢,但沒發現想報的專業,於是乾脆拿這筆錢去進貨,開始了我的美甲生意。”昨日,回憶大二時開美甲店的契機,華中科技大學2011級德語系的重慶姑娘張秋眨眨眼睛,略帶調皮地笑著說。
雖然這麼說,張秋可不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大學四年裡,張秋去自習室的次數不超過3次,成績卻始終位於班級前列,不久前還被保送到四川外國語大學讀研。“我的祕訣就是注重效率,我每天的學習時間表,都是精確到分鐘來安排的,當天的學習計劃就算熬夜也要完成。”這種習慣不僅讓她成為同學眼中的“美女學霸”,也讓她的創業順風順水。
張秋的美甲生意,主要包括指甲油與甲油膠兩塊。“去光谷做一個普通的甲油膠都要198元,而我在淘寶上進材料成本在50元左右,我把價格定為58元,薄利多銷嘛!”別看利潤薄,從開美甲店的第3個月起,張秋每月都能賺1500到2000元。在寢室開店省了租金,而熟客口碑效應則讓她的顧客隊伍越來越壯大。“顧客的指甲如果有一次沒做好,很可能就再也不會來了,所以我總是小心再小心,將失誤降到最低。”張秋說,上個月她幫一名同學做指甲,那瓶甲油膠一直在用沒出過問題,可當天下午同學來電話說甲油膠起泡脫落了,她二話沒說就帶著工具重新上門修補。
該校2012級電信工程專業學生喻亞賢告訴記者:“張秋課業也挺重的,但美甲的時間都聽我們安排。外面做美甲,產品質量和服務都不如她這裡。她的生活特別精緻,成績也好,經常給我提供幫助和建議,真心很佩服她。”
雖然張秋已在川外所在的重慶找好店面,可她卻決定放棄開店計劃。“我在重慶讀研只有兩年時間,可能剛開始賺錢就得把店轉出去,這樣回報率太低。”張秋說,自己總在尋找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