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狀元的學習祕訣
許多高考狀元都介紹了他們學習英語的寶貴經驗。這些經驗都是他們自己在學習中摸索和總結出來的方法,既有典型性, 又獨具特色。我們將其中的精華挑選出來
週末:主動學習,大量積累,勤於動筆
週末是復旦附中的文科考生,今年高考總分505分,語文成績132分是學校語文最高分,據某高考閱卷老師分析,語文卷達到132分,一般來看,作文應該是接近滿分了。目前,她已報考了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實驗班。
談到高分語文的祕訣,週末表示,自己並沒有什麼同學們所傳的特殊經驗,而是重在平時功夫,大量閱讀,積累一定閱讀量,培養語感。另一方面,在學習中遇到一些困難,或是得到某些任務,她不會等到最後期限,或是到老師催促才去完成,而是在任務一到手時,就立刻去落實完成。在週末看來,學習也是同樣的,需要學生主動自覺地去學。
至於如何寫好一篇作文,週末認為,眼界和練筆非常關鍵。在高中三年裡,週末多次與同學老師外出遊學,每次遊學回來後,都會寫千字遊學經驗。週末說,如果同學們沒有遊學的機會,那也可以將遊學經驗換為遊記、心得等等,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是保持手感,堅持寫作。除此之外,揣摩出題人的心意也非常重要。有觀點認為今年高考作文題對高中生來講思辨性太強,不容易寫。但是週末認為,思辨性強,題目過於抽象,或許也是一種暗示和提醒。她的作文就是以抽象寫抽象,並沒有把“軟硬”具象化,反而正中題心獲得高分。
劉詩成:“軟知識”代替“硬記憶”,學習方式大膽些
劉詩成與週末是同班同學,他高考總分515分。同樣報考了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實驗班,他希望將來能從事與社會科學相關的職業。
劉詩成表示,自己並不是學霸,但可以說一個“奇葩”。他的學習方式即便是在目前看來也有些特立獨行,甚至可能成為老師心目中的“頭疼孩子”。劉詩成說,他不喜歡按部就班,很反對死記硬背,但是拒絕死記硬背並不表示不下苦工,不花心思。他是文科生,免不了需要記憶大量的內容,當碰上要記憶部分,他選擇以大量“軟知識”代替“硬性記憶”,比如政治科目,他平時會大量地關注時政時事,思考時政中的隱含關係,並將課本知識和課外資訊進行對位。這樣的記憶方式會不會與教學內容脫節呢?答案恰好相反,他所堅持的學習方式,為他多次在時政大賽上贏得殊榮。
劉詩成說,這個假期他有計劃要“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他會大批量地閱讀“雜”書,為大學做一種知識性的儲備,並且到各地去旅行,見識各地風土人情,開闊自己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