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經的中藥方

  月經不調是每個女性都會遇到的事情,一般來說月經不調是指月經週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症狀,是婦科常見病。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帶你瞭解下吧,希望你喜歡!


       

  藥方1

  當歸、丹皮、炒梔子各9克,白芍、生地各15克,山藥24克,雲苓、地骨皮各12克,廣木香、甘草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月經過多血熱證

  藥方2

  黨蔘、黃芪各15克,炙甘草、升麻、炮姜炭各6克,白朮、阿膠***烊化***、艾葉炭、烏賊骨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月經過多氣虛證

  藥方3

  馬齒莧1把

  制用法:水煎服,至血止為度。

  適應症:月經過多

     藥方4

  黨蔘、白朮、炒棗仁、當歸、熟地各16克,黃芪32克,升麻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月經過多氣虛證

  藥方5

  阿膠6克,黃酒50毫升制用法:將阿膠用蛤蚧粉炒焦研細末,黃酒兌服。適應症:月經過多血熱證

  藥方6

  槐花30克,粳米30-60剋制用法:槐花洗淨煎水去渣取汁,與粳米共煮為粥。每日1劑,可連用3- 5天。

  適應症:月經過多

  藥方7

  地榆炭30克,米醋、水各9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月經過多

  藥方8

  烏賊骨100克

  制用法:炙研細末,用細生地30克煎湯調服,每日2-3次。

  適應症:月經過多

  調經食療法

  地芍涼血湯〔自制。〕治血熱經水先期。色鮮紅,或紫黑,或成片成塊。或過多不止。

  生地 白芍〔涼血。〕骨皮 鱉甲〔清熱。〕竹葉〔或竹茹。〕麥冬〔清心以主血。〕山藥 甘草〔補脾以統血。〕枸杞 杜仲〔補肝益腎。〕或加白薇〔苦鹹性寒,益陰除熱,〕壯實人血熱,甚者可暫加知、柏、芩、梔之屬。如過多不止,加蓮鬚、〔固澀。〕棗仁〔斂攝。〕此涼血清熱,而補肝腎之劑,隨宜加減用之。陰虛內熱人,不能服參、術者甚宜,或用六味地黃湯,參前藥治之。

  逍遙散〔見虛勞。〕治肝脾經虛,經水不調,或前或後,或經閉不行,或過多不止。

  宜加四制香附。如因鬱怒傷肝,而先期者,參加地、芍涼血湯方藥;如因鬱怒傷肝後期,或經來血少,或經閉不行者,加柏仁、枸杞、牛膝,熟地;如過多不止,加蓮鬚、棗仁、萸肉之屬。

  此方辛散酸收,甘緩養血,而兼寧心扶脾之劑,乃肝經主要藥,女科之神劑,調經者多主此加減用之,多鬱多怒者,最相宜也。

  天王補心丹〔見虛勞。〕治勞心虛火妄動,致血錯行先期,或因心事不遂,致心血虧少,乏血歸肝,而經閉不行。

  經行先期,宜去當歸,〔嫌其辛溫活血〕遠志〔辛溫。〕加白芍、龜甲之屬。

  如經閉,宜去五味、桔梗,加白芍、枸杞、牛膝、人乳之屬。此生津養血,清熱鎮心,安神之劑,勞心之人。宜取加減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