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鄉一體創業政策

  近年來,青島將創業從“小眾”推向“大眾”著力破解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場地、專案、服務等瓶頸問題,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為創業鋪平道路

  把打造公平普惠、城鄉一體的創業環境作為推動大眾企業的基礎條件,自2013年以來,我市打破就業創業的政策瓶頸,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明確城鄉一體就業創業政策的通知》,打破城鄉區劃和身份界限,實現就業創業同城同標同待遇,建立起城鄉均等的就業創業政策體系,為大眾創業創造條件。在市場準入、減稅降費、擴大範圍、提高補貼、開拓空間、強化培訓方面都推出了突破性舉措,比如,將創辦小微企業的補貼標準從1萬元提高到3萬元,將建立創業孵化基地的補貼標準提高到最高1000萬元,將創業擔保貸款的額度提高到最高300萬元。在此基礎上,將創業補貼範圍由“戶籍地”申領調整為“創業地”申領,實現了全市各類創業者的全覆蓋。

  :為創業開闢陣地

  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方面的優勢,與企業、高校等主體合作,擴大創業孵化外延,深化創業孵化內涵,探索建立推動大眾創業的新模式。

  建立“政府+平臺”的孵化格局。鼓勵各級政府、單位和個人建設創業孵化平臺。結合失業人員、大學生、留學回國人員、博士、軍轉幹部等不同群體的創業需求,在全市先後建成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留學人員創業園、高層次人才創業中心、博士創業園、家庭服務業創業廣場等89個創業孵化基地和園區。在此基礎上,建設湛山創意工廠等創業孵化加速器,通過強化技術平臺、企業融資等服務,幫助創業者跨越成長障礙。

  建立“政府+企業”的孵化模式。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與海爾集團簽訂共創“海創匯”戰略合作協議,發揮“海創匯”作為市場化、專業化、整合化和網路化創業服務平臺的優勢,嫁接政府各類資源,雙方共同為創業者搭建政府扶持平臺、創業載體平臺、投資融資平臺等六大平臺,為全社會創業和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緊密結合全市重點產業發展佈局,圍繞紡織和橡膠產業發展,全力打造產業融合型創業園區。

  探索建立“政府+高校”的孵化模式。結合青島本地高校不同學科資源優勢,先後培育形成了青島理工大學“優勢學科+科技創業+導師團隊”的創業孵化模式、青島科技大學“辦學創業一體化”的創業發展模式、青島黃海學院“電子商務+實訓平臺”的創業教育模式。

  :為創業輸血造血

  按照政府財政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理念,採取基金、信貸、風投、參股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資金配置,不斷擴大創業資金覆蓋面和使用效率。

  一是政府投入設立創業專項扶持資金。市政府設立了10億元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主要用於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支援產業轉型升級等;設立每年1億元的青島“人才特區”專項資金,對創業者給予100萬-5000萬元的創業扶持獎勵、10萬-100萬元的購房安家補助,符合青島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計劃的,還給予30萬-100萬元安家補貼和50萬-400萬元資金支援;設立了1000萬元的扶持農民創業專項獎勵基金,扶持農民創業。

  二是撬動市場資金。設立大眾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社會資本加大對創業投入,建立起以政策性融資、風險投資和貸款融資“三疊加”的金融支援平臺,為創業者注資供血。成立了數十家風投基金、天使基金和中小企業貸款機構,支援中小微型企業創業發展。與民營投資公司合作,設立了4000萬元的“青島市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大學生企業風險投資。與金融機構聯合設立了3億元的“青易貸”專案,為創業企業發展提供低息創業貸款支援。

  三是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力度。將原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全市創業擔保貸款基金規模擴大到10.2億元,其中,市本級佔8億元,各區市不低於2000萬元,將創業擔保貸款標準由原來的最高45萬元放大到最高300萬元,為創業人員提供貸款支援。10億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基金與10億元的創業專項資金作為全市扶持創業的兩大資金支撐,著力滿足廣大創業者的資金需求。

