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怎麼治療

  很多人都遇到過手麻的狀況,手麻怎麼辦?手麻是什麼原因?手麻要怎麼治療才好?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手麻的方法。

  治療手麻的方法

  1、適當運動促進血液迴圈

  長期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會造成血液迴圈不暢,神經末梢麻痺,形成手腳發麻的感覺,只要及時活動下手腳,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恢復正常。老年人出現手腳發麻的情況時,可以適當的運動一下,活動一下身體,加快血液的流動,促進血液的迴圈,可以有效的幫助老年人緩解手腳發麻的症狀。

  2、適當的補充維生素B

  長時間胃腸道功能紊亂,攝食減少,會造成機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特別是缺乏B族維生素,會導致營養與代謝功能阻礙和神經傳導速度減緩,引起末梢神經炎和神經根病變,造成手足麻木。因此老年人要適當的補充維生素B,提高身體的代謝功能,緩解手腳發麻的情況。

  3、注意藥物副作用

  老年人如果患有多種疾病,必定會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其中,磺胺、痢特靈、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藥,雷米封、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和長春他辛等化療藥,在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的情況下,可能誘發神經末梢炎,引起肢體麻木。而這種麻木通常是由手足開始,而後逐漸向上蔓延,並常伴有感覺過敏或感覺異常,因而服用這些藥物時應嚴格控制劑量。

  4、及時就醫查明病因

  根據世界痺栓研究協會統計,中國、印度和部分中歐國家,是手腳麻木病人癱瘓最嚴重的國家。據我國痺證研究協會統計,我國幾千萬癱瘓病人,83%屬於疾病致癱,並且都出現過手腳麻木徵兆。中年手腳麻木,22%在60歲前癱瘓,74%在60-74歲癱瘓。老年手腳麻木,86%癱瘓。因此,家人發現老年人有手腳發的情況時,最好要及時攜帶老人前往醫院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5、注意保暖

  人體對溫度有一個感應度,超過人體感應度的寒冷狀態下,手腳感覺神經失靈,表現為手腳發麻,無知覺症狀。受凍時間過久,會造成該部位永久性組織壞死。老年人身體越來越差,感知功能也隨之下降,對冷暖的感知能力低於正常成年人,因此寒冷天氣時更要注意保暖,以免生病。

  6、嚴格控制血糖

  專家指出,老年人手腳麻木、疼痛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由於長期高血糖引起身體血液迴圈變差,離心臟較遠的手腳等部位最易出現神經缺血、缺氧而逐漸發生麻木和神經痛,這種病變在早期可無任何症狀,一旦出現麻木疼痛後,治療起來則相當困難。專家建議,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後,要嚴格控制血糖,至少每年篩查一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7、預防動脈硬化

  如果老年人患有腦動脈硬化,一方面可減緩神經的傳導速度,另一方面可使腦的區域性供血、供氧減少和中樞功能障礙。尤其是感覺中樞部位的缺血缺氧功能障礙,可引起相應肢的麻木。個別患者在一側麻木時若伴有同側肢體的軟弱無力,需要及時住院治療,以免發展成為肢體偏癱。

  按摩手麻的方法

  1、點按法

  醫生站在病人對面,病人取坐位。如右手麻,則醫生把左手放在病人的右肩頭,以拇指按患側的“頸臂穴”,並輕輕向深部作點按,逐漸加重,稍加滑動,直到病人有酸或麻電感通至手指尖為止。

  2、指撥法

  醫生站在病人背後,病人取坐位。如右手麻,則醫生把右手放在病人的右肩頭,以食指按於患側的“頸臂穴”,輕輕用扣力作向下、向外方向撥動,直到病人有酸或麻電感通至手指尖為止。

  引起手麻的原因

  一、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手腳麻木

  只要身體任何部位經常出現麻木、痠痛、腫脹,就要及時檢查血糖。

  二、藥物或化學制劑引起的麻木

  如感冒或拉肚子時,服用了黃連素或痢特靈後,會引起手腳麻木;在含有氫、砷、二硫化碳等環境中呆時間長了,也會出現手腳麻木。

  三、神經炎引起的麻木

  神經炎最常見的病症即手腳麻木、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達半個月之久,就會引起神經炎。

  四、四肢分散性地出現麻木

  四肢不是同時出現麻木,而是分散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區域性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柺棍對手神經的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