  :為創業注入活力

  把創業大學作為創業培訓的“龍頭”,結合創業的不同階段,為創業者尤其是大學生提供系統的創業技能培訓,增加創業信心,提升創業成功率。

  一是建立“龍頭”培訓平臺。2013年5月,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理念,建立了青島創業大學。創業大學集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服務、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發展助推等功能於一體,提供創業全程幫扶。目前,創業大學共在全市9個區市13個高校設立了22個教學點,累計培訓創業者3萬人。2014年10月,創業大學與美國勞瑞德教育集團、德國BITS大學共同簽署了《中德創業大學合作備忘錄》,探索建立國際化的創業學歷教育模式。2015年6月,創業大學與青島廣播電視大學合作開展一體化辦學,著力打造網路服務平臺。全市初步形成了“線上”與“線下”聯動的創業教育培訓格局。

  二是研發“科班”培訓教材。在全國率先自主研發了包含創業知識、模擬實踐、實際操作和跟蹤扶持的大學生創業“四級培訓體系”,編纂了四級創業培訓教材,對參訓學員進行224個課時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創業講堂、財富人生、沙盤模擬、公司模擬、和創業見習等多個方面,從理論知識到創業實踐對創業者進行系統培訓。培訓期間,大學生可以通過我們自主開發的大學生“創業雲平臺”,開展“零成本”網路實戰創業。

  三是組建“大牌”導師團隊。分別成立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保榮為主任的創業指導專家委員會、300餘名島城企業家參加的創業導師團和600多人蔘與的創業專家志願團,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創業指導。連續舉辦三次全球創業論壇等創業培訓活動,邀請全球中小企業創業聯合會主席、國內外著名專家和企業家參加,為創業者提供面對面的創業指導。

  四是開展“系列”創業活動。策劃開展大學生創業精英BEST計劃和大學生創業海鷗行動計劃等創業活動,探索建立了“創業大賽+創業培養”的新型孵化模式,以模式創新帶動創業孵化加速。建立了“助創基業”和“商機PARTY”等創業服務品牌,為創業者提供專案策劃、政策對接、企業融資、招商合作、專案推薦等服務,幫助創業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為創業提速增效

  創業政策是否發揮實效,老百姓是否滿意,關鍵在於公共服務“最後一公里”是否暢通。為了讓更多創業者和老百姓享受到就業創業政策,通過政策扶持實行就業創業,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規範化建設的通知》,推動資訊網路、人員配備、服務事項等下沉到街道***鎮***、社群***行政村***。目前,資訊網路已延伸到全部社群,69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事項下沉到街道***就業創業服務28項***,各項補貼均可到街道***鎮***申領;創業補貼資金已全部下放到區***市***審批,各項創業補貼申領、稽核、審批、撥付等環節從2—3個月時間縮短為20個工作日。建立“三項清單”釋出制度,詳細公佈了包括申領創業補貼和創業擔保貸款在內的各項就業創業政策,涉及政策享受範圍、提報材料、經辦地址及***等內容,民眾三單在手,一查便知,極大方便了老百姓,克服了過去政策知曉度低和民眾經辦無門、跑腿過多的問題。同時公開了各項政策的服務時限和責任部門,實施首問負責制,做到一個視窗受理,一站式辦結。公佈了監督舉報電話,落實責任追究制,杜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行為,督促經辦部門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

  “對於真正的創業者,這就是最好的時代。”據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韓紅星介紹,實施大眾創業工程,就是統籌政府、企業、高校、個人等全社會力量,綜合運用各項扶持創業政策“扶上馬、送一程”,為遇到困難的創業者雪中送炭,為創業成功的創業者錦上添花,通過創業創造出更多就業崗位,帶動更多勞動者就業。下一步,我市將充分發揮青島的區域優勢、科研優勢、政策優勢,實施草根創業、大學生創業、科研人員創業、高階創業、農民致富創業和全城創客等行動計劃,力爭用2年的時間,全市實現新增創業實體100萬戶,帶動就業100萬人,新增創業孵化載體100萬平方米,創業創新投融資規模超過100億元,努力營造良好 “眾創生態”,讓想創業的人創新業、正創業的人創好業、善創業的人創大業。